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陶澍(1-6岁)《陶澍年谱新编》——作者:陶双

 陶文毅公七代孙 2024-05-19 发布于湖南

01岁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 公元1778年  一岁

陶澍于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公元1779年1月17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府安化县小淹陶家溪。其父为他取名“澍”,字子霖,号云汀。晚年时,他自号霖樵,又号桃花小渔者。

乾隆四十三年,岁在戊戌,正值寒冬腊月,湖南省安化县小淹镇陶家溪迎来了一个不凡的生命——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此地山水秀丽,人杰地灵,仿佛天地间的精华都汇聚于此。陶家溪畔,绿竹掩映,溪水潺潺,与远处的石门潭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

陶家溪的陶家,虽非富贵,却书香满屋。陶澍的父亲陶必铨,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冬雨,心中满是期许。这一年,大旱之后,谷物昂贵,而他的长子恰好降生。他深知雨水的珍贵,故为长子取名澍,字子霖,寓意着希望他能像甘霖一样,泽被苍生。(原文见《资江陶氏八续族谱》第三册第46页)

陶澍自幼聪慧过人,他的出生更被赋予了许多神秘的色彩。传说他是虾公仙转世,与印心石、虾公山、蜈公山、鸡公山等自然景致紧密相连。陶家正好位于虾公山下,仿佛得到了天地的庇佑。林则徐也曾寄诗称赞他:“石是印心心是印,生前星宿已罗胸。”

陶澍的成长环境更是得天独厚。陶家溪的自然景象美不胜收,山清水秀,地沃物丰。陶澍在《鸿雪因缘图记》中曾这样描述他的故乡:陶子生长资江之滨,其山有“大屏、桦香、石峰、香炉、紫云、芙蓉、乌云;稍西,神山、梅山;稍东,九岗、浮邱”,巍峨磅礴。其水有“茱萸、石潭、善溪、伊水,与夫上游之七十二滩,下游之二十四港,皆岿峞磅礴、湍洄清泠,实宇宙之奥区。冠盖所不至,红尘所不入。”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片水,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灵魂的养分。(原文见《陶澍全集》第六册第400页)

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陶澍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汲取着大自然的精华,逐步展现出他的才华与光芒。他的故事,如同溪水般流淌,悠悠岁月中,不断地被传颂和演绎,成为了安化县乃至湖南地区的传奇。

在江西九江,一座古朴的村落静静地坐落在江西九江畔。这里是陶家的发源地,陶澍的先世陶侃(公元259年—334年),字士行,籍贯江西九江,东晋鄱阳郡袅阳县(今都昌县)左里乡陶家冲人。最初出任县吏,后任郡守、太守、刺史,都督八州军事,升为太尉,封长沙郡公逝后追赠大司马。时光流转,岁月如歌,世代传承着陶侃的精神。陶家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陶侃的第四代,陶潜(公元365—427年),又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用他的才华和情怀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歌,如同九江的水,清澈而深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陶家人。

而后,在后唐同光年间(公元923年),陶侃的后代子孙陶升,一位普通的农民,肩负着家族的希望,从江西吉州迁移到小淹。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开疆拓土,成为资江陶姓的始祖。陶澍说:“吾族自后唐同光元年癸未,吉州公升始来居小淹,其时犹益阳资江乡也。越一百五十年,宋熙宁壬子,创置安化县,割是乡隶之为一都,仍称资江乡。总计自同光癸未初徙,逮今道光十九年己亥,居此已九百一十七年矣,世家乔木辽乎远已。”他的故事,虽然平凡,但却凝聚了陶家人的坚韧和毅力。(原文见《陶澍全集》第六册第488页)

时光荏苒,陶家逐渐崛起。

太高祖陶耀祖(公元1618—1689年),字伯含,一位有德行的农民,他的善良和慷慨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

在时局变革之初,陶耀祖的乡里曾抓到一名小盗,准备将他沉入江中。然而,公见到此景,心生怜悯,他说:“这并非真正的盗贼,而是因生活所迫,饥寒交迫才走上了这条路。我们应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于是,公决定释放他,并为他提供了一艘渡船,让他通过驾驶船只,自力更生。当这艘船损坏时,公又连续为他更换了八艘。最终,这名小盗深受感动,改过自新,以善终收场。

又有一次,公经过大汴滩时,遇到一艘商船在险恶的滩地中破损,周围的小舟纷纷前来争夺货物。公见状,立即高声对众人说:“争夺货物必将引起官府的追究,不如先救人,我会给予丰厚的赏赐。”小舟上的人听从了公的建议,片刻之间就救出了十几人。

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秉持着善良和仁慈,即使是路上的一块瓦砾,他也会细心地捡起来放在一旁,以免妨碍行人。他所做的这些善事,都深深地影响了他周围的人。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厚德载福”的家训,为陶家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陶家从陶耀祖开始发家,成为当地的富裕农民。(原文见《中华陶氏资江九续族谱》)

