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下六单元“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指导 视频讲解 范文2篇

 宝妞 2024-05-18 发布于河南
四年级同步
写作新招
五年级同步
小学范文
六年级同步
初中范文

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这次习作就让我们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

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难、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

写完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图片
思维地图

这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同学们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由此,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图片


联系实际 想象合理

想象不是无凭无据的,而是以现实为基础,并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经历进行加工、改造。我们可以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或者在电视上、课外读物中看到的探险故事进行加工、改造,融进我们的作文。

教材给我们提示了探险的“场景”“装备”和“险情”,这些要素对我们编写探险故事非常有用。由于探险的场景如“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等地方,距离我们非常遥远,所以在写作前,我们一定要提前查阅资料或阅读相关书籍,弄清楚这些地方的特点。

发展变化 一波三折

故事一般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

踏上探险之旅,肯定有一定的目的,如探寻奥秘、发掘宝藏、拯救生命、保护环境等,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探险的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身陷险境如何求生?这就需要同学们动点脑筋了。写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上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让平淡的故事变得跌宕起伏。

写出心情 增添精彩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读到描写心情的文字时,自己也会产生同样的心情。语言是一面镜子,为了让我们的探险故事更加震撼人心、吸引读者,大家还可以加上一些描写心情的语句。

伴随着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我们的心情一定也是变化着的。比如:探险出发时的心情怎样?探索路上的心情怎样?遇到险情时心情怎样?到达探险地,实现目的时的心情怎样?伴随着心情的变化,事情就像真的在发生一样,这样的探险故事,就会越写越精彩。



图片
写作提纲
一、拟题
可以根据探险的人物来拟题,或者用探险的场景来拟题,也可以两者结合,拟出一些别出心裁的题目。
如:《古堡探险记》《“无人区”历险记》
《“幽洞”的秘密》《穿越热带雨林》

二、开头
(1)可以直接交代时间、人物以及去哪里探险。
(2)可以简单描写在探险途中遇到的危险情景。
(3)可以写一写去探险的激动心情。

三、中间
主要写探险的经历,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及求生的方法写具体。

四、结尾
(1)可以交代摆脱困境的结果。
(2)可以写一写自己脱险的感悟。
(3)可以交代脱险之后,探险之旅继续进行。


图片
佳作收藏库 ①
穿越热带雨林
黄冈市蕲春县檀林镇中心小学五(2)班 吴怡晨

陈叔叔是一位见多识广的探险爱好者,在我的软磨硬泡下,他终于答应带上我和好奇心强的表弟,一起去亚马逊雨林闯一闯。

葱绿茂盛的原始森林近在眼前,我们下了车,准备徒步前行。太阳当空,陈叔叔看了看手表,告诉我们:“现在是中午12点,我们要在下午5点前找到适合休息的地方,否则会遇到危险。大家分头行动,注意自身安全。”说完,我们立刻行动起来。

一路上,草丛边不时传来“嘶嘶嘶”的声音。这时,表弟的好奇心开始作祟,打算去一探究竟。我仔细一想,那不是蛇的声音吗?还没等我喊住表弟,草丛那边便传来了表弟的惊呼声。我立马冲上前去,只见表弟瘫倒在地,旁边的一条蛇因为受到惊吓匆匆逃走了。幸好是一条无毒的蛇!

图片


这时,表弟喃喃地说:“在那里,我找到了……”表弟缓缓抬起手,指向一处地方。我向那边望去,发现是一片视野开阔的空地,非常适合搭建帐篷。我记下这里,立马背着表弟与陈叔叔会合。向陈叔叔说明情况后,我们回到那个“风水宝地”搭建帐篷,并安顿好表弟。

因为表弟不便行动,陈叔叔决定让我和表弟留下来看家,他去寻找出路。一连好几天,陈叔叔都无功而返。这天,陈叔叔情绪高昂,激动得像个孩子,原来他在附近发现了人的脚印,也就是说这里有人居住。在森林居民的帮助下,我们终于离开了这个危险之地。

神奇的冒险之旅就此画上了句号,但这一段惊险刺激的旅途令我一生都难以忘怀。

指导教师 朱春莲

图片

佳作收藏库 ②
原始森林探险记

朱思诚

暑假,我与两名同学相约去原始森林探险。我们有幸邀请到大名鼎鼎的生物学家葛老师,作为此次探险活动的向导。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照射着整座森林,但处在森林之中,却感到异常凉爽。同学丁小涛伸出双臂,舒展着身体说:“要是每年暑假都能来这里避暑就好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趣道:“想得美!”

突然,一只巨大的蜥蜴从树旁探出头来,女同学菲菲最先看到,吓得闭上了眼睛。向导葛老师走过来,笑着说:“不必害怕,这种蜥蜴是通人性的,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徒步了三个小时后,丁小涛问向导:“我们何时才能走出这座原始森林?”向导郑重地说:“至少需要三天!”我抬头看了看,茂密的枝叶几乎遮住了整个天空,根本判断不出时间和方向。走着走着,丁小涛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至少三天?我们的水够喝吗?如果没有水……”

“你说得很对,我们现在身上的饮用水是不够的。所以走出森林之前,我们必须找到干净的水源。”向导极其果断地说。

于是,寻找水源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有的说:“翻一翻地图,看看最近的水源地在哪里。”还有的说:“我坚信北面有一条小河!”向导沉吟了一会儿,从背包里拿出一把小锹,选择了一块地势较低的地方,开始挖土。大约挖了一米五的深度,向导发现土依然很干燥,便对我们说:“这附近没有水源,我们去别处寻找。”我们又往前走了五千米,向导又开始挖土,挖到一米五的深度后,土壤变得潮湿起来。向导断定:“继续往前走,一定有水源!”

寻找了一天,依然没有找到水源,就在大家绝望无助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向导惊喜地叫起来:“水!”大家立即精神振奋,奋力向前跑去,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条小河如同明镜一般清澈,它缓缓地流动着,水面上还闪耀着星星般的“眼睛”……

有了干净的水源,我们成功走出了原始森林。

点评:习作讲述了探险小队在原始森林探险的过程,其中几处场景描写细腻生动侧面,衬托出探险队员们当时的心情。探险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妙趣横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