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修得人生的圆满?原来儒道释早有安排......

 曾仕强 2023-04-10 发布于北京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687戳上方蓝字关注

人生就是在修得自己的圆满。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712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人这一生究竟该怎么过?

很多人年轻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到了中年又懒得去想,最后到了晚年,总算想明白了一点,可人生已经过去大半了。

曾仕强教授曾说,人生就是在修得自己的圆满,如何才能尽可能地趋向那个圆满呢?

如果把人生分为年轻、中年、老年三个阶段,那么修行好每一个阶段的人生,就是在画好那一部分的圆。

儒道释是中国文化三大精髓,这三家智慧各有侧重,各有不同,恰恰对应了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

人生如果能贴合着这三家的精神境界,对人生修得圆满大有裨益。

01

年轻时学儒家

人刚成年,刚步入社会的时候,一定要学好儒家。

因为你的人生刚开始,孔子讲慎始善终,慎始非常重要。

我们要面对许多人生的重大课题。比如,如何形成自己正确的三观,怎样做人做事,安身立命。

这些如果不在最开始打好基础,等到犯了错误,年龄越来越大,再不断去修正,就会尾大不掉,力不从心了。

儒家是入世进取的学说,年轻人嘛,就要有一股子“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干劲。

然而,社会复杂,人心险恶。要怎么为人处世呢?

首先要正,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正气。这是做人的根基。

儒家倡导的仁、德,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要不然哪来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呢!

有了一身正气,就有了做人的底线。然后呢,就可以随意发挥了吗?

其次还要有方向。孔子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自此一生不辍,成就至圣先师。

王阳明也讲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早立志,对整个人生都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人生有了底线和方向,就不会误入歧途、浑浑噩噩。

每个人都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终将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辉。

当然了,社会是个大熔炉,百炼才成钢。

年轻人不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毛病,别怕,儒家的修身功夫正是为你量身打造一副钢筋铁骨。

“吾日三省吾身”,年轻人时常内省,学会慎独,自然对抗外界各种诱惑就能从容一些。

“君子和而不同”,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与人为善,求同存异,避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人无信不立”,以信义立身,才不至于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道德,变成见利忘义的小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恕己之心恕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很多人、事就能变得更和谐。

年轻时学儒家,其实就把握好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积极进取,保证人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这才是年轻人该做的事。


02

中年时学道家


人至中年,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阅历,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看事看人不再像愣头青那样,脑子一热,我行我素。

你会发现,中年人的燃点变高了,好像对什么都开始热情不起来了。

渐渐地,中年危机这个词不知何时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时候就需要道家出来对症下药了。

道家最重视人与天地自然的联系,比如,天人合一,返璞归真。

以前觉得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太不接地气了,但是历经人世沉浮之后,才觉得老子跟庄子真的很伟大。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想想人这大半辈子活过来,为了虚荣名利争来争去,倾尽了全部精力。有多少人是真正满足的呢?

物质的追求就像个无底深渊,吞噬着你的身体和精神,把你变成奴隶。

道家就是将人从世俗的羁绊中超脱出来,重新回归人与天地与自然相参的和谐境界。

庄子讲“不以物累形”、“物物而不物于物”,说得多好啊,人怎么能被外物所困,所累呢!

人应该有“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的洒脱。应该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觉悟。

世间之事好坏没有定论,成败乃一时结果。看开一些,看淡一点,回归自我,才能不负这生命的价值。

正所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要懂得知足常乐啊。

中年人学道家,除了安放那颗疲惫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学会养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你的精气神总是因为俗事而剧烈波动,那能不伤神损身嘛!

所以要“致虚极,守静笃”,淡泊名利,返璞归真。

让自己的身心和于阴阳四时,与天地自然相参,自然能够健康长寿。

总结起来就是看淡尘俗,守拙抱朴。

03


老年时学佛学

人生到了晚年时,已经看遍世间福祸荣辱,阅尽人间沧桑巨变。

这一生的坎坎坷坷,曲曲折折,都走了过来,这一世的悲欢离合,七情六欲也都尝了个遍。

此时的心性已经被打磨得如同古井不波般深邃静谧,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激起的浪花。

所以,晚年的最好状态便是觉悟和放下。

这也是佛家追寻的要义。人嘛,只有经历过了才会醒悟。

以前大半生都在着急赶路,攀过了这一座山,又想去看看那边山的风光。

这一路走来,想要得到的,有些得到了,有些没得到。但是回头发现,貌似失去的更多。

有些东西是被自己忽略掉了,有些东西是被交换掉了,它们无一例外都很重要,却再也回不来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人生到了最后的一段路程,是时候学会慢下来,静下心来。把目光从远方收回来,珍惜当下,抓住身边的美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一份踏实安然,闲适自在,足以抚慰大半辈子的风风雨雨。再也不计较名利得失,再也不为荣辱委屈伤神动念。

当你真正放下一切,才会觉悟。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当你能从中悟得同感之时,也证明你的确是放下了。人生难得放下,只有放下才会真正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淡然。

向前看是庄子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向后看是苏东坡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合起来看便是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老能悟得此境,人生就不是虚度。

老年学佛家,除了自身得到开脱,还有就是养成对别人的慈悲。

看过和经历过那么多爱恨悲喜,看到世间还有无数人在欲海中沉浮,作为过来人,心中如何不会有一份大悲悯?

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老人慈眉善目,古道热肠,乐善好施。

总之,老年学佛家,我们要抵达的就是八个字:内心安然,慈悲为怀。

在中国古典武侠小说中最后都会有一个情节,有情人终成眷属,一代宗师归隐山林。这是小说里的圆满。

而人生的圆满则比较复杂曲折,需要我们去经历,去感悟,不断磨砺自己的心性和行为,而儒道释三家智慧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最后希望人人活出圆满的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