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越反击战,坦克兵打完第一仗,有19名战友生死未卜

 铁嘴大强子 2024-05-20 发布于江苏

1979年2月17日至2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坦克团3营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在广西友谊关方向执行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任务。目标是攻打谅山的越军前哨阵地同登。这是一次决定性战役,对维护边疆安全至关重要。为了完成任务,全营上下英勇顽强,发挥了铁甲骑兵的强大作用。然而,战斗结束后,部队清点人员时发现有19名干部战士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影响了军心士气,必须立即解决。

55军坦克团的首长们深知失踪人员对部队的影响巨大。为了巩固部队、维护和发扬战斗力,团里决定必须查清这些失踪人员的下落。为此,5名团首长和2名机关领导亲自带队,到前沿阵地组织寻找。他们的目标是明确的:不丢一辆坦克、一名乘员、一个伤员和一具烈士遗体在国外。2月24日,政委梁格才、副团长黄信籍、周绍奎,率领机关干部、分队战士和医务人员深入到同登、探某地区,冒着越军的冷枪冷炮,进行了一场艰难的搜索行动。

搜索过程异常艰辛。梁政委等人每天从凌晨4点工作到晚上10点,冒着敌人的炮火,逐一检查每个山头、战壕、洼地和草丛。他们碰到步兵就问,见到遗体就仔细查看,最终在一天的搜索后找到了8具烈士遗体。副主任刁增玉和医生李廷建,不顾脏臭,没有消毒水就用清水冲洗遗体,没有手套也照常查看处理。经过反复辨认,确认8具遗体中有7具是3营7连和8连的战士,还有1具是协同作战的侦察班长。

由于3营的三个坦克连分别配属给步兵,在多个方向作战,乘员伤亡后也分散在各个战场。司、政、后机关派人到连城762医院、凭祥市人民医院和上石141、196医院,把所有伤员证明卡片一张一张查对,对所有病号床位一个一个察看。仅在762医院就翻阅了1200多张伤员卡片,找到了5个失踪的乘员,还发现本部队的住院人员中有2名没有登记的战士。这一系列的努力,终于让5名失踪人员有了着落。

为了找到剩下的失踪人员,团里向广西、广东、湖南三省的18家野战医院发了明码电报,请求协助查找伤员。结果,9家医院迅速回复,帮助找到了1名在762医院没有登记就送走的伤员的具体住院地址。2月27日,团里得知友谊关的边防7连反映,一个坦克排长在他们那里吃过点干粮后被送进医院,体貌特征与7连1排长葛庆民相似。尽管这些线索最终没有找到葛排长,但却意外发现了3营指挥排排长兰冠球的下落。

到3月2日,3营营长胡扬发和7连1排长葛庆民仍然下落不明。团机关通过详细调查,知道胡营长随身有几件东西可以作为证据。704车在拖救途中车内起火,遗体被火化已无法辨认。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团机关再次组织人员到探某阵地周围进一步搜索,最终在胡营长下车换乘不远处的一个凹地草丛里发现了他的遗体,身上的4件随身物品确认了他的身份。对于葛排长,调查发现了他随身的3件物件残骸,最终确认了他的遗体。

经过10天艰苦细致的查找,3月5日,55军坦克团3营同登战斗的19名下落不明人员全部找到了。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对战友的无限情谊,更是对“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最好诠释。

通过这次查找失踪人员的行动,我们看到了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坚定的信念。正是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激励着官兵们在战斗中无所畏惧,英勇奋战。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同时,这次行动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在战场还是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信念,团结一致,共同克服。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患难见真情。”在战争中,战友的情谊更显弥足珍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