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关于企业选人用人与管理者发挥权力与影响力的探讨

 培根不是肉 2024-05-19 发布于北京

《不成问题的问题》海报

全文共3388字,阅读约需5分钟;

今天是熔岩叔的一篇来稿,我们一起学习下吧。

周末读老舍的《我的一辈子》这本书,书中收录了多篇老舍的作品,其中有一篇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读完了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里有很多管理学问在里面,我们来逐一聊聊。
故事梗概抗战时期,在大后方有个农场,叫树华农场,这个农场是由多个人出钱合办的(也就是多个投资人,多个股东),股东们只做投资,不做管理,选派了一个农场主任来管理农场。第一任主任叫丁务源,第二任主任叫尤大兴,其中还夹扎了一个人叫秦妙斋(此人是个富二代,但不学无术还以艺术家自居),故事就围绕这三人展开。
注:故事经改编翻拍了电影,可以看看。
01 书籍人物
本文讨论的内容和那个富二代无关,就以丁务源和尤大兴两个人为要点,乱侃一侃。先来看看这两人:

第一个,丁务源

丁务源是什么人呢?农场的第一个负责人,对他的背景和来历书中没有做交代,但我们从书中的描写能够看出,此人是个老江湖,会带兵、会来事、尤其是会沟通,于是他上上下下顺风顺水,与老板们关系密切,和员工们关系也密切,很受员工的拥护。

但此人不懂专业,也不擅长运营,而且不以农场的发展和效益为工作目标,这样也使得农场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第二个,尤大兴

尤大兴是科班出身,在英国留过学,主修园艺专业,书中这样描写他:他聪明、强健、肯吃苦,他的大手像绣花的姑娘那么轻巧、准确、敏捷,做起用力的工作来,又像一头牛那样强壮,耐劳。

此人是个人才,懂理论、懂专业守规矩、还重实践,他的到来使农场恢复了生机,效益也慢慢变好,但尤大兴有个缺点,只会管理,不注重沟通和交往。于是,三个月后,尤大兴被迫离开农场,农场又恢复了老样子。

02 企业问题及优势

这两个人我们都可以说是可用的人才,但明显是两个极端,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而这两个人的结果以及农场的结果都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选人用人要量才使用、量体裁衣,根据人的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的不同匹配合适的岗位;同时,企业也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约束机制,来保证管理者达成目标;

第二个,作为管理者本身,也要注重个人的修炼,要能做到既能和上司下属保持良好的关系,又能扛枪上阵,攻城略地。

首先,看看书中对树华农场的描写:

(1)由实际上说,树华农场的用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江就在它的脚底下。产品的运输也没有问题,它离重庆市不过三十多里路,江中可以走船,江边上也有小路。

(2)其设备相当可观:有鸭鹅池、有兔笼、有花畦、有菜圃、有牛羊圈、有果园。鸭蛋、鲜花、青菜、水果、牛羊乳……都正是像重庆那样的都市所必需的东西。

(3)最重要的,赚钱没有问题。其创办正在抗战的那一年:重庆的人口,在抗战后,一天比一天多;所以需要的东西,像青菜与其他树华农场所生产的东西,自然也一天比一天多。

也就是说,树华农场是一个优质的企业,也具有天时、地利等特点,这个企业天生具有盈利的硬件条件。

下面唠唠这里面的管理问题。

03 管理问题一:关于企业用人

(一)关于企业选人用人

股东们选丁务源来担任CEO,有没有问题呢?要说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是假话,但丁务源本身是具有可用之处的,所以,选他来经营农场也是有可信的理由的。但问题发生在哪呢?书中也说了,农场运营了三年,而赔钱就是在第三年开始的,丁务源到任的时间为半年,赔钱恰好就是从这半年开始的。

丁务源是怎么管理农场的呢?此人没有什么理想,也没想把农场经营好,他出发点是日子过得舒服,所以经营农场就跑到脑袋后面去了。

他安排了亲戚进农场,把有经验的员工挤了出去,而另一些有经验的员工想辞职,后来也没辞。于是丁主任带来的人,因为不会做活,就根本什么也不干。

原有的工人与职员虽然不敢照样公然怠工,可是也不便再像原先那样每日工作八小时。他们私下把八小时改为七小时,慢慢又改为六小时,五小时。等主任进程,他们干脆就整天休息。

休息多了,又感到闷得慌,于是麻将与牌九就应运而起;牛羊们饿得乱叫,也压不下大家的欢笑与牌声。

所以,股东们对选人用人出现了偏差。

(二)授权和约束

而股东们在干什么呢?他们没有定期到农场去看运营情况,就连丁务源把办公楼出租的事情,股东也毫不知情。

而且,股东们也没有给农场的主任定任何的目标,同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农场负责人的行为,只做了授权而没做约束,这里股东们犯下的错误也就只能吃下亏损的苦果。

