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京叫卖图~春季叫卖

 俗文化研究院 2024-05-20 发布于河北

我们开始写一写,老北京在一年四季有什么节令的商品,挺好玩的。本来我们现在因为种植和养殖技术的提高,有些东西已经一年四季都会在市场上出现,它原本是什么季节的产出,我们已经搞不清了。这几篇小文,也算是为这些产品溯本清源吧。一年四季,先从春季开始,春季一月,老北京修脚的都是定兴人,也有一种说法,因为定兴人涌入北京,才使北京多了两项服务行业,洗澡和修脚的。这种说法的真伪,我是没办法考证。

修脚行业的祖师爷叫志工,是六朝时期的一个僧人,他怎么成了修脚行业的祖师爷呢?传说,达摩东渡以后,曾经面壁修行了十年,面壁结束以后,手指甲,脚趾甲肯定都很长了,影响生活。这个僧人就主动为达摩修剪指甲,结果,就被修脚的供奉为祖师爷了。因为他是僧人,所以,供奉他一般都在佛教寺庙里面。至于,修脚业什么时候把他做祖师爷开始供奉的,就不得而知了。

北京修脚业的行业公会办公地点就在地安门附近,里面就供奉着志工的牌位和修脚的工具。每年的阴历三月,行会都要组织祭祀活动。

在老北京,修脚的主要有两种经营方式:一是在洗澡堂服务。客人洗完澡,修理修理指甲,去去'腮子’(就是去去老皮),修剪一下因鞋不合适而挤压或者磨出来的脚垫,治治鸡眼,瘊子之类的脚疾。修完以后,还要给客人捏捏脚,相当于足疗按摩了。另一类修脚的走街串巷,他们一般不会足底按摩,只会修脚。一边走街串巷,一边拿着两块五寸长,两寸宽的小竹板,双手不断的敲击,招徕生意。

清末,有身份的一些王公大臣是不去澡堂子的,想修脚了怎么办?底下人会把修脚的师傅叫到大宅门里面去。当然,被叫去的一般是澡堂子里面的修脚师傅,走街串巷的不要。由此可见,澡堂里坐堂的修脚师傅似乎地位比走街串巷的修脚师傅高一些。

万幸的是,修脚,足底按摩一直流传了下来。而且现在的修脚,足底按摩无论是卫生状况还是服务技术,似乎都提高了很多。也就是正月:

卖活鲤鱼的

正月初一初二卖活鲤鱼的多,因为正月接财神,祭财神用活鲤鱼和鲜羊肉,所以初一初二的早晨,小贩们挑着木盆,走街串巷的叫卖,也给日子增加了喜庆的气氛。

卖金鱼的

正月里卖金鱼的多,为什么呢,图吉利。正月里家里放个小鱼缸,里面有几条小金鱼摇头摆尾,缸里再放几株水草,不光好看,还预示着家里来年连年有余。卖金鱼的都是挑着担子叫卖,担子一头是个大木盆,一般用木板分为四格,分别养着大小不同的金鱼,担子的另一头是个大圆筐,里面装着大小不同的玻璃鱼缸。怕冷,养鱼的木盆上还盖着草帘子。卖金鱼的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边走边吆喝:'买大小金鱼嘞!’

卖烫面蒸饺的

为什么正月里卖蒸饺的多呢?因为北京人习惯过年吃饺子,可是,有很多客居北京的南方人怎么办?尤其是一些举家都迁来北京的,他们为了迎合节令,只能买蒸饺吃。

卖元宵的

一过初五,卖元宵的就开始推着车走街串巷了。大家知道,正月十五吃元宵,这就开始准备了。不过,走街串巷的,都是卖熟元宵的,跟卖烫面蒸饺一样,都是为客居京城的南方人准备的。

卖太阳糕的

二月初一,是太阳生日,各大商铺和小贩都卖太阳糕。太阳糕,就是用和好的米粉垒放多层,层与层之间都放上红糖,最后在顶上在放青红丝,插一只江米面捏的五彩金鸡。而买的人不能说买,只能说请,和灶王码的待遇一样。

卖小盆的

老北京有卖小土窑烧制的小盆,小罐和小夜壶,还有喂猫用的小浅盆,俗称,猫浅儿。虽然这些都是近郊农民的手工制品,简陋粗糙但价格便宜。至于他们为什么在开春的一二月卖,我就不知道了。

卖和菜的

和菜,也叫旋粉,一种类似藕粉的东西。卖这个的,都是挑个挑子,一头放一口锅,锅里放着素卤,另一头是水桶,里头放着旋粉。吃的时候,将旋粉盛到碗里,然后浇上素卤,上边再撒上咸胡萝卜丝。这也是一种现在消失了的一种小吃。

卖香椿芽的

本来香椿的嫩芽,就应该在谷雨前摘,最为鲜嫩,因此,农历三月,差不多香椿嫩芽已经出来了。而且,不光是香椿,而且花椒芽也上市了。卖香椿芽的同时也卖花椒芽。

卖苦芒菜的

苦芒菜也是一种野菜。本来,北京的春季蔬菜就青黄不接,冬储的大白菜,萝卜都已经吃完了,大户人家还可以吃一点暖洞子里的蔬菜,而普通市民则严重缺乏青菜了。这时候,苦芒菜就成了接短的菜了。苦芒菜拿水烫一下,用醋和蒜一拌,味道相当的不错。一般卖苦芒菜从三月份开始,一直延续到五月份。而且,苦芒菜是野菜,小贩们卖的就便宜,给几个铜板就可以抓一些,因此,颇受北京人的欢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