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将军之五十七:刘姓名将数量全国第四:29人

 启我东疆 2024-05-19 发布于黑龙江

者zjw按:一、西汉2     二、东汉3    三 国2    朝3    

                   五、 隋1       六、 唐8      七、 五代1        八 、 南宋2  

                   九、 元2       十、 明1      十一、 清4        共29人 

排名  姓名        生死年        出生地                        战績  任职   结局 

一、西汉2

1   刘隆(?—57年),字元伯,汉族,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汉朝安众侯的宗室,

    因父亲参加反王莽活动,被灭族,刘隆仅以身免。 长大后参加反对王莽政权的活动,

    后投奔刘秀,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

     中排名第十六。

2   刘植,字伯先,汉族,汉朝巨鹿昌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王莽末年,据昌城自守,

    后归顺刘秀,并助其招降刘扬。此后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

    “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八。刘秀称帝后,封昌城侯。后在密县阵亡。

、东汉3

 3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29岁称帝, 结束王莽篡汉以来,近二十年的军阀割据局面。善终

 4 刘琨,字越石(271年-318年6月22日),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逢迎权贵

     趁乱建功自负任气遭乱惨死 哥哥313司马邺诏拜大将石勒打昔阳琨全军覆没

     东晋权臣王敦密派人要段匹磾杀杀琨子侄四人同时遇害  

     西晋文学家、音乐家、 ... 家,“金谷二十四友”成员之一。

5、刘牢之  江苏徐州  北府军第二代统帅,性格深沉刚毅,为人足智多谋。早年曾随谢玄在

       淝水之战中立下大功。刘牢之最大的功绩在于在王恭之乱中,倒戈东晋,帮助朝廷一

      举平定王恭之乱。而后,孙恩作乱三吴,刘牢之挥军南下,势如破竹,几次将孙恩打回

       海上。特别是谢琰战死后,刘牢之更是成了平定孙恩叛乱的国家柱石。

      但是后来叛变司马元显,倒戈桓玄后,被桓玄解除了兵权,自思走投无路,只得自缢身亡。

三 、十六国2

6、刘曜一匈奴一前赵昭文帝刘曜(?—329年),匈奴人,字永明,前汉光文帝刘渊养子,

     前赵最后一位皇帝。善属文,工草书隶,新兴(今山西忻州市)人。刘曜由汉赵建国开始

     就已经为国征战,参与覆灭西晋的战争,并于西晋亡后驻镇长安。后于靳准之乱中登

     上帝位,迁都长安,319年四月改国号为大赵。同年赵王石勒自立,国家分裂。刘曜在

     位期间多次出兵平定和招降西戎和西方的割据势力如仇池国和前凉等。在国内亦提倡

     汉学,设立学校。后为石勒所俘,公元329年被杀身亡。

7、刘渊一匈奴族一前赵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

     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1] ,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

     母呼延氏,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304年-310年在位。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

     部属,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

     (后改为赵,泛称前赵,亦作汉赵),308年称帝,改元永凤。310年,刘渊病死,

     在位六年,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四、南朝3

8  宋武帝刘裕   363-422   江苏徐州

     刘裕无疑是整个东晋南北朝最闪耀的将星,从一个社会底层痞子,奋斗成开国皇帝。

     一生都在战斗,未尝一败,平定孙恩卢循叛乱,灭桓玄、刘毅、灭西蜀、南燕、后秦,

     活捉慕容超、姚泓两个皇帝,收复对汉人有重要意义的长安、洛阳,使南朝领土达到

    最大版图,只可惜了最后没能完成统一。 

    刘裕,作为那个差点北伐统一天下的男人,实力高于所有人至少一个等级。刘裕从一个

    家庭贫苦的寻常人家,最终能开创霸业,开元建国,成为南朝第一帝,气吞万里如虎,

    基本都是实打实地靠打出来的。

    刘裕,自加入北府兵之后,先是转战三吴,与叛乱的孙恩作战,以少胜多,连战连捷,

    维护一方平安,配合刘牢之,数次将孙恩驱逐出海外。东晋朝局改变,桓玄除掉司马

    元显当权之后,刘牢之被解除兵权,北府第二代统帅刘牢之自缢而死。刘裕韬光养晦,

    而后又平定了卢循叛乱。

    403年12月,桓玄篡位自立后,刘裕于404年2月召集北府军残部兵将一千七百余人在

    京口(江苏镇江)起义。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歼灭了桓楚政权在京口附近的主力桓修,

