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十大类方】半夏厚朴汤

 伤寒锡纯扶阳 2024-05-19 发布于河南

《金匮要略》


半夏一升(30g) 厚朴三两(15g) 茯苓四两(30g) 苏叶二两(10g) 生姜五两(15g)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本方是治疗咽喉异物感的专方。出自《金匮要略》,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千金要方》谓本方治“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和剂局方》的记载更为详细:“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之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积,呕逆恶心,宜并治之。”

半夏厚朴汤证如下:

1.因精神刺激所致的咽喉异物感,胸闷气塞感;

2.咳嗽气喘,痰多胸闷,或腹胀,呕吐恶心,食欲不振;

3.舌苔多厚腻、白腻、口内黏腻。

——本方证多见于神经症、癔病。有报告用本方治疗主诉咽喉及食管附近有异常感觉的患者11例,经诊断分别有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神经症性抑制状态及忧郁症等,除2例服药1次即拒服外,余9例均全部获效,自觉症状消失者5例,偶然有症状者4例,而且其他精神症状也有改善,疗效出现时间为2天~3周。日本奥田氏报告以本方治疗脊椎棘突过敏症7例,结果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本病表现为脊椎棘突有强烈的压痛与叩痛,X线检查无异常。患者多属神经质,且常有心下痞胀。而无心下痞胀者,本方治疗无效。

——本方证也见于咽喉病,如急慢性咽炎、失盲、声带水肿、声带麻痹等。笔者常用本方加桔梗、甘草治疗咽炎呛咳,加栀子、连翘治失音声嘶。

——笔者常用本方治疗小儿厌食症。这些小儿除食欲不振之外,常有易胆怯,性格偏于内向,面色黄、大便干结等症状。

半夏厚朴汤还多用于胸闷、腹胀、嗳气、痰多的消化道疾病与呼吸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等。常与四逆散合用;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常与小柴胡汤合用。

本方除用于治疗慢性疾患以外,后世还以本方加味治疗夏秋季的发热。如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可用于治疗夏秋季的感冒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身困、咳嗽吐痰者。亦可以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肠炎、神经症等病见恶心呕吐、头痛身困、苔腻者。又如藿朴夏苓汤(《医原》可以治疗半夏厚朴汤证见小便不利、浮肿倾向、脘闷腹胀、腹泻、苔腻者,夏秋季的发热性疾患用之较多。半夏厚朴汤成为后世温病家芳香“化湿”的常用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