所以,在对CEO进行任命的同时,要约定好责权利,做好授权和约束,确保CEO能够正确的行使权力,并且保证企业的利益。

(三)人事变革

最后有一位有势力、与场主相好的股东发现了问题,他亲自来找丁务源,说明了农场亏损,暗示丁务源应该辞职。

这位股东来之前有没有与其他股东商讨并达成一致意见,书中并没有交代,但从文字上看,这位股东是一个人来的,并且是带来个人的意见,最多就是凭借与大股东(农场主)的关系,大股东不反对罢了,力度可想而知。

在这里,股东们需要集体决策,以大会的方式针对农场的经营状况进行决策,更换农场主任,显然这位股东虽然有势力,且与场主相好,但一个人无法形成有效的决策。

该股东通知丁务源辞职后,并没有跟踪监督丁务源的后续情况,也没有安排新的主任和他进行交接,又是一个大问题。

同时该股东选的接班人,也就是尤大兴,虽然业务能力出色,但初来乍到,对企业的人、财、物都不了解,尤其是团队,是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

所以尤大兴工作出现了权力真空,作为上司和股东,此时应该及时出面支持尤大兴,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也导致了尤大兴的悲剧。

04 管理问题二:关于管理者如何发挥权力和影响力

这里,我们只针对两个人的优点进行探讨,看看其有什么优点和可取之处。

(一)丁务源

书中描写这个人是总是微笑、热情,而且很会和人打成一片,并且提到了一个最大的优点,能快速记住别人的名字,而且还能知道籍贯。

书中这样写的:新主任到职以后,什么也没过问,而在两天之中把大家的姓名记得飞熟,并且知道了他们的籍贯。

“老张!”丁主任最富情感的眼,像有两条紫外光似的射到老张的心里,“你是广元人呀?乡亲!硬是要得!”丁主任解除了老张的武装。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也说道,要做个受欢迎的人,几个要点:1)真诚的,时刻关心别人,对别人感兴趣,就能赢得他人的注意和帮助;2)你的微笑价值百万;3)保持微笑,并能记住他人的姓名。

《权力和影响力》也同样提到,一个管理者初到一个地方,与下属和横向建立良好关系的方式就有,经常和下属聊天、创造机会聚会等。

从这点来看,丁务源这个人在管理方面是有天赋的,他的天赋就是这个本事,如果丁务源能够在一个有约束的环境下工作,同时自身加强一下专业,那会是一个大有前途的管理者。

(二)尤大兴

前面也说过了,此人也能力突出,也肯干,同时遵守规则,有职业操守,对工作有明确和坚定的目标,执行力强,在短短的几天中,就把农场渐渐恢复了正常。

书中描述:过了几天,农场里一切差不多都上了轨道。工人们到底容易感化。他们一方面恨尤主任,一方面又敬佩他。以至大家的生活有了条理,他们不由地减少了恨恶,而增加了敬佩。

他们晓得应当这样工作,这样生活。渐渐地,他们由工作和学习中得到些愉快,一种与酒场中不同的,健康的愉快。 

尤主任答应,假若大家按现在这样去努力,三个月后一律可以加薪。他声明:大家能努力,他就可以多做些研究工作,这种工作是有益于民族国家的。大家听到民族国家的字样,不期然而然都受了感动。

他们也愿意多学习一点技术,尤主任答应给他们每星期开两次晚班,由他主讲园艺的问题。他也开始给大家筹备一间游艺室,使大家得到些正当的娱乐。大家的心中,尤主任像院中的花草似的,渐渐发出一点有生气的香味。 

就连丁务源也感到,尤大兴是个人才,但这个人才与他刚好是两个极端,无法相融,所以,只能想办法弄走。

可以说,尤大兴是个难得的人才,但生不逢时,也没遇到一个真正适合他施展才华的舞台。

05 结语

最后,书中这样结尾:到了夏天,葡萄与各种果树全比上年多结了三倍的果实,仿佛只有它们还记得尤大兴的培植与爱护似的。果子结得越多,农场也不知怎么越赔钱。

一个卓越的管理者,应该是丁务源和尤大兴的合体,但这样的人可以遇不可求,但凡这两个单独拿出来,都是不可多得的,但企业怎么用好,是一门大学问。

来稿作者:熔岩

// End

培根不是肉
读书 | 旅行 | 故事 | 学习
如果你想关注的话

👇👇👇

有故事的培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