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洲翁甲村的“将军府”

 东江 2024-05-20 发布于广东

近日又去了一趟惠东盐洲。在手机地图里,看到盐洲翁甲村有一处“将军府”,我感到奇怪:难道盐洲出过什么将军吗?带着疑问,我跟着地图过去看个究竟。

翁甲村“将军府”

原来,翁甲村的“将军府”并不是某位将军的府第,而是一座小庙。海边多庙宇,以协天宫、北帝庙、天后宫、水仙宫等居多,“将军府”倒是少见。盐洲的乡间小庙面积都不大,多为潮汕风格,局部装饰精美,这座“将军府”也是如此。“将军府”重建于2013年12月,大门的对联为“将恩施九牧,军绩配千秋”,上联的“九牧”,指的是唐代的林披公,生有九子,皆官居州刺史(州牧),世称“九牧林家”,因此,“九牧”一般都是代指林氏,翁甲村是以林氏为主的。很奇怪,翁甲居然不姓翁。

“将军府”里供奉的将军不知是何方神圣?根据大门外镶嵌的重建碑文,该村的恩主将军为李姓举子,赴京应试途中,借宿福建莆田屿山,即翁甲村林氏的祖居地,刚好遇到倭寇犯境,来势凶猛,李举子大义凛然,驱除倭寇,威震儒山,拯救他们祖上族人于危难之中。他们祖上合族感恩戴德,尊李举子为恩主立祠奉祀。后来他们祖上有人在朝廷做官,得到皇上的圣谕,赐予他们恩主“将军”封号,从此就有了“辅信恩主李大将军”的尊号。400多年前,该村祖先从福建迁到广东,开基翁甲,这样也将“将军府”的奉祀带了过来,流传至今。这便是盐洲翁甲村“将军府”的由来。

“保我后生”木匾

“将军府”面积不大,庙内墙上挂着若干块木匾,其中引起我注意的是挂在前面的三块,因为它们落款时间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书法也写得很不错。中间一块为黑底金字“保我后生”,上款“同治九年仲春吉旦”,下款“沐恩弟子林赞兴敬酬”;左右两块为绿底金字,分别刻着“紫电”“青霜”,上款“光绪七年孟冬立”,下款也是“沐恩弟子林赞兴敬酬”,这两块木匾还特意制成抖动的绢布造型。同治九年即1870年,光绪七年即1881年。我仔细看了这三块木匾保存完好,木头没什么破损,一开始我以为是复制的,拍照发给擅长书法的“万川”朋友辨认,他认为是原装的旧匾,只是重新上了油漆而已,那就很难得了,毕竟木制品能保存150年之久不容易,更何况还要逃过“破四旧”的灾难呢。

“保我后生”的词义很好理解,就是保佑他们这些后面出生的族人。“紫电”和“青霜”,都是古代宝剑的名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著名的《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紫电”,是三国时吴国君主孙权六把宝剑中的一把,“青霜”,则是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那把宝剑。翁甲村“将军府”供奉的李大将军是一员武将,采用“紫电青霜”正合适,挂在庙宇里,同时又有驱邪镇煞的功用了。小村子里隐藏着不少文化的,只要你留心去观察。

“紫电”“青霜”木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