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捧腹的笑话故事

 微言喜语 2024-05-20 发布于江苏

曾昭安

一次聚会,饭后茶余听朋友讲了几则发生在上世纪那个特殊年代的笑话故事。我听后愣是笑得肚子痛。

一位县领导在群众大会上作报告,他吼着高高的嗓门,扯着长长的腔调讲道:“……路线是个铜,铜举目张。”旁边人附耳轻声提示他:“苟副县长,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苟副县长却不以为然而又有点不耐烦地说:“钢也好,铜也罢,反正都是金属!”

生产队晚上召开大会,老队长根据县里和公社的指示,要社员们谈谈对“今不如昔”论调的看法。可是会开了大半夜,没有一个人发言,因为大家觉得当时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都比较乱,的确有点今不如昔,但又不敢说实话,只好缄口不语。

老队长没有办法,只好启发大家说:“怎么会金(今)不如锡(昔)呢?金子多少钱一斤?锡多少钱一斤?”

社员们一听,纷纷怒斥:“真是胡说八道,金子肯定比锡贵嘛!”

一天,某公社某大队召开全体社员大会,传达最新指示。大队书记把几句话的语录反复念了多遍,并再三强调:这是最新的最高指示,我们不仅要会背,还要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因为最高指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句顶一万句。

就在这时,下面一个老汉恶狠狠地“哼”了一声(估计老汉思想开了小差,在想其他的事,故而忍不住发声)。就这不屑的一哼,当即惹来了麻烦。他跟前有两个穿草绿色仿军装的年轻人,愣头青,同时抓住了他的胳膊,声色俱厉地责问:“你哼什么?难道不是一句顶一万句吗?”

周围的人都很惊讶,也都为老汉捏一把汗,认为他闯大祸了,一定要被揪到台上进行批斗了。

可没想到,这老汉不动声色,弯腰在鞋底磕了磕烟锅里的烟灰,慢声慢语地说:“一万句?不止吧!”

两个年轻人傻眼了。其他人都舒了一口气,笑了。

一位“睁眼瞎”的贫农老大娘在会上听到孔夫子鼓吹“克己复礼”时,火冒三丈,不禁拍案而起,厉声怒斥:“万恶的孔老二还想克我们妇女,我们贫下中农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

一位儿子经常逃学的大嫂也即兴对孔老二放了一炮:“该死的孔老二还叫我们寻儿上学(形而上学),真是读书越多越坏,老娘偏偏不寻,看他把老娘咋的,哼哼!”

某农场子弟学校的一位教师打了自己的妻子。群众都知道那位教师的妻子背叛丈夫,和场部的一名领导干部有染,但大家敢怒不敢言。

后来,上级主管部门听闻了这件事,派人来调查了解核实。教师的妻子指着自己的丈夫,声泪俱下地控诉说:“他不把我当人看待,把我当成他的私人财产。”

来人一听,顺着那位教师妻子的话指着教师说:“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是个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怎么能把你的老婆当成私人财产呢?你的错误是严重的,必须作出深刻检讨……”

教师妻子一听满心欢喜,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这时,那位上级派来的人又突然提高嗓门接着对教师说:“我警告你,今后一定要把你的老婆当成共有财产,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话音刚落,教师妻子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尴尬至极,久久说不出话来。

某公社干部好作长报告、讲长话,听众十分讨厌,说它是“王大娘的裹脚布一一又长又臭”,而他自己似乎全然不知,还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口才了得。

一次下乡,恰逢大队开群众大会,大队书记见他是公社来的,便客气地请他作“指示”。他讲话有瘾,似乎不讲话就浑身不自在,便毫不客气地接受了。

乡下没讲台,大队书记便从社员家借了条凳子,请他站在凳上讲,以突出他的形象。他站上去居高临下环顾一下四周,清清嗓子,然后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从猴子变人讲到人类上天,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家长里短,最后才切入“正题”一一大谈当前的生产、生活、社会治安等等,从晚上九点钟一口气讲到深夜十二点。也就是说,三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没讲完。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站起身来向门口走去。大队书记见了问:“你干吗去,枣花?要知道会还没开完呢。”

“我家里有孩子!还有躺在病床上需要人照顾的婆婆!”枣花回答说。

过了二十分钟,又站起来一位年轻的妇女。大队书记问:“你要去哪儿呀,春草!你家里并没有孩子呀?你婆婆还年轻,身体也很好,不需要你照顾呀!”

“如果我总坐在这里开会,那么,我们家永远也不会有孩子的!”春草没好气地回道。

公社干部还在讲,唾沫四溅,越讲越起劲。可社员们辛苦了一天,哪里熬得住,接下来东一个西一个地悄悄溜走了,起初大队书记还极力阻止,后来他也有点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只好听之任之。这样,最后只剩下大队书记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公社干部见了,诧异而又欣喜:“老人家,整个大队只有您老人家觉悟最高,实在令人敬佩!”

老人打个哈欠道;“哪里哪里,我是在等你站着的凳子呢!”

作者简介】曾昭安,笔名湘人、文缘人、文字客、曾子、雪峰草等,湖南省洞口县文旅广体局退休干部,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所撰小说、散文、随笔、故事、杂文、小品、童话、寓言、连环画文字脚本等类小文散见于国内数十家报刊及多个网络平台,有作品获奖或被收入文集或被选入中小学试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