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的诗歌(585)哲学随笔《真境漫步》艺术重建(1)

 金川诗歌 2024-05-19 发布于陕西

 艺术的重建

读到许多年轻写情诗,比如:

先生,我多么想念你,想到花都落泪

石头都心碎了,可是仍然见不到你

这写的不是情诗,是精神病人被关在医院

判断一个人是否精神有病,要看他的日常生活

是否正常,反常了那就是精神病人

该恋爱,该找对象,娶妻生子了

却还在那里胡思乱想,困在自己的主观臆想之中

这不是诗人,是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就是在主观臆想中折磨自己

而不敢在客观世界大步走

要爱就去爱,看看爱到底是什么

一个人想爱,与去爱,境界是不同的

最终爱的结果也不同,收获也不同

最终人生的处境肯定不同

有的人一辈子可怜兮兮的

因为他被困在自己的想象中

世上最可怜最无奈的人都是困在自己想象中的

这种人绝对是没有办法解救的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三日

路遥肯定不觉得自己很伟大

一个书写《平凡的世界》的人

还要追求伟大的话,那是一个极度虚伪而无聊的人

也许路遥曾经认为自己很伟大

所以才会说出,去他吗的文学,这句话

以此来否定自己曾经认为的伟大

也许曾经的伟大才导致他家破人亡的悲惨

有一条可以肯定的是,人不伟大

也不渺小,人在自己选择的模式里塑造自己

以此来完成生命的全部过程

生命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是肯定的

至于多么完整,完整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个无限大的无比广阔的命题

生命只能在这个无限之中天天受益

而那些早早地失去这个受益机会的人似乎就不懂

似乎被自己的无知一直默默地封闭着

即使有受益的机会也会错过,或注定会错过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日

尼采只是一个哲学思考与探索的失败者

或者是一个形而之上思考人生的迷路人

他太过于唯心,太过于主观了,最终被主观臆造所伤害

他说,上帝死了。其实上帝就没有,他却疯了

尼采的精神病是有根源的,源于他的唯心,主观臆造

世上每一个精神病人,无一不是被自己的主观臆造残害的

尼采说,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当你凝视深渊

你觉得深渊也在凝视你,其实那是自己的恐惧在凝视自己

仍然还是自己的主观臆造在折磨自己

什么是上帝?上帝就事物的客观规律

就是构成万物与人的关联的无数规律

上帝被人神话以后,上帝就成了主观臆造

而无论任何事物,一旦被人主观臆造所修改

人就会在事物的虚假与假象中自我折腾

甚至折磨的自己发疯,发狂,自虐而消失

所以,人的一生不是加大主观臆造的虚假

而是在不断去除主观臆造,接近客观真实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五日

偶尔看到诗人西川在说诗人

他说,诗人不分好坏,看到魔鬼也是好人

好像诗人就是蠢货,傻子弱智

我从不听诗歌圈子里的诗人教授胡说八道

因为他们钻在书斋里就是胡思乱想

思考体验到一点东西,也说不清

真正的诗人,就是探索事物与人客观本真

真正的诗人就是做真人,至人

是不用好坏,是非,善恶等人为的主观

去衡量或评价事物的,魔鬼仅仅是个事物

魔鬼吃人,祸害人类,那叫犯罪,反人类

真正的诗人,是修行者,见道者

是去执念者,是明心见性者

明心,就是不相信心造的主观臆造的假象

见性,就是见到事物与人客观存在

那时候的诗人,是超然于一切人为假象的

是不住相,不执念,其思维逻辑

