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鸣、耳聋、失眠,好好利用黄芪,可以滋补、清热、安神!

 扫地僧一一 2024-05-18 发布于江苏

耳朵总是嗡嗡作响,耳鸣不断,这是因为气太弱了。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但引起耳鸣的原因除了肾虚之外,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脾虚!

脾主升发,能将清阳之气运至头部;胃气主下行,能将体内的阴浊之气向下排出。中医称头为“清阳之府”,只有提高脾气,才能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图片

脾胃虚弱,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头部就不能得到清气的充足供应。相反,浊气会向上流动,影响耳孔,导致耳鸣、头晕等症状。此外,还常伴有身体疲劳、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消化不良等问题


图片



门诊案例

图片

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白领,出现耳鸣4个月之久,耳鸣听起来就像蚊子的嗡嗡声。由于工作原因,他必须加班、喝酒、应酬,他经常感到压力大,肝气不好,脾气也变得暴躁 

久而久之,耳鸣症状开始出现,蹲下和站起来时耳鸣症状加重由于耳鸣,入睡困难,整个晚上醒来3至4次。

此外,还有胸胁疼痛、头痛或头晕、口苦咽干、疲乏无力、气短懒惰、面色晦暗、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于是开始在网上寻找原因,并按照网上的介绍尝试了六味地黄丸,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就决定直接去看中医。

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弱。 经综合详细询问分析,诊断为耳鸣、肝郁脾虚证。治疗适合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开方:黄芪、人参、葛根、升麻、蔓荆子、黄柏、白芍、炙甘草

图片

方虽小,化繁为简,能针对症状就是好方。

服用一段时间后,患者反映大便通畅,大便次数增多,失眠、痰多、口苦味消失,胸闷心烦减轻,耳鸣减轻很多。


其中的道理?

图片

人参、黄芪主要是增强脾功能的,它们还有益气升阳的功效,有助于脾胃清气上行,增加头部的供氧。

接着还有葛根、升麻蔓荆子。此三药均具有升力作用,可助清气上行。然后是黄柏,具有清热利湿、降浊解毒的功效,使浊气顺利排出。

最后还有白芍炙甘草这两种药材主要起到健脾益气、生血养血、固本脾胃的作用。 

图片

此方出自中医补土派名医李东垣之手,具有健脾益气、提高清晰度和听力的功效。对于那些因劳累过度而耳鸣加重的朋友来说,此方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具体的用药剂量和方法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情况进行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之,耳鸣并不可怕,只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就可以有效缓解甚至消除耳鸣的困扰。最后呢,我希望大家都能注意自己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
如何找到我?
图片

我是上海市三甲医院张叶青主任,看耳鸣、脑鸣、失眠、焦虑、抑郁、高血压等已有30余年,作为中医人,我必将恪守治病救人理念,帮助更多人解除病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