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牧哥 2024-05-19 发布于上海

案前语:本文慈溪指的是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前的慈溪古县,即现在的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现代慈溪县(现为市)疆域为古时慈溪、余姚、镇海三县北部沿海区域(俗称“三北”),县城为原三(浒)山所城,后面会做专篇记述。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唐代始置慈溪县,慈溪古县与今慈溪市位置示意。

正文开始: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在今慈城镇城山渡一带筑城建港。城山是一座东西向约为1.5千米的孤山,东起大隐溪边董家湾,南临宁绍通衢,西至傅家川,北频姚江,为古代明州(宁波)通向会稽郡(绍兴)的古驿道。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慈溪县详图

越王勾践沿此山筑城,故称城山,取名句余城,后周元王赐勾践胙(胙即祭肉),并命勾践以“伯”(诸侯之长),勾践为向子孙表彰灭吴封伯之功,将句余改为句章。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清道光六年(1826年)慈溪县舆图

秦统一天下后置句章县,县境大致包含今宁波海曙区、江北区、镇海区、舟山市、慈溪市东部、余姚市东部。

句章港是甬江流域最早出现的港口,汉武帝灭东越国,横海将军韩说即由此出海路前往东越(温州)。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句章故城大致范围

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孙恩农民起义军近二十万人自浃口(今镇海口)登陆。刘牢之屯上虞,刘裕戍句章城。义军围攻句章,城破被毁,句章县迁治小溪。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採访使齐瀚奏以旧句章城境设慈溪县,县以大隐溪的董黯慈孝故事得名。首任县令为房琯(安史之乱玄宗逃至成都时一度任宰相)将县治设阚湖之南,三面围山一面临江。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句章故城考古发掘木结构码头

阚湖得名原三国东吴名士阚泽(三国演义中替黄盖去曹营献诈降书之人)。因阚泽字德润,故阚湖又叫德润湖。南宋慈溪大儒杨简筑屋德润湖,因崇尚董黯慈孝,号为慈湖先生,自从慈湖始名。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明代嘉靖年间慈溪县城图

根据宝庆志载慈溪“旧城周长五百六十丈”,可知最早宋代时就已有城,但具体建造年代不详。元初废毁天下城池,于是无存。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清代光绪年间慈溪县城图

明洪武初年,因慈溪县北建观海卫和龙山所,是故县治反而未建筑城池。永乐十六年,慈溪县因灾失落官印,恐为歹徒拾得伪造公文,朝廷改慈“溪”为慈“谿”,以示区别。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慈溪县城

嘉靖年间倭寇肆虐内陆,三十一年,朝廷以右佥都御史王忬巡视浙闽防御,遂提议增建慈谿、奉化、象山等县城。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民国慈溪县城市图

三十五年夏,倭寇攻入慈谿县治焚掠殆尽方才起筑。城周一千六百四十三丈,延袤十里。设门六座:大东门瞻岳(后改镇海)、南门拱寿(后改景明)、大西门萃宝(后改望京)、北门拱辰(后改环山),小西门、小东水门。大东门与大西门旁设有水门洞以通潮汐。天启四年又增开小北门辅极。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1947年慈溪县全图

清顺治十五年修葺增高城垣,雍正、乾隆年间多有修葺。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英国进犯定海,宁波各属县为之震动,又大修城防。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本图为上图之附图

咸丰末年城为太平军占据,但同治元年即告克复,不过城垣毁坏严重,再度大修。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明清慈溪古城

1954年10月,为便于管理发展农业生产,以慈谿、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产棉区为主要区域,成立新慈谿县。慈谿县治从慈城镇迁至原属余姚县浒山镇。原慈谿县余地分划宁波、镇海、余姚三地。

中国城池史——浙江 慈溪(慈城镇)篇

50年代美国所绘慈溪县城图

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恢复“慈豀”为“慈溪”。1988年,慈溪撤县建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