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丨鲁山】石涵华丨怀念我的鲁高岁月

 智泉流韵原创 2024-05-20 发布于河南



怀念我的鲁高岁月

作者/石涵华


前言

80年代初,国家高考制度已恢复数年,城乡各地一批批胸怀理想的莘莘学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跨进大学的校门,成为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上大学,是无数青年学生心中的梦想,也成了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正途。一个又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成了鲜活的励志故事,被人们广为传扬,也成了同龄人学习的榜样,一时间社会上形成了崇尚读书、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每一个家庭里,但凡有点天赋的孩子,就成了全家人的希望所在,倾尽全力供养其上学读书,甚至不惜牺牲其他孩子的读书机会,期待着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实现鱼跃龙门的梦想。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读完初中的,正面临着平生的第一次选择。当时的初中毕业生,要么是回乡务农,要么在夲乡上个普通高中,但最后的归宿大多都是回乡劳动。那个时候,我的家乡有个大学毕业生刚刚分配了工作,这使人们更加真切地看到了读书的希望,也对处在十字路口的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父母时常用这个实例引导我,鼓励我。也几乎是在同年,我们学校分去了几个漯河师范毕业的学生,他们举手投足间的骄人风采,成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让人好生羡慕,我的内心也被深深触动,从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和希望。曾经的凌云之志和临渊羡鱼之情,激发了我好好读书的原生动力,我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并为这个目标开启了迂回曲折的求学之路。
80年代初,县城的重点高中开始实行三年制,而乡镇高中的学制还是二年。城乡高中教学质量差距很大,乡镇高中教学资源薄弱,学制短,学生基础不好,考大学的希望非常渺茫,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以后都回乡务农了(除了考学,当兵和招工也是那个时期改变命运的一条途径,但机会却更加渺茫),一般只有进入县城的重点高中深造,才有考取大学的希望,所以那些胸怀理想的学生都把目光盯上了县城高中,尤其是鲁山一高。在当时如果能考进鲁山一高,就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的校门。可考取鲁山一高并非易事,每年三百人的招生名额,对于全县广大乡村中学来说,可谓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的严苛遴选,那是只有地方中学的尖子生才有资格企及的目标。
我是在仓头中学初中毕业的。对于怀揣大学梦想的我来说,鲁山一高自然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为了考取鲁高,我打乱了固有的学业节奏,留过级,转过学,也复读过,历尽曲折,终于在1982年中招时如愿以偿,正式成为鲁山一高秋季新生的一员。

