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学案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5-18 发布于甘肃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难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时空思维

图片
课堂导学
1.佛教传入的过程,影响
2.佛教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
3.佛教兴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4.西学东渐的含义,阶段,背景,表现,影响
5.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层次,派别,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实践活动
6.中国文化的三次融合
7.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①东亚文化圈②中学西传
8.中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佛教传入的过程,影响

过程:

①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④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影响:

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 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佛教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

1.由于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寻求麻醉以得到精神解脱。
2.佛教思想本身具有合理之处,容易被统治者接受和利用维护统治。
3.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具有(包容性、融合性)。

(三)佛教兴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危害:

寺庙奢侈,僧侣不检。

士兵官吏浮于人事。

佛门成为避税敛财之地。

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

应对措施: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都曾下令灭佛,毁寺庙、遣僧侣、收田亩。佛教遭受较大打击。

(四)西学东渐的含义,阶段,背景,表现,影响

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科技及思想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1.明末清初:“西学东渐”

(1)背景

①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②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③传教士的推动。

④皇帝的支持。

(2)表现

①明末:

A.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

B.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C.《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②清初: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招揽人才。

(3)影响:只在极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

(1)背景:

①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②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

(2)表现

①学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和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②学制度

A.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维新运动,倡导君主立宪。

B.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辛亥革命,宣扬民主共和。

③学思想

1915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1917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

(六)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层次,派别,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实践活动

图片

(七)中国文化的三次融合

(1)第一次是本土内部文化的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通过融合,实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综合,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和伦理政治、伦理教化的原则。
(2)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影响深远。
(3)第三次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明末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西学东渐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八)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①东亚文化圈②中学西传

①东亚文化圈:古代朝鲜,日本,越南

文化:汉字,儒学,佛教,社会制度

②中学西传:四大发明,中国热

(九)中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阶段主题明显

2.主动-被动一主动

3.双向交流

知识拓展

禅宗
禅宗主张修习禅定,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相传,禅宗的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几代后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它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重要影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周敦颐、朱熹、程颐、程颢、陆九渊、王守仁等均从禅宗中汲取营养。禅宗思想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如谭嗣同、章太炎等建立思想体系的渊源之一,对外传播亦甚广。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1862年成立于北京,是中国近代成立的最早的新式教育机构。该馆是在洋务派领袖奕诉、桂良和文祥的奏请下成立的,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培育足够的外语人才来应付外交事务。同文馆的科学教育,分为五年、八年两种学制,招收的学生逐年增多。该馆于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班田制
班田制,也叫班田收授法,是日本大化改新中的根本土地法令。班田制是根据唐朝的均田制制定的,在当时的日本是一套非常先进的土地制度。

东亚文化圈

东亚文化圈是指历史上受中国及中华文化(或汉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使用汉字,并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韩越称之为“汉文”)作为书面语,受中华法系影响的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文化、地域相近区域。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道教、中国化佛教(汉传佛教)。这些要素给东亚诸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以深刻影响。其形成主要有地域、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是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期;隋唐是东亚文化圈的兴盛期;宋元明是东亚文化圈的发展期;清朝是东亚文化圈的瓦解期。

日本的二官八省制

图片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图片
对比明末清初和清末以来的西学东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