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旦大学张教授的“清场式遥遥领先”;双关跟同音同形三例

 小手空空 2024-05-20 发布于贵州

友直友谅斋 2024-05-12 12:59

原标题:张维wei的“清场式遥遥领先”;双关跟同音同形三例

晨雾 / 转帖

刘英凯

复旦大学张教授的“清场式遥遥领先”;双关跟同音同形三例

(张维wei很有市场。)

英语里有个短语:big wig,其字面意思是“(法官用的)大大的假发套“,深层语义是”大人物“!这个短语有很大的贬义色彩,其深层语义是:小丑式的大人物。

我们在网上太经常碰到的 张维*为就是这样的 big wig!网上不少人把张教授看成是个“喜剧人物”,原因是他经常用他惊世骇俗的言论给百姓带来丑角类的快乐。

张氏带有喜剧色彩的语录很多,例如:“虽然目前中国的GDP比美国低,但我们的生活水平比美国高10倍!”“10倍”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迄今为止,张教授没有提供出来。

喜剧人物张维为教授还说,“我国最底层的农民工,其吃穿用度也要比世界上公认最发达的美国的中产阶级要好得多,十几块的盒饭的质量是美国中产阶级所望尘莫及的。”

属于事实方面的命题,张教授还有别的不少语录。限于篇幅暂不罗列。今天我们谈一个跟逻辑学有关的例子。

张教授最近在讲演中说 “我们中国现在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前沿,甚至在某些领域里是清场式的遥遥领先。”

人们的理解是:我们中国在这个领域里已经把所有其他国家都甩得没影了,只剩下我们自己在这里独领风骚

事实是不是这样,谁都心知肚明。但是我们在这里只讨论一下这个言论里的逻辑问题:

“领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828页上的第一个义项是:“共同前进时走在最前面。”

“遥遥领先”也属于同类情况,二者的区别仅仅是“共同前进时走在最前面,把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

这里面有个逻辑前提,那就是至少有两个人“共同前进”。

这里我愿意介绍一下奥地利生物理论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我在我女儿居住的渥太华的居留期间了解到这个学术大咖的名字,他在渥太华工作了5年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1972),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和哲学家。他从生物学领域出发,涉猎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历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以其渊博的知识、浓厚的人文科学修养,创立了20世纪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论,使他的名字永久地与系统理论联系在一起。1972年,法国科学家委员会曾提名他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但是在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讨论这个提名之前,贝塔朗菲不幸辞世。这让人感到的遗憾跟我们对我国的伟大作家老舍所感到的遗憾大同小异。老舍在1966年8月24日离开这个世界,诺贝尔奖评选委员讨论过他。当诺奖的评委决定把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老舍时,接下来就是确定作家是否健在,经过多方核实发现,老舍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去世了。所以评委会把备选的、排序为第二的另一位亚洲作家日本的川端康成 “顺理成章”地定为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联想一下后来报道的1966年老舍的悲惨遭遇,我自己是无语凝噎。

贝塔朗菲系统论的概括性的定义就是“动态相关性原理,其实质是揭示要素、系统和环境者之间的关系!”

张氏“清场式的遥遥领先”的言论告诉我们这位到处招摇撞骗的喜剧人物根本不懂得其言论彻底违反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把构成整体的 “要素”都“清场”了!因此“系统”和“环境”相应都遭到清零的命运!

英语里有个成语是“curry favor with sb.”其深层语义是献媚取宠。

张维wei这些年的事业不就是这样吗?我曾写过他就是个Clown(小丑),因此说他是个clownish character 跟网上说的“喜剧人物”是不是异曲同工?

一笑!

**

今天的语言学内容是双关里的同音同形异义词

例1..Old maid's laughter:he,he, he! (张上堂,《英文双关语》)

例2.Two ghosts walked into a bar and asked the bar-tender:“Do you serve spirits?” (张上堂,《英文双关语》)

例3.Noise pollution needs a sound solution. (张上堂,《英文双关语》)

例1谈的是:老处女的笑:嘻,嘻,嘻!但是,此句是双关语,它双关的是与之同音同形的“he(他)”。而这两个“he”在词典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词项。整句谈的是老处女想的是男人(本句对老处女有些不恭,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整个句子辞效颇为诙谐。

例2谈的是“两个鬼走进一家酒吧,问待者:你们卖酒吗?”但其隐在表层底下还有一层深层意义是:“你们为鬼服务吗?”原因是“spirits”的含义有二,一为烈性酒精饮料,如白兰地、威士忌等;一为鬼。作者不用具体的白兰地、威士忌或其上义词“alcoholic beverages”等,而单单选用了“spirits”,目的就是让读者想到隐在背后与之同音同形的词“鬼”。

例3的意思是“噪音污染需要一个健全的解决方法”,其中“sound”即意为“健全”,而又有一个意思“声音”, 它与“noise(噪音)”前后相映,这便产生了让人品咂的修辞趣味。

正是出于修辞目的,同形同音异义这类现象为人大量使用。相声中“生喻,生亮”中的“既”本来是“既然”之意,而“何”为“何必”之意,可是在相声中被人故意曲解为“既氏老太太”与“何氏老太太”,谐谑由此而生

**

今天的拙作“每日诗词”

西江月——写给老同学

负笈四年砚友,

牵肠六十春秋,

风霜雨雪共回眸,

深挚交情依旧!

**

放眼汪洋阻断,

同怀趣味追求

夕晖脉脉水悠悠,

互祝松龄鹤寿

20240512

信息来源:2024-05-12 微信公号 友直友谅斋

https://mp.weixin.qq.com/s/b944H3Xgh33DgjEIcRM0c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