与万物天地的客观规律是不悖逆的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二日

五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的书

几乎不阅读,因为他们有三个无法超越

一是,他们无法超越现实的惊心动魄

二是,他们无法超越狭隘的文化人生圈子

三是,甚至都无法超越普通人的观察力

他们活得太狭隘,一没有真实的社会历练

二没有端正且开阔的写作态度与方向

我看他们的书,只觉得很烦,唠唠叨叨

像一些无聊且恶俗的爱说闲话小话的贫嘴人

能写出老舍《四世同堂》周立波《暴风骤雨》

曲波《林海雪原》的作家太少了

写作比须求真,必须走现实的大路

靠主观臆想,胡编乱造,只能制造人为的文字垃圾

即使他获得任何大奖,都将是垃圾一堆

现在看书,主要看记实文字,历史,医学

人过六十如果再迷迷糊糊地瞎读书

再稀里糊涂地磨损自己生命的精气神

那样精神世界很快会荒芜一片

生命很快会夸下去,没病也要生病

二〇二四年四月三十日

西川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是个大学的教授,甚至冠以著名诗人

其实就是他们圈子里互相吹嘘而已

互相追捧罢了!这就是人为的乐呵罢了

并不是诗人就知道诗歌的价值与指向

因为功利性太强的生活掩盖与遮蔽太深

因为个人成名成家急功近利的心杂音太多

尤其他们在圈子里,更是执念太多

因此,他们往往看不懂自己从事诗歌艺术的指向

有的诗人,年年轻轻就自杀自残

而任何一项艺术活动都是以生命为本的

是滋养生命,分享生命生长与存在的

生长与存在,本身就蕴含了其一切可能

而不是靠人为主观赋予各种心造的假象

但是人类几千年依靠主观心造欺骗自己

这个带来苦难与烦恼的根源

就是借助诗歌艺术去去除这些遮蔽的

当然这种艺术的客观规律的东西

他们挣扎在名利圈子里的人很难说清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二日

写《佛陀传》的人

可以说出佛陀的生平,那是佛陀的外在

永远不可能知道佛陀的内在

人的传记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写外在的

一部分是内在的!写传记,内在最难描绘

描绘佛陀内在,必须到达佛陀的境界

没有到达佛陀的境界,那只有胡乱猜想

胡乱猜想,实际写的还是的自己,而不是佛陀

而猜想,永远是认知最大的障碍

人类被自己想象已经作弄了几千年

智慧,是无法依靠言传来传世的

一旦能表达于语言,智慧就会被曲解

二〇二四年三月十七日

人活着就必定有念头,就有念

念,就是生命力,就是生长需求

所以佛学提倡,正念,善护念

也就是说要知道生命存在需要什么

生命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要端庄

为什么要不走邪门歪道

为什么要去除杂念,要端正念头

当然和尚需要正念,因为他们活在有邪念的环境

没有衣食来源,生理得不到满足

纯粹就是活在非人的生存环境里,邪念就多

所以和尚要念经,需要不断正念

而写诗的人是正常人,要善护念

善护念,就是维护正确思路与指向

不要去胡思乱想,胡编乱造

要去探索人生与生命的客观规律

要实践,要践行,要做事,要行动

不要在主观臆造中自己折磨自己

那样痛苦与烦恼,只能加重,不能去除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三日

写诗是最让人安适的,

分享了艺术带来飞升,欣悦,

人有了新的意境,

就像为内在换了件衣饰,

就像突然获得一个圆满。

不用去赋予诗歌,艺术之外,

尤其是世俗的那些功利性要求!

功利性要求会让人不安!

每首诗包含了自己艺术构建的时间,

包含了创作的真诚,

别人自然能读到对生命有益的享有,

至于有人读不懂,不论写的好坏都读不懂,

或者也就是瞎读而已!

