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样管控高血糖的?(下)

 金侬 2024-05-19 发布于北京

  (接中)


  文/金侬

  十多年前,我就有了高血压,这十多年,我也一直在与高血压抗争。

  最初发现自己有高血压,去中日医院看一位专家,专家给我测了血压以后对我说,怎么样,吃一点降压药吧?

  我不无顾忌地对专家说,我的血压差不多都在临界值附近,属于临界高血压,是不是可以不吃药?

  专家看了我一眼,似乎眼神里在说,你小子还知道临界高血压?看来不是一个医学小白嘛。然后谈谈地说,可以少吃点,比如……切着吃。

  切着吃?!这句话我听着很新鲜。

  专家肯定地点点头。

  我好奇地又问:是把一片药切成两半,吃半片吗?

  专家说是。

  我一下子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是呀,血压处于临界点,我少吃点药,吃半片不就得了?!

  举一反三,既然可以吃半片,那我就干脆从吃四分之一开始吧。

  效果如何,看实验结果。

  吃了一周,效果明显,血压都有点低了。

  调整一下,改为八分之一。

  似乎正合适。

  不怕诸位看客笑话,我就是这样吃降压药的。

  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从未吃过一片完整的降压药,最多是半片,最少是十六分之一,或者断药,血压控制得不错。

  时间的年轮来到2023年冬天,突然有几天,我发现血压有点高了,且吃了半片降压药以后,也不见效,直到最终把药加到四分之三的量才把血压控制住。

  这段时间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我的尿酸开始降了,降至非常理想的状态,甚至偏低。

  我开始寻找原因,最终发现我吃的降压药兼带降尿酸功能。

  一般来说,气温与人的血压有正相关,热胀冷缩,血管亦然。

  故我一般在冬天会吃降压药,而到夏天会吃得很少,或者干脆停药。

  降尿酸的降压药吃得少了,高尿酸自然就会卷土重来,这是我在夏季控糖会遇到的麻烦。

  那就只好多吃点牛奶、海参和鳜鱼,把肉涮着吃,反正尿酸也不能让它起太高。

  在吃的方面控制血糖,我还有两个小办法。

  一是吃餐前餐,也就是把一餐中部分食物放到正式坐下来用餐之前去吃,比如水果、黄瓜、西红柿等等。

  这有两个好处:

  一是肚子里有了点东西,一会儿正式开吃就不至于吃得太多;二是这些东西会升高血糖,但因为量少,起不了波澜。

  你想想,同样的食物,同样的量,一个进食时间长,且有间隔;一个进食时间短,一气呵成,哪个能助力血糖发飙?

  这是不言自明的事。

  与此紧密相关的,便是吃饭的节奏,一定要慢。

  看来,高级餐厅服务员端上菜品以后说的一句:请慢用,还真是符合健康科学的金玉良言,并非客套。

  我发现同胞们在进餐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得快。

  很多人十五分钟之内就解决问题,而十分钟之内风卷残云,然后抹嘴而去的也不在少数。

  他们不是在用餐,不是在进食,更不是在享受举世称道的中华美食,而仅仅是在完成任务——填饱肚子的任务。

  这可能与中国人过去太穷有关。

  在餐桌上,我就听到过一位来自农村的朋友回忆自己儿时的生活时这样说,我们家四个光头,小时候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都迅雷不及掩耳,生怕出手慢了,桌子上有限的食物就被其他兄弟抢光了,那就只好自己挨饿了。

  于是,吃得快,成了一种生存的能力。

  我想,凡是吃得快的人,都应该是曾经苦过的人。

  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最初当记者的时候,待遇规格很高,人民大会堂以各个省命名的餐厅我几乎吃过一半。

  每一次开吃的时候,有哪一次我不是一马当先,把最贵的平时舍不得买的食物放在盘子上堆成一座山,争分夺秒地把它们迅速装进肚子,然后马上再去盛?

  这种不太好看的吃相,也就是经历得多了,自己也有了点小名气以后,觉得再这样与自己的身份不配,才逐渐收敛,变得越来越从容优雅起来。

  现在更是明白狼吞虎咽是非常不好的进食习惯,它是导致糖尿病和胃病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进餐有意放慢,如果没有要事,会看着钟要求自己二十五分钟以后才可以吃完离开餐桌。

  说了那么多“进”,现在再说说“出”。

  对此,也有一些方法和窍门。

  我曾经听过一位九旬国家级名老中医谈她如何控糖,她谈到了一个自己身体历行,且行之效的方法和经验,那就是一日三餐过后,饭碗筷子一放,她就出去走步。

  这个生活习惯几十年雷打不动,所以她至今血糖保持正常。

  她对此所做的解释是:人在进食后的半个小时当中,血糖上升得最快,在这个时间走步,就可以消耗血糖,不至于让血糖飙升。如果形成生活习惯并长期坚持,血糖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防止二型糖尿病的发生。

  她的这番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古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老中医的亲身实践不就在对这句话作印证吗?

  我马上采取拿来主义,只不过在自己实践的时候稍稍做了一点变通,那就是并非放下碗筷就走,而是在收拾刷完牙以后,大约饭后十五分钟以后出门。

  这样是不是可以折衷一下,既可以不至于让大脑由于进食以后可能导致缺血,同时又达到老中医的目的?

  饭后百步走,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改善胃食管反流。

  反流也是一种退行性的老年病,没有人可以最终逃脱,除非他早早死掉。

  我也有轻度的胃食管反流,自从饭后百步走,同时最大程度的把进餐速度降下来以后,其症状明显减轻。

  这可以说是降糖同时的意外收获。

  (未完待续)


题图:矫若游龙

插图:选用金侬书法作品印制的精美集邮珍藏册

关于金侬:

本名张扬,书法落款名金侬,常用笔名废墨。

非著名书法家、影评人,记者,资深媒体人,小说家,编剧。

  中国文联编审,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评委,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会员,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理事,中国民盟书画院会员,中国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书画院会员,清华附中特聘专家级书法教师,文化部老年大学特聘书法教授,原《大众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更多资讯,可搜寻头条百科金侬词条,百度一下金侬书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