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上 高一 语文 古诗文阅读《静女》课件PPT

 昵称503199 2024-05-20 发布于湖北
《静女》

   

《诗经·邶风·静女》是写青年男女约会的诗。《毛诗序》称:“《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讲《静女》是讽刺时事的诗篇,这是不符合诗歌主旨的。朱熹批评毛亨的这一论断,说:“此序全然不是诗意”。欧阳修言:“《静女》一诗,本是情诗”。“情诗”的界定,才把握了《静女》的意义核心。

诗篇以“静女其姝”一句起笔,站在男子的角度,写女孩美而有娴静的气质,与下面的“静女其娈”意义相近。这两句对女孩容貌气质的夸赞,本身就流露出男孩的爱慕之情。如此美而娴静的女孩“俟我于城隅”,在城角等待着“我”,一句状似简单的交代,字里行间,难掩男主人公兴奋、喜悦、期盼相见的心情。令人不禁联想出男孩怀揣着盼望与喜悦,朝着城角处紧赶慢赶的画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从上帝视角写女孩调皮可爱,与心上人相约,却不直接出现,故意躲藏起来,或许正在暗处悄悄观察男子的反应。因而这两句也可能是站在女孩的视角写就的。男子满怀兴奋和期盼,如约来到城角,四下一望,不见心上人的踪影,不禁“搔首踟蹰”,挠头徘徊。寥寥几字,男子不见心上人的困惑焦急情态跃然纸上。这两句诗虽重在表现男孩的动作情态,却也暗指男子正中女孩与心上人打趣的“下怀”,借男孩的疑惑踟蹰,侧写女孩的活泼趣味。男孩在明处焦急等待,女孩在暗处得意偷笑,仿佛两幅特写。后一画面虽没有具体的文字描写,读者却能够通过想象“搔首踟蹰”的画面,进一步延伸联想得到。后一个画面的想象,正是从前一个画面的文字描述“搔首踟蹰”映照而来。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承接上面的诗句,女孩终于出现,送给男孩红管作为礼物。红管鲜红发亮,美丽的样貌令人喜爱。红管之外,男孩还得到了女孩自远郊带来的嫩白茅根。这两种礼物,皆美丽而奇特。诗句简短,却将男孩端详着女孩的礼物,以惊喜和珍爱的口吻诉说赞美的情景勾画得恍若可见可闻。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管除了颜色鲜红,更有亮眼的光泽,令人愉悦。对嫩白的茅根,男子更是直接评价其“洵美且异”,美丽而独一无二,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此句云:“惬心满意之至”。彤管和茅根,寄寓着女孩对心上人的深情厚意与真诚结好的期盼,正如欧阳修《诗本义》评彤管:“但彤是色之美者,盖男女相悦,用此美色之管相遗,以通情结好耳”。礼物虽简单,但男子显然对礼物爱不释手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并非是礼物真的美丽非常,而是因为它们是心上人的馈赠。可以说,彤管和茅根,是因女孩寄寓了对心上人的爱意和与心上人结好的心愿,而在男子的眼中拥有了独特的美。而男子对女孩的深情,也是使礼物“洵美且异”的情感因素。钱钟书《管锥编》:“卉木无知,禽犊有知而非类,却胞与而尔汝之,若可酬答,此诗人之至情洋溢,推己及他。……要之吾衷情沛然流出,于物沉浸沐浴之,仿佛变化其气质,而使为我等匹,爱则吾友也;憎则吾仇尔,于我有冤亲之别”。所以礼物有特异之美,是经过爱情“浸润”的结果。

《静女》将青年男女的情感刻画得细腻入微,在几千年的时光里,无数读者通过诗篇,依然可以体味到先秦这份真挚健康爱情的动人魅力。在绵长的光阴里,《静女》所描绘的爱情也成为永恒,千古不衰。《诗经注析》言:“此诗以人人所能之言,道人人难表之情,自然生动,一片天籁。李梦阳引叔武语曰:'真诗乃在民间。’以此诗诠之,诚非虚论”。诗篇语言质朴无华,却将真情抒写得丝丝入扣、细腻动人,达到了传情写意的艺术高峰。

感谢观看

-2022.11.24-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