因为读诗的人各有各的功利性,

真正享有诗歌艺术的阅读并不多!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日

写诗犹如吃饭

写不同的艺术手法与艺术题材的诗

就像吃各种各样的饭菜

只写一种模式的诗歌

就像光吃土豆白菜身体会营养单一生病

写诗是精神内在的营养的补充

写诗犹如开疆破土建立根据地

每写一首诗要有新的领地的发掘

这样的诗越写越不枯竭

因为生命会越来越精神焕发,生气勃勃

诗歌是有方向的,那就是生命的健康壮大

人们把上了年纪叫做衰老

写诗的人方向一旦对头了,叫壮大

因为一个诗人岁数越大

其精神力量越容易抵达强大值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是伪诗人

二〇二四年五月一日

许多人在写诗,其实就是在主观臆造

时间长了,自己就觉得写着也无趣

因为写着写着自己的主观臆造就烟消云散了

人依靠想象能做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

人,沉溺在主观想象里,是十分可怜的

当写诗作为生命的艺术探索的模式在运用

诗歌是写不完的,因为那是完善生命的一种模式

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着的模式,与生命体是一体的

写一首诗,就像补一片伤痕,开拓一片新的土地

就是生命之光,自然释放,不写是不可能的

写诗,诗意的生活,一点也不浪漫

反而是消除浪漫,抵达客观的真境的

是让生命之根更加坚固,根深叶茂的

那种所谓的浪漫诗意,其实是主观臆造的假象而已

为自己增添一些虚假的构思,反而会让自己生活的更加浑浊轻浮

可怕的是,一旦习惯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模式

反而会被这种虚假的美好所伤害

二〇二四年三月十九日

刚读到一首诗写了这么两句:

一句是:鸟儿叫醒太阳

一句是:春天的火车走了,没带上我

这不胡思乱想嘛。全世界鸟儿都死了

太阳照常升起,太阳不会被谁叫醒

同时,人明明就坐在春天的火车里

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在春天里坐着

怎么说,春天不带着自己呢?奇怪

这就是人为的主观臆造

现在许多人在写诗,其实就是胡说八道

坐在哪里胡思乱想,没有写靠谱的诗

这种人生活也是不靠谱的

该做的事不做,尽做不该做的事

诗,来自现实生活,来自亲做亲为

来自真实的体验与分享。没有现实的分享

就没有诗意的拉升。诗,是对真实的拉升

不是想象与虚构。想象与虚构会成为看不见的陷阱

会让人漂浮不定,失去生存的韧劲

与其靠想象编造诗句,不如实实在在做一件小事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三日

读过万卷书,才知道万卷书白读了

才知道该抛弃什么,放下什么

真正的大书,对自己有用之书

只有一部,自己

力图把自己写成一部书让人阅读

这种人,就没有读过万卷书

因为他把自己写成书,也是一部无用之书

真正的书,每天都可以阅读

会让自己赏心悦目,但别人可能读不到

永远读不到,这不是遗憾,是必然,是自然而然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佛学是智慧学不是单纯的心学

