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工作人员扑克脸?

 豆芽悟 2024-05-19 发布于福建

最近时不时聊点有趣,但很少人会具体去聊的话题。

起因是周末我带大的去参加一个钢琴比赛。当我进入会场观看比赛时,有个年纪不大(大学年纪左右)的女工作人员,她的扑克脸表情引起了我的关注。这里我们不聊具体的人哈,而是谈这个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

扑克脸的好处之一:其他人不敢轻易打扰,帮自己省下不少事。

扑克脸也是一种能量场,当我们看到别人是扑克脸时,我们会本能地在心理距离上远离它。这样确实就能让使用【扑克脸】的人,更省事。

扑克脸的好处之二:可以减少能量消耗。豆芽君很认真地想过一个问题:人更喜欢是笑迎他人?还是喜欢【扑克脸】他人?我认为是后者。因为能让你自然笑迎的,是有对象范围的。比如你的朋友、家人、恋人。而你很难自然地对陌生人笑脸相迎。

当我们要挤出笑容时,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这个能量包含生理的,也包含情绪的。试想下当你做错一件事,想找对方道歉时,你是不是有点点头哈腰地陪笑。这时你得消耗多少能量?

从人的天性,我们一定默认选择能量消耗更少的,还是那句话: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别站着。

扑克脸的坏处:可能让老板不太开心,影响自己的收入

说实话这不是显性的、即时的。所以相比扑克脸在上面的两点立马见效的好处(说实话,扑克脸本人不一定意识到这两个好处,但这就像自然选择的结果一样,它就是那么根深蒂固、深入骨髓),这个坏处也就不那么突出了。

讲到这,我们继续升华下。人大多数的主动选择或默认选择,其实都隐藏着对自己的利好。但它们往往不承认或不敢明说。亚当斯密假设了人是经济理性人,豆芽君认同这个假设。而有的人之所以没有做到经济理性人,要么是因为这类人的认知有限,在选择时无法衡量哪种选择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要么是这类人的认知已超出了当前经济理性人,他们愿意适当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满足他人(但说实话,基本没有完全不求回报的,他们只是先【舍】,心里也希望有一天之前的舍,有可能带来【得】)。

愿你在看豆芽君的这些人性系列的文章,能有所收获。也欢迎你留言说说你感兴趣的话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