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都在说的“炎症”到底是什么?

 hercules028 2024-05-19 发布于四川

什么是炎症反应?

免疫系统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执行免疫功能的系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根据免疫应答的获得形式、识别特点和效应机制,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大类,两者共同组成机体的宿主免疫防御体系。

正常情况下当病原体和外物入侵机体时,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或“非己”物质并作出应答,执行免疫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态。

炎症反应是机体内部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可控性自我调节的一部分,能够抵御异物入侵,并修复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受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当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并处于平衡状态时,在机体内部免疫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部分炎症反应不会严重影响整体健康状况;而当免疫失衡时,生理性炎症反应就会演变成病理性炎症,炎症急性期应答则会变成慢性炎症反应。

慢性炎症反应是一个闭合的循环回路,单诱因即可触发,并循环进行,持续对机体造成伤害。

发生炎症反应的部位能够释放免疫细胞信使或细胞激素,随循环到达机体的各个部位,诱发炎症反应,累及他不相邻的组织和器官,如关节、支气管黏膜、胃肠道黏膜,甚至大脑。

受累部位进一步产生炎信使,并诱发机体其他部位发生更多的炎症,产生正反馈效应。

致炎因素有哪些?

导致组织或细胞损伤的因素都能引发炎症反应,统称为致炎因素。

根据来源不同,致炎因子大至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内源性因素

包括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糖基化终产物;自由基;氧化的脂质、葡萄糖、蛋白质;细胞碎片(核酸、尿酸等);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病理条件下堆积于体内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

缺血或缺氧等原因可导致组织坏死,坏死组织是潜在的致炎因子,新鲜梗死灶边缘出现的出血充血带和炎症细胞浸润都是炎症反应的表现。

(二)外源性因素

1.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真菌和寄生虫等)是炎症的最常见原因。

2.抗原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或过度免疫,也能够引发炎症反应。其中食物性抗原最为常见

3.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物理性损伤(如高温、低温、紫外线、放射线等)均可引发炎症反应。

4. 各种毒素,如生物异源性物质、重金属等,也能够引发炎症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