佛学研究心,是为了去除心的作用

因为心,是人为主观的产生物

从客观角度看,心是不存在的

一切唯心,是天大的错觉

当然只有进入智慧世界

也就是去除执念,抵达无执念之境

拔除痛苦烦恼独孤寂寞之后

才能真正感知到心的不存在

心的问题解决之后,爱,恨,情,仇

也就不存在了,因为生命的主观人为主导不存在了,生命进入客观存在的轨道

一切都是生命力的自然释放

二〇二四年二月二十九日

佛学与寺庙文化是两回事

寺庙文化成为旅游文化,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是一些人的谋生模式

是借用佛祖的名号与理论谋求生存的模式

这就是寺庙里再也无法诞生一位新的佛祖的原因

智慧,是通过接纳,顺从,研究,把握

生命的性的本真,来拉升生命的

不是通过禁欲,克制欲望,限制人性

割裂与肢解人性而光大智慧学的

那样是反人性的,反人性就是反人类

方向是彻底错误的,这就是寺庙文化的弊端

也是无法光大佛学思想的根源所在

二〇二四年二月二十九日

记住我这个人,没意义

反而有害,会增加你人生的负担

会给你的人生见识带来遮蔽

如果我的话有道理

你要记住

因为那样会增加你人生的轻盈与清醒

其实,真正的清醒是给人生带来无上轻盈的

而假装清醒,或自以为清醒

自然有无法摆脱的沉重,甚至更加活得沉重不堪

二〇二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诗言志,歌永言

歌,是歌词的意思

其实绝大多数诗人写的是歌词

而不是诗

歌词是用来演唱,朗诵的

诗却是供灵魂咀嚼的

也是用来拉升灵魂的,拉升人的内在的

虽然有的诗也可以用来歌唱与朗诵

但本质上与发出声音的抒发是无关的

二〇二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我表达的观点,理论

只是一种认识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模式

是我自己获得清澈,获得解脱的模式

并不存在对错。只能说,这是我选择的模式

是否更接近客观规律

因为客观规律是唯一的标准

我们要努力接近,摸索,掌握

而说我的观点与理论对错

是产生“对错”的人的

跟我没有关系,不是我的

那只是评价者的主观臆造的结果

因为每个人都有这种主观臆造行为

每个人就都会产生一个对错

十四亿人就有十四亿对错

自己都用对错衡量别人,别人可能是错的

自己也可能是错的

因为自己在别人的主观里也可能是错的

因此,我的理论与观点

是排除对错这种主观臆造的

是更接近客观规律与标准的

比如,我现在表达的就是

别人使用对错,那仅仅是别人的“对错”

与我无关,“对错”只能套住别人

我没有对错,只有不断突破所谓的对错

不住相,不拘束于某种人为的观念而已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我是个默默无闻,却甘于默默无闻的人

微信平台好多人质疑我是谁?有什么成就?

我没有必要回答他们

因为他们理解不了我的成就

也理解不了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只能告诉他们我是个默默无闻的人

但是我确实试图争抢名利,但是做不到

不是不够努力,是不想那样努力了

也不能那样努力,否则太亏待自己了

因为那样拼命受不了,觉得生命不能那样做

那样可能加重社会混乱,可能加重我的堕落

我不想把清白的生命投掷于污浊之中

现在我跳出来了,终于跳出来

这种跳出来,挣脱束缚的辛苦是值得的

这是我甘心默默无闻的原因

因此我只能告诉他们我不是神秘的人

只是一个说出来没有人理解的人罢了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八日

我现在为何不与人辩论了?

理,不辩不明。但是,理,一旦明了

就失去了辩论的需要

不与人辩论,不是人们如常认为的

夏虫不可语冰,也不是凡夫不可语道

而是语就是多余的,没必要的

语,如果是说服别人,教育别人

那都是垃圾,依然是无法去除的执念

其实,我所说的就是自己的一点亲身体验

就是把自己真实的体会总结出来

把自己实践与探索上升为理论

努力整理出来,通过艺术的概括

进一步把自己的思维与模式拉升而已

明者自明,知音者自有共振

那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人性共勉尔

当一种见解抵达自明自照处

如果还需要辩论的话,那还是属于尘垢

如果还需要推广,讲解,推销的话

那自然是无法润泽自身的主观臆造的垃圾

当一个人抵达一尘不染的境界

一切属于尘垢的人为执念,会自销自灭

也可能别人有不明不解之处

那是属于别人的负担,不妨碍自己的轻盈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我追求过著书立说,成名成家的成功

我追求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辉煌

但是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路上

我发现我会陷入迷乱与纷争

生命会被糜烂与腐化,甚至堕落

我感到沉重,艰难,迷茫的时候

改变了方向,我觉得我不了解我的生命

在逐步了解生命的真实意图的路上

当终于挣脱人为的种种执念

终于贴近生命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当不在沿用那些人为的观念要求自己

我突然发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与自由

此时,才明白,这就是真正的成功与辉煌

真正的成功是对生命的彻底解救

真正的辉煌就是抵达这个恒定的平和与自由

从前的自己活得多么艰辛而委屈

此时才明白,从前那些追求如同粪土

是的,他们成功地成为今天生命之根的养分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八日

有的文人,是没有高度,假装有高度的人。有的文人,一心在探索人生高度,但没高度,被人误以为有高度!其实,绝大部分文人,就是普通的文人而已!他们的书,没必要通读!人们稀里糊涂的读他们的书,其实是一些想出名的人,不甘心自己默默无闻,企慕他们的名声罢了!

现实中羡慕有名声的人,大都是默默无闻,甚至是文化层次不高的人。真正有高度的文化人,往往都是独立的,互相保持平淡态度,甚至视若无睹的!

人们说,文人相轻!其实,每个文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探索人生的价值,只不过现实中展示的方式不同而已。每个有自我独立性的文人,首先喜欢的是自己,不会喜欢他人。或者自己也不喜欢自己,而是尽可能去除自己的好恶,客观地看待一切!

