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兴子城,承载着一座城市千年的印记

 寻梦游仙 2024-05-20 发布于上海

嘉兴子城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城区内,是嘉兴最早的城垣,也是嘉兴的一座遗址公园。据说,嘉兴子城建于三国东吴黄龙三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自唐代起,子城就成为历代嘉兴县、府、军、路的衙署所在地。

关于子城的由来,据传唐代末年,在嘉兴原先小城池的外面,兴建了周长12里的大城,原先的城池被改称为子城。另一说法是嘉兴城的周围植有许多梓树,先前人们称其为梓城,后来讹化为子城。古时,种植桑梓很普遍,在东汉“桑梓”也借指故乡,子城也有故城之意。

子城的城门两侧置有一对石狮,历经数百年的风雨而变得缺胳膊少腿。2019年10月,子城南门前出土了一座彩绘石狮,经鉴定为明代遗物。石狮形态生动,是一只雌狮站立怀抱着一只小狮,从风格、材质、工艺看,与立于门前的雄狮为一对。

经过修缮,残破不堪的石狮子基本恢复了原貌,保持了历史沧桑感,特别是修复后的雌狮面部,还原了眉目传情的动人神态。这对石狮的姿态、色彩具有明代朴素又活泼的造型特点,从中可以一窥那个年代的审美取向。

据清代《嘉兴府志》记载,元代曾在子城正门上建有一座城楼,名为“丽谯”,宋代在城墙上还建有天王殿、箭楼等建筑。现存子城谯楼及东西两侧城墙为清代光绪三十四年重修的,是浙江现存城墙上唯一的古城楼。

子城的城楼为二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城楼正面悬有“嘉兴府”白底黑字匾额。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平面三间并带有回廊,梁架为五架梁带双下廊。城楼的前檐三间均设有格扇门,后檐明间为格扇门,两次间置有格扇窗,二层四周均为格扇窗。

穿过城门,向前行走数十米,是一座巨大的“仪门遗址”坑。仪门,即“礼仪之门”,是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门,过去官员前往大堂,需在此门整理仪容。仪门遗址坑留有从五代到明清不同时期的遗存,对研究古代衙署建筑、城市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仪门遗址坑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历代文物叠压在一起。通过对子城内衙署布局的勘探,还发现了礼制建筑区、官署区、生活区等部分遗迹,可以说嘉兴子城是国内古今重叠型城市中罕见的格局保存完整的遗址。

作为历代官署,子城内曾建有许多亭堂楼阁,随着岁月的动荡这些往日的景观早已荡然无存。为了兼顾保护、展览的双重功能,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全铜结构的嘉兴府衙遗址展示厅,这座展示厅被命名为“端本堂”。

在古代,端本堂是官府衙署中官员进行政事活动的场所,是衙署的核心建筑。端本堂的四周全部采用落地格扇玻璃门窗,室内窗明几亮,通透异常。大堂正中有一个大型遗址坑,展现了五代至明清时期大堂房屋的地基结构。

堂内四周除了子城的介绍,还有一些挖掘出来的文物展示,以及“衙署大堂重现”、“古代官服换装”等AR互动设备,游客可以进行考古发掘互动体验,看三维场景的大堂复原展示,并通过换装体验,了解明清府衙文化。

端本堂前有一座石牌坊,书有“公生明”三字。完整的表述应为:公生明,廉生威。意思是处事公正才能明察是非,做人廉洁才能树立威望,这是明清两代正直廉洁的官吏用以自戒的座右铭。石牌坊的背面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御制戒石铭》。

怀苏亭:,是纪念南齐歌伎苏小小的亭子。据说,旧时苏小小墓就位于子城附近。古时,凡有文人来嘉兴,都要到怀苏亭游览并留下大量的诗词佳作。我曾记得在杭州西泠桥边有座闻名遐迩的苏小小墓,不曾想嘉兴也曾有苏小小墓,而且还远远早于杭州。

花月亭,是中国文学史、园林史上声名昭著的亭子,亭名取自北宋词人张先《天仙子》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对于花月亭,历代许多文人骚客都有题咏,今传下来的有明代王士龙、黄涛、许恂如,清代朱彝尊等的佳篇,可惜的是此亭后来毁于太平军攻打嘉兴的战火中。

在太平天国时期,子城是太平天国听王府所在地。18606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的听王陈炳文、护王陈坤书攻占嘉兴,陈炳文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七进的听王府,直到1864年嘉兴被淮军将领潘鼎新、程学启攻陷时也未竣工,可见其工程之浩大。

端本堂左侧是“绥靖司令部营房”。1914年,子城内的建筑被改建为浙军第二十一团营房,俗称“西大营”。1937年,日军占领嘉兴,西大营毁于炮火,1938年,日伪政府在此建“绥靖司令部营房”,当时共有20多幢日式营房,现保存有四幢。

抗战胜利后,蒋经国为笼络复员军人,在子城建立“国防部陆军预备干部训练团”。1949年,训练团第一总队为策应解放军渡江,3000余人于4月7日举行起义,起义破坏了蒋介石的扩军再战计划,为嘉兴的解放准备了条件。

圣母显灵堂是子城旁一座西洋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教堂立面采用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结构。1917年,意大利神父韩日禄主持建造了这座哥特式的大教堂,从选材购置到工程施工都亲事其役,到1930年才全部完工。当时这座教堂号称中国第一,远东第三。

教堂边上有一幢仿罗马建筑风格的“神父楼”,这里曾是教堂神职人员生活的区域。清代光绪年间,法籍神父步师加建造“法兰西嘉兴文生修道院”,为当时中国遣使会的唯一总修院。修道院培养的神父被派往中国各地的教堂,因此这里曾经是天主教在中国的大本营之一。

子城遗址公园在园林的布局中参考了史书中的记载,保留了香樟、雪松、广玉兰等大型乔木,栽种了银杏、榉树、朴树、梅树等树种。使得园内谯楼巍峨、古树参天、林木葱翠,宛如走进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国画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