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中成药呵护好衰退的眼睛

 武鸣小老头 2024-05-18 发布于广西

原创 李知行 中医李知行 2024-05-17 20:04 广东

文/中医李知行

有什么样的愿力,就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

年华随流水,一去不复回。身体机能中年过后,衰退的迹象明显,尤其是眼睛,老眼昏花,视物模糊,让人感觉岁月无情。

从中医角度来说,肝开窍于目,眼睛不好,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肝,肝藏血,时时刻刻上承滋润眼睛,肝血充足,眼睛得养,眼睛就会明亮。

一成不变地补肝血,有时并不能奏效。因为总体上,机能的衰退,跟脾肾关系密切,因为他们两是先后天两本,脾主生化气血,肾主封藏精血。脾肾强健,精气血充足,才能枝繁叶茂,长盛不衰。

如果只关注肝血,就有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细枝末节处修剪得再好,根系不稳,也经不起风雨摇曳。

今天介绍的中成药,补益蒺藜丸,就是能三者兼顾的存在。

这个方子出自《清内廷法制丸散膏丹各药配本》,能温阳健脾补肾,上则养血明目,下则固涩肾精。

补益蒺藜丸: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白扁豆、芡实、当归、沙苑子、菟丝子、陈皮。

名字叫补益蒺藜丸,奇怪,怎么看不到蒺藜的身影?岂不知沙苑子有一个别名叫潼蒺藜,注意区别于刺蒺藜,刺蒺藜这味药,身上长了很多刺,像个小刺儿头,天不怕,地不怕,所以它主要是祛邪,有平肝熄风的作用,当眼睛里头有风邪的时候,需要用到它。

如果中药方子上写的是蒺藜,一般指的是刺蒺藜,如果写的是潼蒺藜,那就是沙苑子,沙苑子擅长补益肝肾。

和沙苑子并肩作战的是菟丝子补肾,阴阳双补,滋而不腻,温而不燥。我们总是说肝肾同源,肝血和肾精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肾对眼睛还是一样重要。

久视伤血,伤的就是肝血。当归补肝血,目受血而能视,眼睛在肝血的濡养下,它才能看得清,看得远。这个过程,打个比方,就像给手电筒充满电一样,原本昏暗的光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肝是个血库,它只是负责把身体多余的气血藏了起来。那么,肝脏所藏之血从哪里来的?从脾胃而来。脾胃才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有一种说法叫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于是又用了黄芪、白术、山药健脾益气,黄芪和白术的名气可以同当归比肩,只不过所处的领域不同,当归补血,补肝血,黄芪、白术补气,主要补脾气,山药气阴同补。三个药齐心协力,让脾胃不虚,脾胃运化有力,肝血就有了保障,同时还能保障身体的各个孔窍是通畅的,包括我们的眼睛,这样就能接收来自各方的营养。

茯苓、白扁豆、芡实主要祛湿,有时候眼睛看不清,像蒙了一层雾气,其实是因为湿气上泛到头部。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有序的引导,让上面的湿气往下走,这里头茯苓最能引导湿气下行,而且它还很平和。白扁豆、芡实除脾胃里的湿,脾胃虚弱的情况下,对水谷精微失于运化,一方面生成的气血少了,另一方面湿气出现了。

稍微黏稠一点的湿气用陈皮来化,陈皮还能行气,可以辅佐黄芪、白术、山药,促使气机运行起来,气行又能化湿,这样一环扣着一环,没有一个环节是多余的。

中医里头,能够养眼睛的方子其实有很多,补益蒺藜丸胜在平和二字,适合绝大部分人服用。

当我们在长时间的用眼过后,感到眼睛酸胀,眼睛疲劳,眼睛干涩的时候,不妨用它来给眼睛添补能量。平素兼有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的人群更加对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