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记花香不记年》:亲爱的,见花如晤面,给自己一段温软时光

 读书的天蝎小木 2024-05-18 发布于江苏

麦玲的新书《只记花香不记年》,终于等到了实体书捧读在手的一刻。

曾经在朋友圈里,替她的新书封面投过票,虽然最终证明我的眼光不行,看到书封我还是由衷的高兴,这已经是她的第3本书了,也许以后还会有第4本书、第5本书、第6本书……

初次被麦玲吸引,是因为她的职场文,她把自己身为面试官的心理波动和所见所闻,用诙谐幽默,略带调侃却又恳切的笔触,细腻温婉的付诸文字,行文流畅,思维敏捷。

她的笔端既有面试官的专业威仪,更有江南小女子的俏皮可爱,有实战诸多细节可借鉴,有文字怡丽温婉可悦目,我当时就对麦玲膜拜不已,自此成为她的铁粉,现在是、将来也还会是。

麦玲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是一位老革命,母亲是一位大家闺秀,这样的家庭氛围里熏陶出的麦玲,自带大气端庄的书卷气,她的老父亲不仅工作出类拔萃,还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书画家,所以麦玲很小的时候就书画俱佳,她的字好到什么程度,从《只记花香不记年》中画的题跋中略可见一斑。

有人是学而优则仕,麦玲则是写而优则画,画工了得,大部分的作家都能够做到,甚至字画相映成趣也不难做到,难能可贵的是,麦玲的画如影随心的那些隽永的文字,与清新的画作相得益彰,让人入脑又入心。

《只记花香不记年》有200多幅元气插画,200多篇治愈文字,就像给一年四季写了365封长长的信,翻开每一页都能怡然自得。“画语”,原来真的能成为生活与感情的乌托邦,沾满烟火气息的美与优雅。

“五月的钱江新城,一个成年男子带着两个幼童在饶有兴致的观看两只小绒鸭洗澡,我也饶有兴致的观看这一幕好久好久,我特别想把这样的碌碌无为称之为岁月静好”这样的生活场景小画面,光是想象就已经很美好了。

在朋友圈里看麦玲的生活点滴,真的是很治愈,就像她在书中所描绘的,路过杭州一个名为双峰村的地方,偶遇茶农安二姐,也是个布艺爱好者,于是我和她一见如故的交流彼此的手艺。

拿事儿把时间填满,拿感觉把心填满,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热爱自己热爱的,享受自己享受的,给自己的生活,留一个可以回归孩童般纯粹的角落,能让别人快乐的人一定很善良,能让自己快乐的人一定很聪明。

麦玲的画总是带着大自然的清新,文字质朴无华的背后,是生活画面的文学提炼,她用作家的眼眸去画人生,用画家的笔力去提炼生活的精华,画与文字彼此相融,想让人记忆不深刻都不可能。

我爱她的画,也爱她的文字,更爱她的画里生活,和文字的背后人生,在她的书里,能让人从闲适间找回生命的本真,学会内心快乐,更让你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岁月的洗礼,用细腻温婉的心,去面对生命每一个阶段的独特的美好。


她的每一句话,都自带麦玲独特的魅力,她的每一帧画,都有着麦玲内心独白的烙印,静静的看,细细的想,她的书不开心的时候,你可以去看,快乐的时候更可以去看,

那些隽永的词句,那些淡然自若的画面,总会有一个角落,一个瞬间,一个偶然,像清风拂过你的心间,泛起无尽的涟漪,让你欣然中,体味到心动的悠远绵长的感触。


《只记花香不记年》并没有什么普世救人的大道理,麦玲汲取的画面,都是生活里的普普通通的人,寻寻常常的事,但你看过以后就是会释怀,会放下会轻松,会让快乐如约而至,让自己的生活品位和格局,不知不觉间得到涤净。

麦玲的书,最是适合夏日阅读,自有清凉拂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