高祖陶志凤(公元16560-1721年),字翎先,农民。因为家中有着严谨的规矩,资产日渐丰厚。他的为人豪爽大气,从不畏惧强权。但更为难得的是,他的内心充满了深厚的善良和宽容,总是能在问题还未显现时就为他人消除隐患。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仆人,他都以和颜悦色相待,从未有过严厉的责备。

有一次,因为一些事务,他需要将山庄的石磅溪转让给他人。然而,那个人却是个品行恶劣的人,用恶语攻击他。老仆人金升听闻后非常愤怒,于是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将石磅溪赎回并归还给了主人。如今,石磅溪已经成为了家族的世业。

他不仅善于经营,更重视文化教育。他曾入社学学习,陶家开始向文化方面发展,他的子孙们也得以在社学中读书学习。这种耕读并重的家风,为陶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原文见《曾祖文衡府君曾祖妣彭太夫人行述》《陶澍全集》第六册第236页)

曾祖陶崇雅(公元1684-1733年),字文衡,农民,以刚毅和厚德著称。他的善行和家风传颂于乡间,成为陶家人的楷模。

曾经有一位雪夜盗取公家大米的贼人,陶崇雅通过追踪找到了他的住所,竟然是他早已熟知的人。然而,他选择了保持沉默,从未透露过他的姓名,这是陶崇雅对他厚道品质的尊重和保护。

陶崇雅生来就沉稳坚毅,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每次外出时,他总是有所准备,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挑战。在那个充满外侮的时代,无人敢轻易挑战他的威严。他的性格勤奋能干,从不沉迷于奢华和浮华。除了种植农作物外,他偶尔会前往汉镇售卖茶叶。在旅店里闲暇无事时,他总是忙着编织渔网来练习勤劳,让人无法察觉他其实是一位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举止对于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像这位陶崇雅一样,保持沉稳坚毅的性格,勤奋能干的态度,以及不轻易表露自己情感和态度的习惯。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和品质,以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他的六个儿子长大后分家立业,虽然家业逐渐衰落,但陶家的精神却代代相传。(原文见《曾祖文衡府君曾祖妣彭太夫人行述》《陶澍全集》第六册第236页)

祖父陶孝信(公元1708--1778年),字寅亮,农民。他的品德高尚、乐善好施,赢得了乡亲们的敬仰。他精通诗书,启迪后人,引领家族走向更美好的未来。他始终坚持做实事,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当发现遗失的财物时,他没有贪图私利,而是坚守诚信,耐心等待失主的归来。这种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最终让他将财物如数归还给失主,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善良的力量。他的行为不仅令人钦佩,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传承。

他的四个儿子虽然生性淡泊不善农事,经过再次分家,陶家已是农村贫困之家。(原文见《中华陶氏资江九续族谱》)

至此,虽然陶家已不再是富裕之家,但在这片土地上,陶家的故事和精神依然传承着。资江畔的这座古朴村落见证了陶家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陶家人对家族精神的坚守和传承。

陶澍的父亲陶必铨(公元1755--1805年),字士升,号萸江。这位晚清学者、诗人,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每当听闻先祖讲述古代历史和星象知识,他都能准确无误地向家人复述。六岁时,他开始跟随堂叔学海公学习经典文献,同时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的著作,展现出了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他的笔下生辉,常常让周围的人惊叹不已。家族长辈对他寄予厚望,称赞他是家中的“神驹”。当时,他的堂伯洞厓先生必麟和堂兄兰江先生澧都以年轻有为、学识渊博而著称,被誉为“三陶”。在丁酉年正月的院试中,他与兰江一同成功考取了博士弟子员,充分证明了他的才华和实力。

乾隆二十六年,曾在城南书院,与太史余存吾先生一同探索学问的奥秘。余先生经常赞誉他为当今的杰出人才。之后,他有幸被岳麓书院录取,这所学院以严谨的教学风格著称。在岳麓书院,他闭门苦读,深入研究,学问造诣日益深厚。掌教少鸿胪罗慎斋先生对他的才华和勤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之后,陶必铨先后在江南百花台、红坭、桃江、益阳等地设馆授徒,以为生计。(原文见《萸江府君行述》《陶澍全集》第六册第238页)

陶必铨不仅外貌出众,气质高雅,更拥有着一颗磊落之心和坚定的气节。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他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不为利害所动摇。

与他交往,你无需担心心机与城府,因为他总是真诚待人,善于发现并赞美他人的优点。他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善意与谦逊,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

尽管陶必铨不善逢迎,但他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指出他人的过失。这种坦率的性格或许会让人感到不适,但正是这种真诚与坦率,让人们更加信任他,尊重他。

陶必铨还善于饮酒,酒后更是豪情万丈,慷慨激昂。他的声音能够穿透墙壁,感染每一个听众。这种激情与感染力,让人无法抗拒,让人为之动容。

陶必铨平日里对正义的追求就像追求自己的欲望一样强烈。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去世了,留下了大量的债务。他考虑到朋友的孩子还小,就主动为他贷款来偿还债务。对于亲戚中那些陷入困境的人,他总是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在家族中,他表现得非常和蔼可亲,谦逊有礼。对于祠墓,他特别恭敬,管理得井井有条。当他看到不公正的事情时,他总是会极力去引导和教育人们。

