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渴饮千杯不解渴,因为津液来源于食物中的水(记倪海厦说人体内水的气化过程)

 广西枫 2024-05-19 发布于广西

图片

口中唾液如何而来?为什么口渴不能通过喝水解决?你知道这其中的缘由吗?这首先得认知水在人体内的气化过程,只有混杂在食物中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所以光喝水没用。

人体的构造非常精密,正常情况下不浪费一滴水。但如果人体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喝下的水就会成为疾病的来源。

今天我们来看倪师说人体内水的气化过程,让你明白水是如何影响脏腑的,如何通过水获得津液、气血。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水又是如何成为了人体的灾难,从而进一步明白身体疾病的问题。

文/倪海厦,斑妈整理

水分穴,是治水肿的穴道。中医的观念,饮水,你喝的不管是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不会从大便排出来?因为喝水到了胃以后,到了水分这地方,水会气化,气化后进入全身,流出来是汗,排出来的是小便,这是水分开的地方。

我们吃的食物里面,含有大量的水,饭有水、果汁有水、水果有水,只有混杂在食物中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这叫正常人。

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中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到了小肠以后,因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小肠的热是心脏给的),热去煮食物煮烂掉,然后吸收掉,等到食物进入大肠后,只剩残渣跟水。

人体的构造非常精密,正常人不浪费一滴水,都在循环。这个水在大肠走的时候,因小肠很热,所以水在大肠时又被气化掉,这是第一次气化,肺跟大肠相表里,水再回到肺。这个水上来以后,就是嘴巴的津液。

如果你小肠温度不够,水和大便混在一堆会造成下利。我们用针灸去解决,知道原因了,要把小肠温度热回来,病才会好,所以要去管心脏。

正常人,在水分这里分开水。当水不分了,水直接进入小肠,造成肠鸣腹泻、水肿,水分就是一个很好的穴道,针和灸通通可以

水分是小肠的上口,有水病的话,灸是最好,比针还好。

水气化到了肺,除了生津以外,就从肺里面再下降,金生水,当水进入肾脏后,小肠与肾同属下焦,在肾的前面,这时小肠的火又做第二次气化,在肾脏把水再气化一下,这个水气化后顺着命门火,顺着督脉一直到我们的脑部去。

这个气化过以后比较脏的水,从输尿管再进到我们的膀胱里面,到了膀胱里面以后,我们人体精密到什么程度,到了这里还不放过水,为什么?认为还有干净的水在膀胱里,膀胱跟小肠贴在一起,膀胱的水再气化,干净的水从膀胱去生木,叫水生木,之后膀胱浊水才变成小便放掉。

今天先介绍到这里,接下来我会继续查找倪师在这方面的资料,进一步认识疾病的形成。请继续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