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被下沉刚需诱惑的乡愁

 世界经理人 2024-05-20 发布于广东

心向往之,身已能至。

老家下雪了,春天来了,山上的树又绿了,你还回来吗?

血缘和地缘仍然是每个异乡人最深沉的羁绊,而现在伴随着这乡愁的,是一股“逆城市化”潮流。

尽管在中国,城市化还没有完全完成,但是城市人群在面临着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人口过多等问题,开始向往宁静的乡村生活,就业压力增大则加剧了这种逆城市化的倾向。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2018—2022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蓝皮书》统计发现,应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县城就业比例明显上升,从2018届的20%上升到2022届的25%,增长5个百分点。收入方面,回到县城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月收入已从2018届的4640元上升到2022届的5377元。根据某招聘网站的对职场人士的调查数据来看,这一年,大家想最多的也是:应不应该回家,或者创业,或者找一份“铁饭碗”?

虽然在逃离都市的过程中,很多人以悲剧收场——“逃离北京去云南:一场注定失败的骗局。”“那些逃离北上广深的年轻人,又逃回来了。”但随着某些行业一二线市场趋于饱和,而下沉市场成为新蓝海,我们发现,小地方也有无穷商机,再加上政策倾向和教育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不断获得解决,越来越多人开始“凤还巢”。

去下沉市场,当县城贵妇

调查显示,到2025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有望达到1500万人以上。他们发展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做农村电商、干汽配物流,甚至生产吉他、康复医疗设备……他们大部分人有着城市生活经历,带着一线城市的新模式和资金、技术、经验,在家乡一展拳脚。“我们将海外留学回国发展的人群称为'海归’,也可将经过城市磨炼和积累的返乡创业者称为'城归’。”中国劳动学会会长说,“返乡创业群体人数之多、发展之快、潜力之大,带动就业之好,可谓前所未有。”

促使城归回乡的首要原因,仍然是市场需求。2023年,各地各部门推出一系列有效举措,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激发下沉市场活力。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成为扩内需、促循环的关键节点。

随着快餐店、咖啡店向下扩容,下沉市场中的餐饮、服装、酒店、购物、旅游等品牌日益丰富,不断推动消费升级。一些地区也大力提升区域数字化服务水平,推动数字应用的速度和水平。这些高质量的供给创造和引领了新的需求,释放出更大市场活力,为城归回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们突然发现,家乡的机会比比皆是:

据艾媒咨询调研显示,低线城市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其乘用车销售量复合增长率达到30.4%,增速超一二线城市;

据Mob研究院报告,教培产业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在6.7亿左右量级,占据超过一半市场规模。而疫情之后,教育培训机构在三、四、五线等城市的争夺战愈发激烈。

......

漂泊在外的年轻人感慨:北上广依旧容不下“肉身”,但县城或许已容得下“灵魂”。回老家做个“县城贵妇”不香吗?

创业有风险,返乡需准备

但创业总是充满了风险,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回农村创业虽然可以享受较低的生活成本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但也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风险。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这将对创业过程中的物流、信息交流等方面带来困扰。

其次,农村消费观念和购买力也相对较低,一些高端产品或服务可能面临市场接受度不高的问题。

此外,回农村创业需要克服与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和文化差异,农村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也与城市有所不同,需要适应和融入。

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人”,创业者的知识储备非常重要。

很多人抱着一股冲动回乡创业,想着家里面这么多好东西,什么笋干、茶叶、糯叶、火腿、菊花、地瓜干、鱼干、茶籽油都可以卖啊。但事实上,下沉市场的每一款产品,都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渠道才可以做,创业者需要深入研究农村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评估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农村市场中的市场容量和竞争优势,根据自己的资金和定位来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创业者也需要与当地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乡镇土地是一个祖辈赖以生存的农耕空间,期间蕴含的乡土人情世故,不是城市的习惯性思维能够理解的,其间需要有必不可少的过渡、探索、磨合。

当然,在农村创业,还得耐住寂寞,尤其是对未婚者,更是心灵和生活的双重考验。

结语

与其说一解乡愁,不如说,这是年轻创业者们与下沉市场的双向奔赴。

当县城与一线城市的消费边界不断瓦解时,消费升级也在转化为产业升级,城市人才主动寻找到乡村,产业之间互相促进,这就是消融乡愁的持续力量。

在充分准备和适应的基础上,回农村创业成为了一条阳光大道。

本文版权归世界经理人所有

(www.ceconline.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