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文化】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花古诗五首赏读

 老沔城人 2024-05-19 发布于湖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诗词文化】

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花古诗五首赏读


  小满节气苦菜花五首:南风吹露畦,苦菜日夜花

  小满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是传统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虽然二十四节气官定于汉朝初年,但是在汉朝之前就有。

  周朝的《礼记月令》有,孟夏之月,苦菜秀。而《汲冢周书》则写明了“小满之日,苦菜秀”。

  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很多节气,包括小满,是出现在先秦时期的。

  二十四节气实际是以太阳周年划分的一年四季的分时段,那么普通人靠什么来分辨或者印证这个时段的到来呢?古人观察到植物或者动物,会根据季节有着自己的生长规律,而这些规律,属于可以观察到的自然存在,具有客观性。比如菊花开的时候,就是晚秋寒露节气来到了。当然这个菊,是指的野外的野菊花,具有广泛性。

  同样的,小满节气,在先秦,也有一种广泛存在的野生植物进入花季,那就是野生的苦菜。

  人们在道路,原野,农田,山林,能够广泛看到这种存在的野生植物和花卉开花,就显示夏季的小满节气到来。

  那么有那么多种野生植物,何以古人选择苦菜花和菊花作为节气的植物代表?当然是这类野生植物,在古代人类生活中是普遍却重要的存在。

  今天主要谈的,就是苦菜。


  中国种植蔬菜的历史,从考古上来看,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甚至更早。但是当时人们的日常蔬菜,还是以采集野菜,野生植物的嫩叶,根茎,果实为主要的蔬菜来源。野生蔬菜的驯化是一个漫长的,逐渐增添品种过程。

  苦菜的大面积人工种植,大约是在唐宋之后。

  那么在之前,绝大多数苦菜,是以野生面貌出现。野生苦菜,以其适应性强,耐干旱严寒,到处可见,秋冬也可出芽,其嫩叶嫩茎可食用,采摘食用的季节跨越冬春和早夏,无需要太多人工管理。这也是野生苦菜,成为古代农民重要的春夏野生蔬菜的原因。尤其是在小麦尚未成熟,新粮没有打下的季节,野苦菜成为人们的救荒草本。

  苦菜好吃吗?从轻型的美味来讲,苦菜味道清苦,并不好吃。但是,如果考虑古代的耕种技术和粮食产量,人们要靠很多野生蔬菜果腹,苦菜可能是不得不吃的野菜之一。而在食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它的药用和实用价值,比如这种苦味,清火,利肠道,在春夏肠胃疾病多发,烦躁懊恼的时段,这种清苦,反而让人觉得是有益身心的甜美。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诗经》

  采集野生蔬菜,是周朝时期人们日常的工作之一,因为不采集,就没有吃的。

  首阳山上,采集茯苓,因为茯苓生长在高山松树下。

  采集苦菜,则要在山下的丛林平原里。

  茯苓和苦菜,都不算味道甜美,但是夏天来临,这些草药野菜,也明显具有药食两用的价值。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诗经·谷风》

  这依然是春夏季节,在山风习习的山谷,采集苦菜。

  是谁说苦菜很苦,为什么我吃起来,甜美如荠菜?

  那么不能不说,先秦的古人,上古的古人,也有自己对于食物味道的理解,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和火相对应的味道就是苦味,《周礼》有,“以苦养气“的说法。

  传说周朝周穆王西征的时候,特意到了一处长满野生苦菜的山地,命令停止围猎,就在这里吃苦菜。我常想,周穆王率领大队军马,进入高原高山地带,是这里的苦菜,拯救并激励了疲惫的将士吧。不久之后,周穆王的人马来到昆仑山地,见识了这里著名的母系部落的首领,王母。展开了一段上古的恋情。

  “穆王何事不重来?”因为道路太远,人生太短啊。

  小满时节,苦菜花开,那摇曳的黄色的苦菜花,本来也是菊属植物,只不过盛开在早夏。

  至少周朝的人们,看见苦菜花开,就知道离麦子收割成熟不远了,那吃苦菜的季节即将过去,苦尽甘来。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钐,錋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中唐·元  稹《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

  唐朝的元稹,则写出了小满节气,农业田园的丰美富足,和农民的辛勤火热。

  因为小满节气,是田野即将丰收,麦田成熟之时,千亩麦浪,农业人家,迎来了最忙碌也最开心的时段。因为杏子待采,麦子待割,蚕茧待收。人们准备着收割的工具,面对田野骄阳。

  而这样热辣的场景中,出现了最旖旎的花朵,那就是田野边,野草中无数的苦菜花。

  这个季节,春秋小的草本,都已经衰败了,只有苦菜和苦菜花,摇曳着花朵,致敬农田和农民。

  苦菜是小满的节气之花,是农民之花。


南风吹露畦,苦菜日夜花。
同荣有蔓草,托质多长蛇。
——北宋·毛  滂《育阇黎房见秋兰有花作》(节录)

  这本来是写的作者看到田野里,居然有兰草,发出的感想。本意是兰草居然在荒芜的田野里,和苦菜花为伴,与虫蛇为伍。当然肯定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怀的,认为兰草低调,隐于民间而不怨艾。

  但是这首诗最美的恰恰是前两句。

  因为写出了小满节气,田野苦菜花开那种旺盛的生命美。

  南风吹过了菜地,苦菜繁茂,夜以继日地开花。

  不过到了宋朝,苦菜被广泛人工种植,因其茎秆清苦脆嫩,和黄鸡同煮,风味醇厚特别。

  而到了夏天,吃苦菜或者吃苦味的菜肴,也成为节令养生食物。说吃了苦菜,夏天可以不长包和疖。这和苦味食品清凉下火的特性的有关。


气备四时当夏成,首阳采秀佐和羹。
其甘如荠风人咏,非赤若珠颜氏评。
作苦充肠宜旅客,微酸入口合书生。
信能咬得其根者,卓荦何妨百事营。
——清·弘  历《苦菜秀》

  苦菜在宋朝明清三朝,太平时期,基本是作为乡野风味的野菜和蔬菜。

  乾隆皇帝也谈到了,周朝采集苦菜,很可能不限于平民,连帝王之家也有食用苦菜的传统和风俗。

  他承认苦菜的味道清苦,最适合奔波在外的旅客携带,苦菜腌制的腌菜,也最适合读书人,肠清心明。

  能够安于吃苦菜的人,一定会吃得苦中苦,能够奋进,百事可成。

  不过,就算是康乾盛世,普通的农民仍旧会时常面对天灾,粮食减产。苦菜无疑是很多贫苦人的日常饮食,那是为了延续生存。


  无论苦菜在每个人心中,象征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小满时节,又是苦菜花摇曳的季节。

  苦菜日夜花,是美景,是历史,也是绵绵不绝的回味。


  (来源:初衣胜雪)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