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在捡到金麒麟前,湘云和翠缕说阴阳,曹公有何用意?

 漫话红楼 2024-05-20 发布于北京

都说红楼无闲笔,作者每句话每个词都是有意义的。第三十一回,湘云和翠缕进大观园时,看到一池荷花,引发了一大段关于阴阳的讨论,作者的用意何在?

在读者眼中,湘云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从来口无遮拦,也不怕得罪人。这种印象,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她没什么文化学识。但是从她说阴阳的这段话,却能看出她不但书读得深,而且有见解。

先来看她对阴阳的理解。

“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

这段纯理论的话,别说翠缕听不懂,读者也很难懂。要明白它的含义,得从《易经》说起。

《易经·说卦传》中提到了阴阳的来源。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先祖圣人编写《易经》的目的,是想告诉人们要顺应事物最本源的规律。什么是最本源的规律?比如日夜更替、四季轮回,这些都不是人为可改变的。圣人根据这个规律,把天道确立为阴和阳,把地道确立为柔和刚,把人道确立为仁和义。

地道和人道是以天道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先有天道,然后才有地道和人道。

天道分出了阴阳,有了阴阳才生出了世间万物。所以湘云说“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打个很通俗的比方:想要生孩子,必须是一男一女的合作,男为阳女为阴,缺一不可。这是人类的繁衍,世间万物的繁衍都是这个道理,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为了让翠缕能理解,湘云做了通俗的讲解。

翠缕道:"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我只问姑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湘云道:"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翠缕听了,笑道:"是了,是了,我今儿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太阳'呢,算命的管着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就是这个理了。"

湘云算是对《易经》的阴阳进行了一下科普,说出了阴阳最基本的原理:阴和阳是相对的,有一阴便有一阳,有一阳便有一阴,比如有太阳就有月亮,有晴天便有雨天,有男人便有女人。

为什么阴阳一定是相对的呢?老子在《道德经》中进行了阐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什么意思呢?万物必须有阴阳,而且阴阳是互相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和谐,否则就阴阳失调了。比如一个家庭里,有严父的同时又有慈母,这个家庭就会和睦,孩子也会成长得很好,既不会因父亲的严厉而产生恐惧,也不会因母亲的慈爱而被宠溺,受到的教育刚刚好。

翠缕像是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一直追根究底地问下去,然后湘云就从静物说到了动物,直到说人之阴阳,就停住了。

翠缕又点头笑了,还要拿几件东西问,因想不起个什么来,猛低头就看见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便提起来问道:"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湘云道:"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怎么没有呢!"翠缕道:"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湘云道:"这连我也不知道。"翠缕道:"这也罢了,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湘云照脸啐了一口道:"下流东西,好生走罢!越问越问出好的来了!"

翠缕一定对这个主子的博学很敬仰,也很想把这种对话进行下去。这个过程,既体现了主仆无话不谈的情感,又体现了翠缕受湘云个性的影响,活泼而求知欲强。所以,翠缕想要把话题进行下去,无意中提到了湘云所佩戴的金麒麟。既然万物都有阴阳,那么湘云的这个金麒麟是阴是阳呢?

问得妙啊,把湘云都问住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段主仆的对话,看似很突兀,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在此前后分别发生了什么。

端午节的第二天,众姐妹正在贾母房里坐着,湘云突然来访。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谈话中,主要谈到了三件事:    

第一件: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家了”。湘云是钗黛湘三人中年龄最小的,却是最早动了婚姻的。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湘云的成长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她的幼年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侍候她的人正是袭人,因此与袭人关系很好。在黛玉进府之前,她就回史家去了。贾府的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要回史家呢?原因很简单,宝玉是个“喜在内帷厮混”的人,“色鬼”之名远播。史家为保湘云名节,当然不能任由她在贾府住下去了,偶尔来住,婶婶也会及时派人来接,不让她久住。做针线活固然是一个理由,保住名节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由此可见,林如海把黛玉送到贾府,实在是失策之举,正好填补了湘云离去的空白。

那个时代的贵族女孩儿,如果在教养上有口皆碑,就容易早早地订亲。一家有女十家求,一个好女孩,未来就是一个好主母。

这也说明史家的教育相当不错。

有人家来相看”,结果如何呢?这里没有透露。我们也先按下不表,一会儿再说。

第二件,就是给袭人等四大丫头送礼。湘云之前已打发人给姐妹们送过礼了,这次是为专为丫头们送礼。在贾府长大的湘云,和丫头们的关系都很好,也足见她从不摆小姐的谱,也记得这些情分。这正是她大大咧咧之下的粗中有细。

但是,这一次简单的送礼,竟惹得黛玉不高兴了。黛玉笑话她:“你们瞧瞧他这主意。前儿一般的打发人给我们送了来,你就把他的带来岂不省事?今儿巴巴的自己带了来,我当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原来还是他。真真你是糊涂人。

黛玉此语一出,正好暴露了她不够湘云心细,也不够湘云贴心。为什么?看湘云怎么说的。

若带他们的东西,这得我先告诉来人,这是那一个丫头的,那是那一个丫头的,那使来的人明白还好。再糊涂些,丫头的名字他也不记得,混闹胡说的,反连你们的东西都搅糊涂了。若是打发个女人素日知道的还罢了,偏生前儿又打发小子来,可怎么说丫头们的名字呢?横竖我来给他们带来,岂不清白?   

丫头虽然是下人,但也是内宅中人,名字也不是随便能够说给外人听的,尤其不能让男人们去说,否则容易成为他们余饭后的谈资。这既是大家族的规矩,也是对丫头名节的保护。

湘云不但不是糊涂人,而且是非常明事理的人。因此,宝玉情不自禁地夸了她一句:“还是这么会说话。

就是这一句,引发了黛玉的醋意:“林黛玉听了,冷笑道:他不会说话,他的金麒麟会说话。”这是黛玉惯常的说话带刺,“幸而诸人都不曾听见,只有宝钗抿嘴一笑”。只有宝钗听到了,也知道黛玉是什么意思。

黛玉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第三件事:宝玉在清虚观得了一个麒麟,和湘云的很像,宝玉便收了起来,准备哪天送给湘云配一对    

   

正是在这个时候,湘云和翠缕有了那一段关于阴阳的对话。

现在就可以回答翠缕的问题了:湘云的金麒麟是阴还是阳?为什么湘云说到人的阴阳时就不再往下说了?

她们的谈话还在继续,翠缕就在蔷薇架下捡到了一只麒麟,“湘云举目一验,却是文彩辉煌的一个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

于是,麒麟之阴阳分出来了,湘云佩戴的是阴,捡到的这只是阳。

把以上所有信息综合起来,就可以发现作者的深意:湘云的婚姻动了,而且是良配,因为阴阳和合。

在湘云的判词里,也有提到湘云的婚姻是良配:“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坎坷形状。”这个良配,足以弥补她“襁褓之间父母违”的孤女之痛。

一个无意得来的金麒麟却能体现出良配来,说明作者也相信天道,婚姻是天意,而且总会用这些无意为之的小物体所体现出来。宝玉从清虚观带回来的金麒麟,小心收藏着,竟然也失落了,而且正好让湘云给捡着。这种巧合,就是天意,即“将以顺性命之理”。

这也正是黛玉一直对“金玉”耿耿于怀的原因,也是她怀疑宝玉和湘云因麒麟做出不才之事的原因。在她的心里,也是相信天道的。

所以,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也将如湘云的金麒麟一样,无论当事人如何抗拒,最终还是会成就良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