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石天成,朴拙之美

 二闲居 2024-05-19 发布于福建

古人玩石,多注意其不琢不磨的特性。所谓“浑沦无凿,凝结昊天”、“是禀混元,非因琢磨”等等。

图片

苍然顽石自天成,是未经雕刻的,具有朴拙的特点。明米万钟有石铭说:“匪雕匪琢,乃合昊朴。为氤为氲,与道合真。是分是循,抑亦观物理而图新者欤?”这段著名的铭文就强调了石之未雕刻的天性,石是拙朴的,没有人工的痕迹。

图片

元赵子昂颇谙文人清玩之道,他赏石,提出的“示我以朴”观点,很有价值。他曾蓄有一石,作一枝独秀之状,极受其所赏,有铭文赞云:“片石何状,天然自若。鳞鳞苍窝,背潜蛟鳄。一气浑沦,略无崖壑。太湖凝精,示我以朴。我思古人,真风眇邈。”子昂强调,石是大自然的创造,由天地元气而发生,一气氤氲流荡而为形,石之质混沌未开,绝无斧凿之痕,贞于自然全美。

图片

中国绘画史上,八大山人以善画石而著称,在八大眼中,石的浑然一体、未被雕琢的特征,正好适于表现他的反知识、反理性的思想。早年他画一幅玲珑石,画面中怪石兀立,上题一诗:“击碎须弥腰,折却楞伽尾。浑无斧凿痕,不是惊神鬼。”他画一个玲珑的太湖石,说的就是“浑无斧凿痕”的道理。

图片

石的浑朴未雕的特性,体现了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在道家哲学看来,道的世界,就是朴,这个朴是没被打破的圆融世界,在这里没有知识,没有分别,没有争斗,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石的浑沦就是自在兴现的境界,不劳人力,不着理性,无所系系,不挂烟萝,一团浑沦的自由。

图片

宋徽宗曾得一玲珑秀润之石,极可爱,他题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此流传有绪,至今犹存。这八个字甚为赏石者所推,它所表达的就是素朴真实的意思。

图片

儒家好玉,道禅好石。正好反映两种不同的审美指向。儒家强调君子如玉,君子的人格是在修炼之中实现的,是在社会理性的约束下不断被雕琢而成的,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道禅哲学反对这样的雕琢,所谓“示之以朴”,它是一种未雕的事实,强调原初的、本原的真实。中国爱朴石的传统,更多地体现的是道禅哲学的思想。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