文人,本质上,就是人格高度完备,非常具有独立性的人。

文化,本质上,就是自我精神的滋润与完善!

二〇二四年二月一日

在艺术想象方面

最伟大的艺术家的艺术想象

不会高于一个孩子

因为成熟的天真

是艺术要抵达的最好境界

成熟的天真

必须去掉成熟过程形成的扭曲

太难了

过于逼真的艺术品

相当于过于虚假

因为现实的状况往往是模糊的

艺术的清醒来自于艺术的天真

而不是逼真

天真是最接近事物与人的客观的

二〇二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无论歌颂也好,抨击也罢

都是人思想情感相对幼稚时期的

幼稚的艺术形式

就像一个小孩子,由于恐惧或过度快乐

会情不自禁地讨好赞美家长

由于得不到满足

生气,会怨恨,排斥与叱责家长

成熟的艺术形式

在于完整地平稳地全面地呈现

不会凭借主观情绪去发泄

一个成年人主观情绪的发泄

往往都是情绪垃圾与杂质,甚至是毒素

二〇二三年十月十二日

不要把诗歌神秘化

诗歌就是不喜欢打麻将的人

手中的麻将牌。娱乐而已

不要把诗人神秘化

诗人就是把情感与思想

组合成一副好牌的人

打麻将的人要知道

你的麻将牌实际是你的思想与情感

那么你生活的牌也能打好

写诗的人要知道

你的情感与思想如清一色,一条龙

那么你的人生必定有难得的轻松

二〇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当代无法出现一位思想大家

因为人们太热衷于眼前那点功名利禄了

甚至于,满足于狗苟蝇营的人生

而不愿坚持为自己的生命

去创建一个更高级的科学的生活模式

而事实上,一个人

在坚持为大众去创造一个更高级的科学的生活模式时

他自己能首先分享到这个模式的意义与价值

二〇二三年十月七日

我都是在一边读书

一边思考现实

当我发现书本上说的

无助于解决现实中面临的问题

我就能发现书本作者的虚伪与不诚实

我经常读书,就是读作者的真诚

现在,很少读书

因为真诚的作者寥寥无几

因为绝大部分作者都不知道

他们所拥有的真诚

已经被他们热衷于眼前的功利行为

扭曲成更有欺骗性的虚伪

他们甚至都会把自己的虚伪

当做是做人的真诚,做演说

忽悠那些年轻无实践人生的学生

他们已经无力寻找自己最真诚的生命模式

二〇二三年十月七日

我不在乎世上是否有人知道

我像一个神仙那样活着

我只在乎

自己是否真像个神仙像那样活着

我写作不是在讲课传授

也不是创作给人看,讨人喜欢

我只是如实记录我的体验与感受

力图从中把做人的规律概括总结研究出来

因为我更需要这部分智慧喂饱我的生命

进而拉升我的生命

二〇二三年十月八日

你要学会阅读圣贤书籍

不要猜测中外圣贤的地位

要专注于自己的切身体会

中外圣贤做人的真诚超越了一般人

他们才发现生命的真谛

所以《黄帝内经》说

最高境界的人是:至人,真人

至人真人,就是至诚至真之人

你一定能超越中外圣贤

因为他们那时落后,闭塞,物质条件差

而你现在的环境比那时好多了

你已经具备了超越的物质基础

你要做的是审视你的真诚

因为外在的虚无与诱惑太多了

你的真诚需要比古人多千倍万倍

只要真诚足够,超越圣贤就是必然

二〇二三年十月六日

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你看他的文章

没有一句有智慧的金光闪闪的语言

相反都是粗鲁野蛮无知愚昧

但他却被授予了诺奖

不要奇怪,当西方人把我们看做是敌人

西方人不会因为我们拥有智慧而奖励我们

却会因为我们越来越无知愚昧

而对我们大加赞赏。孙子曰,攻心为上

西方人在攻心为上方面,会不择手段

因为它们无法丢掉它们野蛮人的恶性思维

野蛮人的恶性思维,是他们的兽性过重决定的

总有一天,他们会被自己恶性思维反噬

二〇二三年十月五日

开悟为什么离不开艺术模式的运用?

