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专栏】李东辉|本色写作呈现诗性之美

 新锐散文 2024-05-18 发布于河北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心|得
chuangzuoxinde

李东辉

残障是一种限制,是一种困厄。因为限制,我们要挣脱,因为困厄,我们要突围。而这个挣脱与突围的过程就是生命彰显其意义和风采的过程。二十多年来,正是在这样的挣脱与突围的过程中,我体悟到了精神层面的真实与心灵世界的丰富。懂得了爱的真谛。也就是德国神学家舍勒所说的那样:“爱是先于一切信仰而存在于我们生命之中的属灵。这不需要理由的爱便是我们敢于面对一切苦难,并且以歌唱的姿态走上生活之路的理由。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有形与无形的限制与困厄之中。我们都面临着一个挣脱与突围的问题。没有限制与困厄感的人生是不丰富不完满的。这大概就是哲学、文学、甚至宗教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被消灭的原因所在,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写作的理由了。

本色写作呈现诗性之美

-----《风行陌上》新书发布会发言稿

彦芳散文写得好,至于如何好,我在为她散文集《风行陌上》所写的代序中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此不赘述。后来,彦芳说《乡土文学》要发这篇序文,叫我起个题目,想了想,就给这篇序文起了一个标题,叫《爱与美善,相互成就的本色写作与诗性呈现》,彦芳觉得这题目有些过誉,刊物主编就改成了《本色写作与诗性呈现——关于郑彦芳散文集<风行陌上>》。这样一改,就显得更凝炼了,也比较准确概括了彦芳散文写作的特质。

何为本色写作?我的理解是,所谓本色写作,就是遵从内心的召唤,不矫情,不做作,把客观事物的描写以及对生命本体存在的关照以文学的表达手法呈现出来。然而,要做到真正的本色写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要突出一个真。这个真,也有三层意思,一曰真情,二曰真诚,三曰真实。情动于中谓之真。没有真情实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读彦芳的散文,你会常常觉得她的文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只有从心里流出来的文字才最有情,最感人;真诚,其实是一个态度,是不是对写作心怀敬畏,决定着你的文章是平实的还是轻佻的,我们的写作可以不那么精巧高妙,但一定要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写作,面对自己的读者。严文井先生说过:“真心实意的笨拙胜过虚情假意的精巧。”我深以为然;那么,真实呢?是不是说我们写文章必须要真实,要原模原样把生活搬上稿纸呢?我以为不是这样的。因为文学作品不是新闻报道,他是把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散文写作是否可以虚构,是这些年文学圈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我以为,在基本事实真实的前提下,散文写作可以有合理想象,但细节一定要真实。人常说上帝就藏在细节之中,没有细节,就不能打动人心。彦芳在写她姥姥的文章里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姥姥家的后门总是敞开着,我和弟弟只要进门,都不管什么时辰,冲着姥姥直喊饿。这时候的姥姥无论正在忙乎什么,都要放下手中的活计,笑盈盈的指着鸡窝说:去掏一只鸡蛋来。院里有花椒树,姥姥踮着小脚伸手摘下几片花椒叶,掏出来的鸡蛋一准是热乎乎的,姥姥从我手里捏过去,然后弯下腰来在我跟弟弟的脸颊上滚上几滚……”这是一个多好的细节描写!胜过了多少虚华空洞的所谓抒情语言!

第二,本色写作与本色做人。较之于其他写作体裁,散文注重的是主体的在场,是作者直接面对读者,是直抒胸臆。诗歌是运用意象传情达意,讲求语言的高度凝练与多元性信息含量。其跳跃性表达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小说则是通过讲故事,塑造人物来完成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是躲在后面的,他不会直接告诉你什么,而是通过故事叙述的起承转合,人物命运的悲欢喜乐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思索。散文则不然,它是去掉遮蔽,以本真面目做直接的呈现。散文写作重在有我之境。是故,本色做人是本色写作的前提。一个善于伪装,惯于矫饰之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到真正的本色写作。彦芳为人淳朴,心性良善,情感细腻内敛,不善张扬,凭着一颗真心本色做人。所以,读她的散文,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本色如脚下深厚的土地,素朴如路边崖畔默默绽放的山丹丹花,读她的文,你会想到她这个人,看她这个人,你会想到她的文。

第三,要具备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在一次关于散文写作公开课上,我曾就彦芳散文写作的语言特色做过分析。语言不仅是形式,是技巧,还是构成一篇文章的重要元素。甚至,语言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构成。用汪曾祺的话说就是: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它不仅是形式,技巧,而是小说的本体。不仅是汪曾祺,古今中外,文学大家都非常注重语言问题。比如,海明威的小说语言,就以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性著称,被称为电报体。蒙田的随笔富有法国古典语言的雅致与优美,中国古代司马迁的史记就不用说了,鲁迅先生的文学语言该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所以,要写好散文,就必须在语言上下大功夫,苦功夫。

第四,彦芳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色是朴实,读她的散文,你会发现,很少有什么华丽词藻的堆砌,每一句话都非常平实,素朴,不张扬,不做作。再有,它的语言表述跟她的身份、环境,生活阅历密切相关,彦芳生活在太行山区,这里的风土人情,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言语表达势必有它的地域性特征,这样的自然人文环境不可能不对她的言语表达产生影响,她说出的话,跟南方水乡,跟东北黑土地,北京皇城根儿的人肯定是有区别的,把地域文化转换成准确精当的语言表达,就有了自己的识别度。请注意,地域文化的言语表达跟方言还不是一回事,地域文化的言语表达融入的是地域人文风情的呈现,方言的运用,则是字、词、句和语法上的差异性,恰到好处的运用方言,也是彦芳散文写作的一个特色。其实,归结到一点上来,彦芳的散文还是本色写作。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常用到一个词——土气。这个词乍听起来似有贬义,实则不然。土气,是对中国乡村社会自然环境,地域风情,人文特质最精当,最贴切的定位和表述。跟土气相对的是洋气,是对外来之物所具有的气质神韵的指称。从审美角度看待土气与洋气,它们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差异之别。我们不会因为但丁的《神曲》就否定屈原的《离骚》;同样,更不能因为欧洲有十四行诗,就否定我们的唐诗之美。本色写作看上去可能有点土气,但真正的本色写作是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的。因为本色写作是返璞归真,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以本色写作呈现诗性之美,这是我对彦芳散文写作最突出的印象。

感谢晋中文联对文学人才的重视与栽培。加油,彦芳,虽无涉名利,也用心写作。

2024年5月16日于廊坊无书有心斋

作家专栏栏目说明

应文友要求,新锐散文平台开通《作家专栏》栏目,旨在展示名家作品,推介优秀作者。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