陶必铨对待母亲极为孝顺,当母亲病重时,他甚至亲自尝试母亲的粪便来检验其甘苦,以判断母亲的病情。此外,他非常热衷于公益事业,曾亲自负责并主导了县城梅城的学宫和南宝塔的修建工作,他对待每一项事务都亲力亲为,细心筹划,确保每一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当乡亲们决定重修学校时,大家一致推举陶必铨来主持这项工作,因为他以孝心和责任心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于是他亲自步行去筹集资金,每天走几十里路,在风雨中穿行于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以至于吐血,但他从未休息过。村民们被他的义举所感动,纷纷捐款相助,到了冬天,塔终于建成了。

陶必铨一生并不追求财富,对他来说,金钱就像土块一样微不足道。他如果有一些盈余,就会专门用来购买古籍,他的藏书非常丰富,每本书的卷首都印有“爱吾庐藏本”的字样。“爱吾庐”是陶必铨的书房。他曾经写过杜兼的一句诗:“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教,鬻及借人为不孝”,用来告诫他的子孙们:“我的书虽然不是用俸禄买的,但也是我辛苦教书所得,得来不易,你们应该珍惜并传承给下一代。”(原文见《萸江府君行述》《陶澍全集》第六册第238页)

夜幕降临,一片寂静中,安化县的一座破旧屋舍内,灯光摇曳。这是陶必铨的家,一个清贫却充满书香的地方。

陶必铨正坐在桌前,手中握着笔,专注地批阅着古籍。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与古代先贤对话。

屋舍内,陶澍的母亲黄翠兰(公元1757-1790年)忙碌着。这位贤良淑德的女子,虽然身着粗布衣裳,却依然散发着母性的光辉。

她,一位非凡的女性,以坚韧不拔的勤奋和苦干,展示了无比的毅力和决心。她的生活没有一天的空闲,但她从未抱怨过一句。她的庄严和孝敬,是她性格的真实写照。

在她年幼时,她便陪伴在患病的母亲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昼夜不停。当她长大后,她对待公婆同样充满了孝心和恭敬,深得他们的欢心。

在癸卯甲辰那些年,当她的丈夫陶必铨远游于岳麓、城南书院求学时,她承担起照顾年迈祖母的重任。她用自己的行动,给予了家人无尽的安慰和支持,她的这种坚韧和付出,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和承受。

当她刚刚嫁入这个家庭,仅仅半个月后,就面临着丈夫要院试的考验。当时家庭经济困难,但她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簪子和耳环,甚至拿出家中珍藏的稻种,亲自舂米以资助丈夫的求学之路。就在第二年正月,捷报传来,她的丈夫成功通过了考试。

在日常生活中,她忍受着各种艰辛和困苦,就像吃荠菜一样习以为常。在饥荒年份,她甚至采摘野菜来补充营养,即使家中数日无米下锅,她也从未向家人透露过半分。她的丈夫不擅长家务,每年都要外出求学。她总是精心准备食物,将食物装进瓶子,等丈夫归来时享用。因此,尽管家中贫困,但她的丈夫从未感受到真正的贫穷。

这位非凡的女性,以她的坚韧和付出,为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她的故事,充满了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伟大和力量。

在《资江陶氏七续族谱》记载中,对她有“卧牛和瞻、无愧名媛”的高度评价。(原文见《例赠安人显妣黄安人行述》《陶澍全集》第六册第244页)

此时,一阵寒风吹过,屋舍外的老树摇曳着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陶必铨停下手中的笔,抬头望向窗外。他心中明白,这个家虽然贫穷,但却充满了爱和希望。他相信,只要家人齐心协力,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们都能度过难关。

夜幕降临,陶家的灯光在寒风中摇曳。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却也是一个充满书香和爱的家庭。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下期内容分享:少年陶澍(2岁)《陶澍年谱新编》

点击下方链接,打开阅读“少年陶澍”(1-6岁)《陶澍年谱新编》

https://mp.weixin.qq.com/s/15T8yGMvXro15X1HGhytDA

小编按:

陶双教授系清朝道光年间重臣陶澍的第七代嫡系孙女。自2017年以来开始潜心研究和推广陶澍文化。在《中华陶氏资江九续族谱》历时将近五年的修谱工作中,担任主修,撰60卷族谱鸿篇,终于2022年大功告成,2023年圆满圆谱。为了给族人呈献一部较为完整、准确、内容更为丰富的族谱,修谱小组成员个个身兼数职,不辞劳苦、不计报酬。他们远途寻访、多方沟通联系、核对谬误、文萃补遗。

为了秉承着先人的遗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陶双教授将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诠释陶澍精神,将他的文化遗产和作品,用年谱的形式解析于众,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光大。

年谱分为《陶澍的早年岁月》《陶澍的青年岁月》和《陶澍的仕途生涯》叁大部分,供大家研读参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