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洋温度锋

 hjh2004 2024-05-19 发布于福建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温度锋是指海洋温度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粤西陆架海位于南海陆架西北部,存在表面海洋温度锋,其表面温度梯度季节变化较大(下图中,a为冬季,b为春季,c为夏季,d为秋季;等值线为等水深线;箭头为海面10m风向,箭头长短表示风速大小)。

图片

(1)说出影响粤西陆架海表面海洋温度锋形成的主要因素。

(2)比较粤西陆架海表面空间温度梯度的季节变化差异。

(3)推测粤西陆架表面海洋温度锋最容易出现的季节,并说出推测的理由。

(4)分析表面海洋温度锋对该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季风、海水运动、气候、地形地势

(2)春季,仅在沿海及南海西北侧海域出现较为明显的温度梯度;夏季较春季明显的温度梯度出现的地区相一致,范围较大一些:秋季,粤西陆架海西北侧沿海强度增大,而西南侧海南岛附近的温度梯度消失;冬季,粤西陆架海表面温度梯度区域差异最典型,覆盖范最广。    

(3)季节:冬季。理由;冬季,粤西陆架海表面温度梯度区域差异最典型,覆盖范围最广;冬季,东北季风将较高纬度的冷水通过台湾海峡向广东沿岸输送,形成温度较低的沿岸流;日本暖流分支进入南海形成温度较高的水体流动,二者相遇形成表面温度度锋。

(4)表面海洋温度锋附近不同水体之间发生强烈热量交换,利于热量传递;表面海洋温度锋附近海域海水存在强烈的垂直运动,营养盐等物质富集,提升浮游植物生物量,利于渔业发展;表面海洋温度锋附近海域的海——气交换异常活跃,是海——气之间热、氧气和温室气体等物质交换以及海洋表层与更深层间相互输送的主要通道;表面海洋温度锋附近汇聚大量污染物,利于海洋环境管理和治理等工作的有效展开。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锋是指温度、盐度、密度等要素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海洋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常具有强烈的水平辐合与垂直运动。某年1月10-14日,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与南极罗斯海之间航行时,进行了沿南太平洋区域的抛弃式温、盐、深观测,统计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某断面温度和盐度分布图。

图片

(1)图中甲点可能存在海洋锋,比较该海洋锋两侧海水的性质差异。

(2)简析海洋锋附近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3)说明海洋锋附近海雾弥漫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差异:西北侧温度高、盐度低;东南侧温度低,盐度高;从海洋表层向深层都有此特点。

(2)原因:海洋锋附近,海水水平与垂直运动,会扰动海水,将海底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促进浮游植物繁殖,为浮游生物和鱼类等提供丰富的饵料,故鱼类较多。

(3)原因:海洋锋附近,两侧海水温度不同,暖水面蒸发水汽较多,水汽运动中遇到冷水面及冷水面上空的冷空气,导致水汽凝结,形成近海面的雾。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面温度锋是海洋表面温度特征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粤西陆架海位于南海大陆架西北部,受季风和洋流等因素影响,其海面温度锋季节差异较大,其中冬季最强、出现概率和覆盖宽度最大,春季和夏季次之,秋季几乎完全消失。下图示意冬季粤西陆架海海面温度锋的分布,其形成受日本暖流影响较大。
图片

(1)指出影响粤西陆架海海面温度锋形成的主要因素。

(2)下图示意粤西陆架海某海域海面温度锋的垂直剖面结构,①代表某种性质海水的运动方向,请在图中用箭头示意另一性质水体(②)的运动方向,并从温度、密度角度说出其水体性质。    

图片

(3)简述冬季粤西陆架海海面温度锋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洋流、季风、地形、潮汐运动。

(2)性质: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图片

(3)冬季,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向南流,与南部的暖海水发生混合,形成海面温度锋;同时,日本暖流分支侵入,加剧了海面温度锋的强度。

典型例题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离岸风引起的本格拉上升流低温、低盐,与外侧的海水形成明显的过渡带,该过渡带被称为海洋锋。按照海水性质,海洋锋可以分为温度锋和盐度锋。下图示意本格拉上升流位置。    

图片

(1)判断本格拉上升流温度锋最显著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与盐度锋外侧相比,分析本格拉上升流盐度偏低的原因。

(3)说明本格拉上升流海洋锋对该海域生物资源的意义。

参考答案:

(1)南半球夏季。理由:深层海水全年温差小,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海水温度高,表层与底层上泛的海水温差明显。

(2)热带海域表层海水温度高,且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表层海水盐度高,因此与外侧海水相比,来自深层的上升流受蒸发影响较弱,盐度偏低。

(3)海洋锋两侧水团性质差异大,可满足不同习性的海洋生物生长,海洋生物种类较多;上升流能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规模繁殖,鱼类饵料众多;不同性质的水团交界处易形成水障,有利于营养物质和鱼群的聚集。

1.《高考地理小专题(自然地理)》获取方法

2.《高考地理小专题(人文地理)》获取方法

3.《高考地理小专题(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自然灾害)》获取方法

4.《基础地理教程》获取方法

5.《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6.《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7.2023年地理试题资料包免费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