    一时间响应者甚多,随后攻入建康城,并派出刘毅等诸将追杀桓玄残部,最后一举

    荡平盘踞江陵的桓家势力,重新框定了东晋政权。

    随后挥师北上,一举攻灭南燕,将青州之地重新纳入晋室的疆域。随后大败卢循,

    平定番禺大地。再然后平定了刘毅的叛乱。而后西征巴蜀,顺道灭了仇池国。随后

    趁后秦姚兴病死,国内政局混乱,再度挥师北上,先是攻破故都洛阳,而后大军

    直入关中,一举平定关中,收复长安。自永嘉之乱后一百年,晋室终于重新取得中原

    的洛阳和长安。而后,刘裕准备继续北伐胡夏政权和北魏,意图一统江山,但是恰逢

   “贤内助”刘穆之病逝,不得不南返建康,北伐功业很快被胡夏和北魏侵吞。

    刘裕武功极为昌盛,先后平定三吴、巴蜀、番禺和荆州扬州,灭掉了桓楚、南燕、

    仇池和后秦,堪称略地千里,灭国无数。排名榜首,实至名归。 

9  刘毅,东晋末年,才华仅次于刘裕的枭雄,刘毅早年追随刘裕在京口起兵,

     刘毅控制江北,刘裕控制江南,两人最后一起进攻健康,最终将桓玄赶出了建康城。

     刘毅最大的功绩在于平灭诸桓。桓玄退出建康后,转而回到根据地荆州地区继续

     对抗刘裕,刘裕需要坐镇京师,而前军统帅的职位自然就落在了刘毅身上。

     桓楚集团和刘裕集团的决战,就是峥嵘洲之战,刘毅利用火攻大破桓玄,自此桓玄

     彻底失去了逐鹿天下的机会,不久便身死国灭。

     而桓家在荆州江陵地区树大根深,刘毅趁势西进,一路攻灭桓氏多方势力,一举

     平定江、荆二州,而后又派军攻灭反叛的凉州刺史刘稚。诸多功绩,在当时并不亚于

     刘裕,虽然后来的水战不敌卢循,但是瑕不掩瑜。不过刘毅一直以来都不算是刘裕

     的下属,他自认为是刘裕的合伙人,而且他也想坐上刘裕的位置。后来刘毅

     反叛刘裕,兵败自杀。  

10  刘敬宣 ?-415  江苏徐州,汉楚元王刘交后代,东晋镇北将军刘牢之子,伐蜀失败,

         刘毅想重惩,刘裕保护过关,为冀州刺史。415年司马赐谋反,叛乱中被害  。

五、隋1

11  刘方 (?—605年),京兆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人,隋朝名将。

     刘方“性刚决,有胆气”(《隋书·刘方列传》)。北周时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

     杨坚辅。 相州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对此不满,公开起兵反对杨坚

六、唐8

12 夔公刘弘基第十一。582-650  陝西泾阳  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

      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

      战阵 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

      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

       配合李世 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

      贞观年间曾随 李世民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13  渝公刘政会第二十一。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 

          责   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

          刘武  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14  刘武周   ?-622   河北交河东 讹河间景城  后迁山西朔州马邑  骁勇善射、广交豪杰。

      后投太仆杨义臣帐下,征辽有功。见隋腐败欲谋造反。战败李渊、占居太原。手下大

      将尉迟敬德袭唐军,杀死无数义军,后李世民进讨失败,逃奔突厥。

15   黎阳公刘仁愿    (?~670?),大唐名将。

16  乐城郡公刘仁轨  (601~685),大唐名将,在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

      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善终

17   .东阳郡王刘沔    (?~846),  晚唐名将

18   .汉东王刘黑闼    (?~623)

19   燕王刘仁恭         (?~914)

