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狠绝驭人术:卑微机制

 扫地僧一一 2024-05-19 发布于江苏
当卑微升级为机制,“他者”就消失了。
只有把个体置于一种极致自由的轨迹中,个体才能以“自我归咎”的方式,宣判自身的卑微特质。
而这种轨迹,往往就是所谓的普遍化意义上的轨迹。比如绩效社会,比如比较社会,又比如流量社会,消费社会,等等。在这些某种意义获得了普遍性的系统轨迹中,个体因接受了其共识,于是成为这些系统中狂奔的细胞。
而在强大共识的掩护下,这种参与,成为了个体似乎是全然自由的决策,并且还在其中表现出了获得后的亢奋、喜悦、自我身份确认等。
也正是因为这些“获得感”,让更多的个体进一步强化了系统所设定的机制。个体在其中看似自主的“狂奔”,实则不过是机制驱动下的工具化人格的表征。
这种工具化人格,不过是为机制所摆布,而生成的牵线木偶。而牵线木偶的豢养,之所以能成功,即在于系统采用了一种所谓的“卑微机制”。
越卑微,越参与。不参与,即为异类。

01
所有的卑微,滋生于一切皆可比较。
一切皆可比较,即把框架系统纳入到了一种线性的轨迹中,只剩下“好用”和“不好用”,“优秀”和“不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等等,通过某种指标的设定,就可以进行区分和评价。
这种用以区分和评价的指标,在现代,往往通过数据来实现,比如绩效、效率、数量、质量标准等,一切都显得理性而逻辑自洽。
标榜理性,意味着,无可争议,无可质疑。逻辑自洽,意味着,只要被这种逻辑所捕获,个体便会以自主自在的状态,顺理成章地以此逻辑,为自身恰当的逻辑。
于是,一切可比较的系统,必然会显示出对指标设定的理性建构和逻辑自洽的普遍程度。因此,数据就成为了一种似乎不需要话语参与的最冷静的表征机制。
任何话语的参与,都几乎带有话语者的偏好。一如一切可比较,即为一切比较都不过是设计比较者的偏好。
因此,不同的比较范畴,必然都带有其追求极致比较效用的偏好。比如消费社会的比较,其一切数据指标,都是要追求生产效用的极致化。只有数据指标是导向不断更新迭代需求的,才能转化为更高效率的生成和生产转化。
只要此种逻辑没有遭遇到,足以与此构成对抗的他者逻辑,那么,这个逻辑世界就是一个密不透风的水泥块。而其中个体的狂奔,自会形成某种裹挟之势。
越是密不透风,越缺乏他者逻辑的辩证法对抗,裹挟之势就越势不可挡。
于是,越是比较,越是一切皆可比较,越是被各种数据裹挟,越是被各种指标蛮横地打上“质量戳记”。
于是,越比较,越虚无。

02
一切皆可比较,即一切都沦为“同者”。
这个世界有三种存在,一是他者,二是同一者,三是同者。
他者,构成对立,任何系统,一旦他者缺席,也就进入到了僵死状态。一如只有善,没有恶,那么,一切善,实为恶。就像一个人,没有一个人说他坏,那么,这个人也就是坏的。
同一者,是基于他者的对立,而进行的立场选择,因此是一种基于不同共识的选择。
而同者,就像不会遭到任何免疫攻击的肌体细胞本身,相对于同一者的基于他者的辩证属性,同者,类似于臃肿不堪的同质化。
他们不会受到否定,不会被排异。但是,他们沦为了无意识的“呆看者”。
这种呆看,消解了时空,消解了思考力,消解了生命力。
在一切皆可比较的系统中,系统提供的是毫无节制的、迎合的比较标的。并且,这种提供,总是在以饲养的方式,与参与者之间,建立起一种享受的、不费力的、自由自得的交互模式。
更重要的是,这种交互模式,是无差别化的,是不作任何区分的。基于此,这种一切皆可比较,就建构起了最显而易见的公平和自由。
这种公平和自由最大的特征在于,个体的价值,都可以通过参与比较而获得。如果不能获得,那么,就是个体自身的事情。基于此逻辑,个体要确立价值,就必须按照比较的指标,去不断地修正自身。

03
任何个体,只要被指标指认为仍然需要修正,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个体被系统判定为了“不好用”、“不优秀”,或者“不合格”等等负向的评价。
只要个体的修正不能通过,那么,这个个体就不得不走向虚无,走向卑微。
而无论是虚无,还是卑微,其根源在于,价值生产,从来不是来源于个体自身,而是来源于一切皆可比较的线性轨迹。所谓的“空心人”,就开始滋长了。
这种依赖于指标计算的评价,与其说是一种用以区分个体的计算手段,不如说是以价值为诱饵,以塑造强大同质化的算计与密谋。
同质化越强大,短期来说,管理成本越低,绩效越高。但从长期看,系统必将因同者的过度臃肿不堪,而彻底梗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