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歌

 贺承德 2024-05-19 发布于山东

陶行知先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被誉为“人民教育家”,他的思想深处怎能没有诗歌呢?《教师的歌》,足以证明他的心中有万千诗情画意。

一、主题表达

《教师的歌》是以教师的名义写的歌,又是为教师这个特定的群体而写的歌。有的人不免疑惑,这不就是一首歌词吗?怎么就成为诗了呢?这是因为歌词就是现代诗。

《教师的歌》以诗的形式出场,歌颂了教师的大爱和真爱,这非常符合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的主题。

二、篇章结构

《教师的歌》共五节,每一节共五句,各句独立成行。每一节诗相对独立,各节诗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给人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序交错的美感。每节诗的第一、二句和第四句完全相同,稍有不同的是第三句和第五句。

每节诗的第一句都是这样写的:“来,来,来”。我曾经做过这样的糊涂的尝试,想给它做个手术。这三个“来”字,能否删除两个呢?还真不能,毕竟删除后的情况确实糟糕。一个“来”字,读出来以后,态度特别生硬,好似在给听众(或读者)下一道行政命令。它的表情冷若冰霜,仿佛要把人拒绝在心灵的大门之外的千里之遥。两个“来”字并驾齐驱,给人的美感依然不够立体与温柔。只有“来,来,来”,才能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我不得不说,陶行知先生的文笔一旦开口讲话,就能够俘获天下一大批教师的芳心,毕竟他是平易近人的。从此以后,我就可以称他的文笔为“和蔼可亲”了。

“来,来,来”,不是行政命令,而是行为指引。它能够起到导航的作用。这个导航比高德地图、腾讯地图和百度地图还要精准。此次导航的目的,是“小孩子的队伍里”。作为一名教师,你为何要把小孩子的队伍里作为精神花园呢?因为只有走近小孩,你才能够走进他们的豪华世界。发现你的小孩,这是教师教导小孩的通行证。如果没有这张通行证,教师就不配教导小孩。敢问,哪个小孩会喜欢一个目中无他的所谓的教师?这是《教师的歌》的第一节的整体内容。第三句是中心句——发现你的小孩。

第二节诗的中心句,是“了解你的小孩”。这句话堪称教师教导小孩的绿卡。如果没有这张绿卡,教师在教导小孩的时候肯定会吃到黄牌——闭门羹。这简直是自讨苦吃,比自投罗网还要难受。

第三节的中心句,是“解放你的小孩”。有道是:“了解是理解的房门,理解是了解的钥匙。”这和“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的道理并无二致。只有了解孩子喜怒的表情,教师方可触摸到孩子哀乐的心情。

第四节诗的中心句,是“信仰你的小孩”。一般的人总是难以置信,“信仰”这么伟大的一个词语,竟然用在小孩的身上?信仰是信念的一部分,具有高度相信、格外仰慕的意思。毕竟教师曾经也是一个小孩,我们不能忘记初心,不能忘记根本。即使白发横生,皱纹深耕,我们仍要相信自己“童心未泯”。我还保留着儿时的那份纯真,这拜孩子的真、善和美的品格所赐。

教师信仰孩子,这为教师返老还童提供了“法力”,这为教师重新“变成一个小孩”提供了“超能力”。

你之所以不能教导小孩,是因为你没有发现你的小孩,没有了解你的小孩,没有解放你的小孩,没有信仰你的小孩,没有变成一个小孩。最冷的冬天,莫过于此番败笔的萧条。否则,将是另外一番景象。最美的春天,莫于彼岸花香似海的盛况。解放你的小孩,信仰你的小孩,变成一个小孩,这些堪称教师教导小孩的三张王牌。

三、写作特色

1.反复的修辞手法

一个“来”字,一而再再而三地献身于教育那片温情无限的江湖。这句话是呼唤,亦是引领,还是感召。一时之间,我竟然弄不清楚:它起到的作用到底是药引子,还是药壶?

二、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即在上下章相同的位置,句子保持容颜不变,或只是改变极少数词语的妆扮。重章叠句,制造了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你的目中有人,心中有光,胸中有爱,你就是一位真正的师者。这份情怀,美得无与伦比,让人的心灵喝得酩酊大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