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度改写上海历史!上海这个遗址博物馆十岁了,周边还要重塑“上海第一村”

 zzm1008图书馆 2024-05-19 发布于上海

1961年,崧泽遗址重现于世,将上海古代史一举前推了6000年,改写上海历史;2014年,在当年的考古遗址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崧泽遗址博物馆拔地而起,其造型犹如古老村落的缩影,以小桥、流水、村落和庭院组合将现代与历史定格在博物馆中,向中外游客讲述着“上海之源”的故事。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也是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开放十周年纪念日。值此之际,“上海之源话崧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带来“上海之源话崧泽”文化讲座、“'遗’见青新”文化遗产主题季系列活动、崧泽遗址博物馆十周年纪念邮戳发行、崧泽遗址博物馆开放十周年回顾展、《崧泽发现之旅》主题绘本发布、“崧泽映巷”未来规划推介等活动,以此展示崧泽遗址博物馆十年来在传承历史文化根脉、弘扬城市文化精神、打造公众教育、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崧泽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融合研究与教育

崧泽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上海区域内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之一,以崧泽遗址命名的“崧泽文化”代表了距今5000多年前生活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史前文化,这里是上海远古文化、史前文明的发源地,也被称为“上海之源”。 2021年,在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崧泽遗址被公布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成为上海市唯一入选的古文化遗址。

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遗址博物馆,2014年,经过10余年的筹备和建设,崧泽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直接建在经过发掘回填的遗址原址之上,地处崧泽遗址最核心区域,当年的墓葬及“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房”都是在这块区域被发掘出来的。相较整个崧泽遗址约15万平方米的保护范围,博物馆的占地面积仅为其十分之一。站在博物馆前眺望四周,暂未发掘的遗址保护区跟正常的土地并无二致,目之所及是成片的农田绿地和蜿蜒河道,宛如呈现着数千年前远古先民临河而居、繁衍生息时普通村落的模样。

崧泽文化复原图

在博物馆基本陈列中,“古今崧泽”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在这里,游客可以“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史前先民的生活。大屏上,一条小河从远方流淌而来,河的一边是先民生活场景,邻水居住,建造屋舍、农耕渔猎、豢养家畜、打磨石器、制作陶器、纺线织衣,呈现一幅远古时代田园牧歌的生活画卷。另一侧则情景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崧泽遗址首次发掘时的情景。考古队员们挖掘,测绘、拍照、记录,发掘出鹿角、陶鼎等器皿,在无数个日夜变换中演绎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变迁。

20世纪60年代崧泽遗址考古现场

20世纪60年代崧泽遗址考古现场

记者了解到,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分馆,近年来,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利用场馆本身特色和“上海之源”文化IP打造了一系列将文物知识和红色文化融入其中的探秘游戏、以考古发掘、遗址保护为主线的原创情景剧和博物馆文物科普小视频,以此满足社会各个层面观众的不同需求。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钟瑞滨告诉记者,遗址类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优势在于,它与本地历史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因而社交教育的总方向很明确,既能提高本地观众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又能提升外地观众对该地历史、文化等的认识和了解。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钟瑞滨坦言,在新时代背景下, 教育已成为博物馆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使命担当,“我们希望通过与公众互动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将传统文化和中华文脉传承融入游戏与故事等大众接受度高的叙事中,把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打破阵地讲解的单向输出,积极探索宣传新视角,利用好新媒体手段,采用创新结合传统的模式,在新与老的碰撞中达到完美融合,提升公众体验感。”

据钟瑞滨介绍,未来,博物馆还将深耕教育实践,持续加强与考古类遗址博物馆的联动互动,同时将学术界关于崧泽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在地转化,充分利用馆校资源、属地资源等多方优势,研发更贴合大众需求的教育项目。

依托崧泽文化优势,打造近郊型田园都市休闲村落

当天活动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还与赵巷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协议,并举行了“崧泽映巷”——崧泽印象馆的动工启动仪式,该展示馆建成后将发挥地域优势,进一步推广崧泽遗址的文化及历史价值。

据介绍,“崧泽映巷”项目位于上海青浦赵巷镇崧泽村,覆盖150亩建设用地,230亩稻田和270亩树林,旨在激活乡村存量资源,充分利用乡村林田河岛等自然资源,打造近郊型田园都市休闲村落。

作为崧泽文化的发掘地,崧泽村地处长三角G50绿色发展走廊,地理位置优越。这里生态丰富,水系发达,村域内有成片生态涵养林、农田、院落式村落、河道水系等自然资源与崧泽老街、崧泽文化遗址公园等景点。然而,尽管具备发展农文旅产业的潜质,崧泽村仍面临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周边业态和配套设施服务不足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崧泽映巷项目将以崧泽老街作为东西主轴,打造集“文化 禅意 双创 旅游 社区”的五维小镇,通过整村运营,将“现代农耕”、“文旅商业”、“创艺企业孵化园区”三产融合,重塑“上海第一村”。

比如,项目将与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IP“景迈山“联动,打造集茶宴、茶饮、茶点、茶文化讲座、香道培训等于一体的茶文化空间。还将以崧泽文化为IP,开发涵盖“第一人”、“第一村”、“第一井”、“第一稻”、“第一房”等系列文创产品。同时,项目还将用崧泽村充沛的林下和稻田空间,发展稻田音乐节、林下研学、康养、艺术等文旅业态,加大涉农旅游场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集聚。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崧泽映巷项目建成后,将以农旅产业为抓手,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一方面实现本地村民致富增收,存量资源盘活,另一方面为返乡创业的青年新村民提供产业空间。

栏目主编:黄勇娣

本文作者:沈思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