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武威猛神采飞扬——谈王金璐的《挑华车》

 cxag 2024-05-19

图片王金璐(1919—2016)

  《挑华车》是一出唱念做打都很吃功夫的长靠武生戏。前辈名宿俞菊笙、杨小楼都因擅演此剧而得名,并且创造了各自不同的路数和风格。在他们之后, 无论宗俞、宗杨,都是名家辈出,如高盛麟、李少春等同志的《挑华车》就是誉满大江南北的。所以说, 这是一出深为观众喜爱而又十分难演的戏。而王金璐同志去年恢复上演这出戏时,已经五十八岁了。加上腰伤养病多年,演出这样的戏,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其繁重的任务。因此, 据说在剧团讨论上演剧目时,就有人关切地向他提出:“ 您还能演出《挑华车》吗 ?” 他的回答是“ 能演!”

【视频】王金璐《挑华车·请令》(1979年)

  金璐同志的演出的确没有辜负观众的期望。他扮演的高宠,高盔、厚靴、背扎靠旗,出场后随着“ 四击头” 锣经的第一个亮相,胸不扣,腰不塌,神情内敛而外透英气,一下子就拢住了观众的“ 神” 。接右,后而的起霸、走边、开打、挑车的表演,包括其中一些难度高的动作,直至最后后的“ 僵尸” ,都不丢不减,一丝不苟,而且身手矫健,动作舒展侧活,准确优美,生动地表现了高宠的英武威猛的气皮和狠为刚强的性格。在整个演出中,他的根基深厚的腿功尤其突出,每每激起满场的彩声。在起霸和走边中,他使用了各种踢腿动作正腿够眉心,旁腿、十字腿够太阳穴,而且不闪腰借劲,即可高抬过肩,显得轻效、边式、游刃有余。挑车时的摔叉,腾起后两臂横张,靠旗飞扬,两腿前后撕开成一水平线,极为美观,取得了马仆人惊强烈的舞台效果,成功地把戏推上了全剧的高潮。(请参看《人民戏剧》一九七八年第十一期封底照片)

【视频】王金璐《挑华车·大战》(1979年)

  王金璐在今天还能胜任这样繁重的演出,要归功于他幼功的扎实,和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拿金璐同志自己的话说,他自在旧社会中华戏曲学校当学生的时候起,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艺术事业就一向爱“ 叫真” ,练功、演出, 都不吝惜力气,不怕吃苦。那时学校的课程安排本来就是很紧张的,可是他还要给自己加班,无论冬夏寒暑,每天他都要比别人早起一个时辰,多练一趟功。练功的方法也尽量从难从严,譬如踢正腿吧,总是左右腿接着踢,中间不加垫步,也就是不给自己留间歇和借力的条件。对于演出,不管是不是属于自己的行当或者跑龙套,都积极参加,以增加舞台实践的锻炼。后来当了演员,也有些名气了,仍然保持着这种刻苦练功和劲于艺术实双的精神。如解放后他在上海工作时,每天晚上演出后回到家里,也总是一个人到楼顶的平台上,把当天演出的戏再“拉”一遍。在中断了舞台演出的十几年中,他也根据腰伤的恢复情况,一直坚持着锻炼。粉碎了“ 四人帮”,盼望己久的重返舞台的日子到来了,为了不辜负观众的期望,金璐同志练功就更加刻苦了,白天在剧团练,晚上等邻居们熟睡后在家门口胡同里练,甚至在等公共汽车的功夫也练,以致弄得家里的人都有点不好意思和他一起出门了。

【视频】王金璐《挑华车·挑车》(1979年)

  “ 功夫不负有心人” 。真正对观众负责、热爱艺术事业的有心人是绝不会怕下苦功夫的;而他们在漫长的时日里所付出的辛勤劳苦, 也必然会孕育出绚丽的艺术奇葩, 博得观众的赞赏。

  (摘自 《中国戏剧》杂志 1979年第3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