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讲课过程中,谁的收获最大最多?

 感与想 2024-05-19 发布于陕西

讲了很多课的时候,难免乏味,尤其像我们这种副科,一个老师带了七八九个班级时候,更是如此,觉得重复啰嗦。

但有时转念一想,或者审慎思考了如下命题——在讲课过程中,谁的收获最大最多?就不会那么轻率地觉得把一节课讲重复是啰嗦。那这是为什么呢?

要说明白为什么,就得回答“在讲课过程中,谁的收获最大最多?”很多人显而易见地认为——课堂是老师讲的,学生学习的,那么当然是学生收获最大最多了,因为教师不过是知识的输出方,学生是输入知识的。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教”是最好的“学”(把一个知识讲给他人的过程中是最容易掌握该知识的学习方法),即把知识输出去,其实就是最好的输入,也是对原有输入知识最好的巩固。

一个老师想要去“教”,自然就会催动他去学习,而他不可能机械地教多少就学多少,肯定学的知识是教的内容的数倍,这种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进步和收获的过程。

另外,一个老师带了七八个班级,他在讲述内容过程中,学生几百个头脑,各有各的思索,也会有各异的提问。教师在解决这些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再次拓宽思考边界,从而提供了新角度,是不同此前的新方向。

因此,虽然教师是在重复讲述同一节课,但每一节课都是不断改进的,其实内容都是新的,教师自己也在进步——知识面更广,思考角度更多。

回到前文所说的——“教”是最好的“学”,教师把不断改进的内容,重复讲述,不断完善,输入输出,完成知识的巩固和再生产。那么请问,现在再看,在教学过程中,谁的收获最大最多呢?

答案不言而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给学生讲述知识,提供了帮助,但学生也给了教师一个反作用力——即学生提供给教师的帮助也很大,客观上帮助教师习得更多,教师其实收获更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