分享

聪明与智慧

 风动流年暖心情 2024-05-17 发布于河南

(2668)

聪明与智慧

又有一个家长被老师请到了学校。一谈起孩子的事,老师和家长很快就有了共同语言: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踏实,心思没有用到学习上……

当老师这么多年,我们也早已形成一种共识:班上的好学生,大多是那些不一定聪明,但一定踏实的学生。而那些看似很聪明,却又经常爱耍小聪明的学生,成绩反而并不一定会好。这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我想,这也许就是原因。聪明人太喜欢算计,太喜欢表现自己的聪明了。于是,课堂上,认为自己都懂了,就对老师的不厌其烦而不屑一顾;课堂外,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简单了,随便一应付就了事。而其余的时间久一味的玩,一味的表现,玩着玩着,就把自己玩的什么也不会,沦为了差生。

我一直认为:调皮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真正笨的孩子,连玩也不会。至于他为什么由最初的调皮变成了最后的差生,那都是因为他只顾一时高兴,太爱逞强,最后也就被聪明误了。

至于智慧,我想,智慧的人首先都踏实,都恪守原则,知道自己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于是,课堂上,他知道认真听课是最主要的事;课堂外,他更知道认真完成作业是天职。因此,看似他有点迂,但日积月累,他最终就成了跑在前面的那群人。

聪明善辩,智慧不言。聪明的人太容易展现自己脑子的灵光,于是,在一次一次的“保证”中,蹉跎了岁月,荒废了学业。智慧的人,只会埋头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把时间和精力,永远都留给那最重要的事。于是,看似出人意料的成功,实际上也是水到渠成。

学校里调皮、打闹、不务正业的学生,他们之所以学习成绩下降,经常被叫家长,他们大多并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太聪明。聪明不等于智慧,智慧的学生至少心里永远清楚一点,既然是一名学生,就要永远保持一名学生的状态,也就是学习是学生最大的事,除此之外都是其他的事。

记不清曾经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能成大事者,往往是一些具有中等偏上智商的人,而不是那些有超高智商的绝顶聪明的人。因为聪明人大都喜欢赶时髦,喜欢与众不同,喜欢永远站在风口浪尖,但是等到大潮退去之后,我们看到的肯能会是另一个样子。而那些只有中等偏上智商的普通人,他们大多则会认死理,当他们知道了自己该干什么之后,就一门心思地只朝着那个目标埋头前进,绝不在他们认为不必要的事情上去浪费时间和精力。

总之,人们干任何事情,也包括学生学习,省力可以,但绝对不可以省功。因为成功的路上绝对没有什么捷径。如果说非要找一条的话,少走弯路,就是最好的捷径。

人生苦短,道阻且长,一时的聪明走不了远路,唯有脚踏实地的智慧才能行稳致远。

这就是聪明和智慧的最大区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