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山 | 幸福在哪里?

 渭水润木 2024-05-18 发布于陕西

小读,

与智者同行,

开启生命的成长之旅......


【今日小读】

  • 为什么我们有了那么多,还是得不到幸福?这就涉及另一些问题: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是特定条件下的假象,还是代表生命本质的存在?什么阻碍了我们获得幸福?或者说,幸福的最大杀手是什么?如果幸福只是一种暂时的假象,追求幸福岂不成了水中捞月,注定是一场不可企及的幻想?

  •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必然是模糊而一厢情愿的。答案在哪里?事实上,它取决于我们对幸福的认识深度,而这个深度又取决于我们对生命乃至人生意义的认识。生命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二是心灵层面。那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悲观主义哲学认为,生命本身充满荒谬和痛苦。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追求幸福的意义在哪里?

       
    ——摘自《心灵创造幸福》

【抛砖引玉·读书分享】

有了那么多,为什么还不幸福?
想起寓言《太阳山》,故事中的哥哥面对满山数不尽的黄金,一直捡个不停,始终不愿离去,直至太阳升起丢掉性命。为金钱或物质拼命一生,最终却没能遇见幸福,这是人生的悖论,亦是荒谬。
对幸福的认识,决定着幸福的感受。十年寒窗,一朝金榜。幸福,在手握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达到顶点,兴奋、激动、热泪盈眶,难以自已。随着大学生活的到来,新的专业、目标、期待迅速占据头脑,因高考带来的幸福感逐渐淡去。再到后来就业、成家,一系列生活、人生的问题、挑战,早已让往昔的幸福荡然无存。
如果说幸福是一种假相,为什么却能真实无伪的被感受,如果说幸福是一种本质存在,为什么时过境迁后却无处寻觅?如果心中没有对渴求对象的反复期待,是否还会有抵达目标时的激动万分?如果幸福只是心中创造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否能够永恒?
说到底,幸福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它根植于人心,与人对生命的认识程度密不可分。想要了达幸福的本质,离不开对生命真相的认清。在这一点上,到底是以物质追求为根据,还是以心灵依靠为归宿,又决定着幸福的方向。当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后,心灵的广度,决定着一个人幸福的程度。颜回之乐之所以被孔子赞扬,不是物质的豪华,而在精神的富足。追问生命的本质,探寻幸福的意义,只为更好的栖居在这个世界。

欢迎您在评论区,

分享感悟。

一句话,也是一片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