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满时节,暑热挟湿,要注意的养生细节都在这里!

 小主千岁 2024-05-20 发布于山东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我们迎来了热季的第一个节气——小满。

此时大麦、小麦等农作物都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又还没有完全成熟,故而称之为“小满”。

同时,小满的到来,也标志着炎夏登场,潮湿天气的来临。

相信大家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天气开始逐渐闷热,雨水也多了起来,有句话叫“暑多挟湿”,说的就是这个时候,暑热之气最爱拉上湿邪一块儿来侵犯人体。

所以很多人容易在这段时间出现脚气、疹子、风湿、水肿等问题。

那何为湿气呢?

其实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是身体里面的废水,在中医看来,湿气具有沉重、粘滞、伤阳、病程缠绵难愈等特点。

可见,一旦被湿气缠上是很麻烦的。


那我们身体里的湿气又是从何而来呢?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是湿气、浮肿这些和脾息息相关。

中医上常讲:“脾喜燥而恶湿,主运化水谷。”

言外之意,脾胃负责把咱们吃进来的东西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输送到全身各处。


很明显,健康的脾胃是不会产生湿气的,但是呢咱们现代人很少有健康的脾胃。

像失眠熬夜、焦虑劳累、寒凉饮食、吹空调等等,这些行为都会伤害身体,伤害脾胃,慢慢的脾胃功能就弱了。

而一旦脾胃出了问题,相应的运化能力自然就弱了,我们摄入进来的这些水分,不能完全消化,又不能被全部排出体外,运化不出去停留在身体里面,就形成了湿气。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湿气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脾胃弱了,而脾胃一弱又导致湿气排不出去,你瞧,这可不就成了恶性循环?

眼下正是湿气最为猖獗的季节!

所以我们要趁这个时候,对湿气进行严厉地打击,以防为秋冬留下祸患。

但俗话也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想要彻底祛除体内的湿气,不是靠偶尔喝一两个祛湿汤、做一两次运动就能解决的,需要日复一日地坚持调理才行。

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调理脾胃。所以这里呢,特别给大家分享两个行之有效的祛湿好方法:

1、养生热泡茶·轻如燕

轻如燕化裁自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所记载“外台·茯苓饮”。选用长白山人参,新会陈皮,以健胃祛湿,佐桂花丁香以芳香化湿, 搭配云南普洱更增健脾养胃之功效,口味更加醇厚。

整体配伍脾祛湿、利水消肿,长期坚持饮用,可以帮助恢复脾胃功能,排出体内湿气。


2、艾灸祛湿

三阴交和足三里都是常见的祛湿要穴。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经相会,是脾经的主要穴位。此穴位可以健脾去湿,有效恢复脾功能。


足三里为胃经主要穴位。艾灸足三里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通经活血等作用。

每次艾灸 30 分钟左右,艾灸前后要多多补充热水,以免上火,影响睡眠。

大家都学会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