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中医如何辨证

 秋日618 2024-05-18 发布于贵州
痛风在中医上多为本虚标实,以脏腑虚损为主,以湿为主的病理因素为标。目前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痰浊阻滞型、湿热蕴结(湿邪和热邪在体内互相结聚)型、瘀热阻滞型、肝肾阴虚型、脾虚湿阻型等。
痛风又称“痹证”“历节病”等。本病与先天不足、脏腑虚弱、饮食失节、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痰瘀等蓄积体内为标,导致四肢骨骼关节痹阻,不通则痛,发为痛风。目前对痛风的辨证分型缺乏统一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证型:
1.痰浊阻滞:关节肿胀,局部酸麻胀痛,硬结不红,伴胸脘痞闷,面浮足肿,舌质暗舌体胖,舌苔白腻,脉弦滑。
2.湿热蕴结关节红肿疼痛拒按,局部灼热感,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瘀热阻滞: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病灶周围可见硬结,伴有肤色暗紫,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苔薄黄,脉弦细。
4.肝肾阴虚:关节痛如被杖,关节变形,屈伸不利,病久屡发,伴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脉搏变窄变细而且速率加快)。
目前各个医家对痛风的中医辨证分型意见尚不统一,建议患者必要时咨询专科医生进行辨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