开悟后,艺术模式,如诗歌,绘画

书法,舞蹈,摄影,各种艺术不同

但,那就是最高级的打坐入定

又是开悟者高级的娱乐游戏

首先艺术创作是凝神定气的过程

把分散的精气神聚敛

这就是打坐入定,不是修行用得专门的打坐入定

以后创作开始,精气神的运作

刚柔并济,或快慢应用,

最后,思想艺术情感都会融汇一体

一个艺术品的完成,无论那种艺术品

三大元素都会包含其中

开悟后的作品,基本都是精品

智慧的融汇都已经运用其中了

艺术手法出神入化

往往都有甘霖注入的感觉

即使看起来淡淡素语

其中都有智慧的升华与蕴含

艺术的分享,是生命自觉拥有

与是否获得名声,金钱无关

二〇二三年十月六日

刻薄,邪凶,阴暗之人,必是执念深重之人

必是给你带来不顺利之人,离他远点

他写的书,最好不要读,免得剥蚀你

他获奖,是有一些人故意设计的陷阱

许多人一心向善,却围在邪恶作家身边

因为这些人,其实是在羡慕他的包装(名声)

那些把奖项颁给他的人,就是利用奖项做诱饵

把一代代人引入黑暗的陷阱,继续做“懂呀兵符”

有一天,你肯定会看到他获奖的真相

尽管他现在百般狡辩,但终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二〇二三年十月五日

假如真有一位东方圣人出现

那么他的思想,智慧

必将让古今中外的圣人贤哲的思想

变得微不足道,甚至暗淡无光

到他会告诉你

他就是一个比普通人还要普通的人

但,人类不会感到失望

二〇二三年十月七日

残雪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抖音有许多吹捧残雪绝对会获奖的帖子

我就回帖说:别做梦。做白日梦的人太多

我是2012年入选某艺术馆驻馆资格

才看到残雪在馆里展示的绘画作品

同时阅读了她的小说。她的小说很自我

基本是自我意念里打转的那种写作

她没有像莫眼那种故意抹黑歪曲体制

更没有那么歹毒,残忍,淫邪,野蛮的公鸡

所以根本不可能被西方人欣赏

西方人不会有闲工夫理解她的个人癖好

那是纯粹个人心理生理上自我雕刻

只有心理有怪癖的人可能感兴趣

因此,我也特别不欣赏当代作家这一点

太拿自己的无知与幼稚当回事

竟然把自己的幼稚当做是一种天真

他们幼稚到,不懂天真也是要成长的

人类一切童贞的个性都会成长成熟

成为一种更加强大的童贞的能量

最后,她的一些朋友在国际上拼命炒作

说她在世界形象有多大多大

其实那不过是在弥补在国内的孤寂罢了

或者也是很小的阅读圈子里的一点热闹而已

残雪,其实有很真诚的写作

只是她要放弃自己的偏执,走向更广阔的视野

人生一世,不在意写多少东西

而在于你享有了完整的辽阔的世界

跳出了那个狭隘的,偏执的自我

最后,诺奖颁给了挪威作家

    二〇二三年十月五日 

不要把开悟圣名化?

开悟,有各种醒悟,初步的,初始的

部分的,局部的,某个领域的

真正的开悟就只有一种,除去一切执念

进入智慧的世界,无执念之境

圣人就是达到这个境界,但是不要圣名化

人们已经人为地把智慧者,无执念者

完全圣名化了。好多人都希望自己开悟

成为圣人,就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有

这是彻底开悟之前最大的执念

最大的障碍,最大的难题

其实,庄子已经说明白了:圣人无名

就是连普通人对名利的执念都没有

不在乎自己有没有名望

甚至认为名望会伤害自己

甚至会逃名,逃避名声。这就是境界

因为没有真正开悟的人

体会不到开悟对生命的巨大影响

开悟后的生命,解决了一切名利问题

因为有更大的“好处”服务于生命

那种“好处”不是执念世界的名利能获得的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个高,是生命处于脱离苦难痛苦的高

因此,我不使用圣人说,使用无执念之人

是有智慧者,这样可以有全新的认知

二〇二三年十月六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