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退休的班主任,方肯道出初中三年的实情:

 闪亮圣贤 2024-05-17 发布于福建
 1.读书未发出声音,根本无法放开的,惯于默默在那阅览的孩子成绩通常为中等,极难再获提升。若要提升成绩就需张开嘴巴,读出声音,唯有大声读出来,大脑思维方能高速运转,此绝对具有科学依据。 2.初一要实现学习上的“大转变”!小学与初中,不管是上课、作业,还是学习方式与方法,皆存在极大差异。首先在心态上要去适应并接受这种“大转变”,接着采取实际行动去应对这种变化。学习方法不能再等着老师来灌输,要拥有将老师教授的基础知识进行二次转化的能力。 3.把初一当作初三来对待的孩子最终都笑到了最后。可惜的是,起码有80%的孩子直至初三才醒悟过来。初中就是不进则退,想要不被分流就得让自己紧张起来。 4.切不可被作业拖住,许多同学整日沉浸于作业之中,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其他内容。每天对作业的精心打磨虽能得到老师的称赞,但你也就只能是中等生,因为你根本没有时间去拓展,毕竟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面向所有孩子的基础内容。 5.中考欲实现逆袭,初二下学期极为关键,初一讲述基础,初三进行复习,而初中多数较难的知识皆在初二讲授。这一学期不仅要巩固初一的基础,还要衔接初三的复习。分水岭便是在这一年形成的,过渡的年级亦是决定你初中命运的年级。而初二击败孩子的,往往并非学习,而是青春期的躁动。到了初二,一定要家校共同努力,家长应多与孩子保持沟通,助力孩子度过艰难的青春叛逆期。 6.中考尚未到需凭借天赋的时候。别老是拿“没有天赋”“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当作借口。几乎所有高中的同学都会感叹,初中好简单啊,你只需将课本认真学好,作业仔细做完,便可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天赋并非关键,努力与坚持才是要点。 7.学会时间管理。制定适合自己的时间表格并加以执行,自制力差的可让家长监督。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积少成多,以实现逆袭!就像一些能在学校完成的任务就不要拖到回家再完成,因为回家还有回家的任务,每天多做一点,到了初三你就会甩开别人一大截。 8.不可轻视课前预习,务必长期坚持做这件事,将其培养成一种习惯,你将会受益终生。当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新课之时你已学习了两遍,结果必然不同。这是你超越他人的秘诀,就如同我们所说的打有准备的仗一样。 9.整理错题、查漏补缺同样重要!一定要学会总结与回顾,尽可能将漏洞在初三总复习中一一填补。平时将不会的题要再独立地给自己大声讲一遍,讲通了,思路也就通了。然后再定期复盘错题也就真的搞定你的弱项了。 10.弱势学科不可忽视,越是困难的事情越要去学去做,做到厌恶为止,那么,下次考试,这门弱势科目就会成为你的得分科目。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初中千万别说自己学不好某一科,因为偏科绝对是你难以承受的。 11.切勿因讨厌某个老师而不好好学习他所教授的这门课程,记住,老师只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过客,陪你一站便会下车,而你能在老师下车前,将他的知识“吸”进你的脑子里,那才是你的本事。 初中七门学科究竟应当如何学习? 数学成绩不佳: ①抓住基础。将课本上的公式和定理都熟记于心,注重理解,能够举一反三。基础的定理公式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可敷衍了事。 ②抓住刷题。要学会分阶段进行有效刷题,依据学习的进度,按照单元题﹣专项﹣难题﹣套卷的顺序进行,切勿采用题海战术自我感动做无用功,要进行有效刷题一刷二改三复盘。 ③抓住错题。将错题整理在本子上。重复出错的题目重点复习,一定要翻开课本,将这道题涉及的知识点巩固到位。再找同类型题目进行练习,做到举一反三。 语文成绩不理想: ①抓住基础。像古诗文背诵默写、文学常识积累和语言文字运用皆属于基础,从小学一直学到高中。 ②抓住阅读。进入初一,许多孩子的语文成绩就卡在阅读理解和作文这两种题型上面了。对于阅读理解这种题型切勿盲目刷题,一定要在掌握一定答题技巧的前提下通过刷题去巩固,如此方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③抓住作文。作文多积累多写是不变的硬道理,作文不知写什么,就是因为素材积累得少,平时多阅读《中考作文必备素材》积累素材,每周仿写1-2篇,基本上也就没问题了。 英语成绩较差: ①抓住单词:2000个词汇量相当重要,设定一个目标,每天记住几个单词,效果会很显著。还要记好单词的用法、词性,把难记的单词及用法记在小本上经常翻看,同时定期听写,加深记忆。为了让自己记单词不忘就得走原文路线,每天多看语文分级阅读书,像《黑布林》之类的还可以扫码听音频。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就不会提笔忘单词了。 ②抓住语法:跟随老师讲解的总结和练习册的归纳,了解对应句式、时态词汇、词性转换,跟着老师,把语法学懂学透,构建起自己的语法框架体系。 ③抓住阅读理解:这是失分重灾区。让孩子做快捷英语的《英语时文》阅读理解,里面的文章皆选自英语近些年阅读常考的高频报刊、杂志,紧跟热点,从易到难,分题型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