七、五代1

20、刘知远:895-948  山西太原  947即位为后汉王,沙陀部人,继位之后又改名为刘嵩。

      刘知远擅使一口金刀,号“金刀王”,文武双全,勇贯三军。

     刘知远早年投到李嗣源的手下当兵,由于作战勇敢,被升为偏将,

     和石敬瑭一起共事。在李嗣源和后梁军队激战于黄河岸边的德胜

     的时候,石敬瑭的马甲突然断裂,几乎就要被后梁军队赶上了,这时,刘知远将自己

     的马换给了石敬瑭,自己则骑上石敬瑭的马,掩护石敬瑭后撤。事后,石敬瑭非常感

     激他舍命相救,于是在李嗣源继位称帝并任命他担任河东节度使后,石敬瑭就将刘知

     远要到自己手下任职,做了他的亲信大将。

八、南宋2

21  南宋利州路经略使刘子羽:刘子羽,建州崇安五夫里府前村人,南宋抗金名将,自幼从

     军杀敌,屡立战功。刘子羽秉赋刚毅,十岁精通经史,十一岁随父亲、北宋名将刘韐

    过军旅生活。战乱频繁,他弃文习武,青年时代就通晓韬略,武艺超群。公元1120年,

     睦州方腊率众起义,攻越州。刘子羽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擢升卫戍寺丞。后调守

    真定,是年冬,金兵来犯,刘子羽坚守数月,击退金兵,遂以军功升朝请大夫。宋钦宗

     以他忠勇可嘉,调汴河上游,扼制金兵南侵。金人乘真定调防,直陷京师。刘子羽父亲

    刘韐死于靖康之难,他扶柩归葬家乡,誓与金兵不共戴天。张浚任川陕宣抚制置使时,

    以刘子羽智勇双全,请他参议军事,命他到秦州总制五路兵马,建立兵将法规,军威大

    振。刘子羽统制所部,接连收复延安、晋宁、麟府以及鹿坊、巩县等州县失地,因军功

    卓著,晋升为徽猷阁待制。

  22  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甘肃静宁  字信叔,德顺军人,南宋抗金名将。出身

    将门,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子。早期与西夏的作战中多次获胜,建炎四年,

    率军参加富平之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于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兀术军,

    官至太尉、威武军节度使。绍兴三十二年去世,赠开府仪同三司,宋孝宗时追封为吴王,

    加太子太保。谥号为武穆。经典战役:顺昌之战,1.8万——10万,城邑防御战。

九、元2

23   . 刘整    他是元朝水军的创始人,最早的时候是宋朝的一名将领,不过因为他的能力

     比较出众,受到了奸人的陷害,最后成为了元朝的开国功臣。 

24. 刘伯林   他是跟随元太祖一路征战,最后打下了元朝江山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元朝

      稳定之后被封为太师,一生都过得比较安逸,后世也有很大的福音。

十、明1

25    刘綎是江西新建人,大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及第,勇敢有父风。使一口

     镔铁刀,重一百二十余斤,马上轮转如飞,世称“刘大刀”,号“晚明第一猛将”。

     一生戎马倥偬,转战万里。平缅宼、平罗雄平倭寇、平播酋、平倮贼,大小数百战,

     勇略冠诸将,威名震海内。萨尔浒之战,运穷数奇,兵败身死,时年六十二。人谓

    “武官不惜死”,刘綎盖无愧于斯言。其劳最多,死事亦最烈。追赠少保,谥号忠壮。

十一、清4

26  刘铭传   1836-1895  安徽合肥 【台湾第一任巡抚,抗击日寇】 参与镇压太平军、

      捻军。在台抗击法军,两次消灭400人。终于法军从基隆澎湖撤出。在台七年,

     变法图強,开发台湾。 

27    刘永福 1837年—1917年 清朝 广西防城港  广西博白  反清将领

     清末民初名将,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

     法军。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台

     湾民众公推巡抚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唐景崧内渡后,同年6月

     刘永福被公推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但他三拒总统印,以抗日盟主的身份继续领导

     台湾民众抗日。

28  刘锦棠   1844-1894    湖南湘乡,光绪二年隨大军征讨新疆叛乱分子阿古柏,攻克阜康。

      当机立断攻克乌鲁木齐,阿古柏逃至库尔勒自杀。1877年刘率两万人直指南疆,

      收复全境,命督办新疆军务。

29  刘步蟾  1853-1895  福建闽侯  1875派彺欧洲学枪炮、水雷。去英旗舰见习。带定远

     回国。一炮炸死吉野11人,敌炮炸冲锋在前定远桅楼,丁汝昌重伤。代督使敌比睿

     号丧失战斗力,最后炸沉定远自杀,年43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