1、考上鲁高
如果说,上大学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而对于我来说,改变命运的是入读鲁高,可以设想,如果当年我没有考上鲁高,那后来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是母校和恩师们成就了我,托举我站到更高的起点上,看见了更远的风景。我这一生虽然没有机会上名牌大学,我却上了名牌高中,这是我一生引以为荣的事情!
一九八二年夏天,我考上鲁山一高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在方圆十里八乡传开了,那种体面和荣光不亚于现在考上名牌大学的影响,全家人也像过节一样沉浸在喜悦和幸福之中(因为当年中招,全乡考上鲁山一高的只有我们三个学生)。我显然成了家乡同龄人学习的榜样,也成了家长们教育孩子的范例,有的家长慕名而来,要我帮帮他们孩子的功课,有的乡亲见到父母就道喜似的说些恭维和贴近的话,说女儿开学的时候,如果缺啥少啥了就说一声。这样的氛围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我却在短暂的兴奋中很快就平静下来,冒着炎热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借来教材,开始有计划地预习高一上学期的功课。父母也开始为我的开学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父亲主要是为我筹措开学的费用,母亲则是给我准备粮食,缝制被褥,为了让我出门能体面一些,开学的前一天,母亲特意去乡里的合作社给我扯了一条花纹床单。开学前的那段时间,一家人东挪西借,终于备齐了我开学的一切之需。我知道,这期间父母一定做了不少难,可我从来没有看到他们面露难色。心中有希望,眼中就有光,父母眼中的光芒早已遮盖了他们心底的忧戚。
我已记不清开学那天离家去学校的细节了,只记得开学的前一天,我是一个人去学校的。粮食已提前由我的同乡帮忙运到了城里粮站,我随身携带的是被褥和书籍。我向着心仪已久的学府——鲁山一高,踌躇满志地出发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出远门,稚嫩的双肩背负着沉重的行李,也肩负着美好的理想,我带着亲人的希望和嘱托,信心满怀地跨进了鲁山一高的大门。
入秋的天气还有些燥热,当我风尘仆仆地跨进鲁山一高校门的时候,一股清凉雅静的气息和高级感扑面而来,只见偌大的校园里屋宇俨然,秀木森森,月亮门内,曲径通幽,我内心的仓皇和疲惫顿然消退,一种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心里很快踏实下来,彼时彼地,置身在神往已久的学府,就像是踏进了心中神圣的殿堂,忽然感到自己仿佛已触摸到理想的模样。走在熙熙攘攘的校园里,我已经有了明确的归属感,心里仿佛有个声音在激动地说:亲爱的鲁高,我来了,我来了!
我们一年级新生报到的时候,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学,校园里秩序井然,肃然清静。有的教室静悄悄的,学生们正在自习;有的教室正在上课,老师洪亮的声音充耳可闻。浓厚的学习氛围笼罩着整个校园,心中不禁肃然起敬——-心想鲁高不愧是名校,这里才是读书学习的理想之地,并对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2、掀开新的一页
鲁山一高八二年秋季招收新生约三百人左右,共设六个班级,每个班级大约五十个学生。分班的布告张贴在紧邻校门北侧教室的外墙上,大红纸上的毛笔字清楚地显示着班级序号、班主任名字以及本班学生的姓名,这里的一整排蓝砖瓦房全部是新生们的教室,每个教室门口一侧的上方,订着一块小木牌子,上面显示着班级序号,这样每个同学就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所在的班级和教室了。入学的当天下午我就从布告里获悉自己被分到了一(2)班,班主任是张舒帆老师,循着小木牌子,我也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教室。
随着新生报到的人流,我找到了位于校园东北角的女生宿舍。一排东西走向的瓦房,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是一个宿舍,每个宿舍大约是三间或两间普通房屋那么大。每个宿舍里住的基本上都是新生,但不全是一个班级的女生,后来才知道有的宿舍还有新生和高年级的女生混住的,正因为如此,有些不同班级和年级的女同学相互之间也很熟悉,及至毕业之后很多年,偶尔提及某某同学,尽管不是同届同班的,彼此也可能认识,就是因为她们曾经是室友。
我们一(2)班的教室位于靠近校门北侧的一排蓝砖瓦房里,玻璃木窗,高大亮堂,这样的校舍在当时已经是很不错了,因为那时乡村的学校还是土瓦房,甚至是草房。
开学第一天,对新生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为了这一天,我们已经等了那么那么久……
第一节课是语文,语文老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张舒帆老师。在正式开讲之前,张老师给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开班仪式:首先欢迎新同学们来到鲁山一高学习,接下来对照着花名册进行一一点名,被点到名字的同学起立与大家示意。记得那时候大家初来乍到,相互都很拘谨,女生则尤显羞涩,被点到名字时脸唰地一下就红了,站起来低着头,怯怯地报过姓名,旋即就又坐下了。点名的环节也使得每一个学生与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同学正式建立了链接,一个原生态的班集体从此确立起来。最后张老师给我们传达了学校纪律,要求同学们自觉遵守校规校纪,鼓励大家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完成好高中三年学业,实现心中的大学梦想。
记得我们第一节语文课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张老师的课讲得十分精彩,他的授课风格清新飘逸,引人入胜,不知不觉就把大家带到课文设置的情景中去了。同学们听得有趣,也很投入,教室里安静极了。这是我体验到的最有秩序的课堂,也是最有品质的课堂,应该说是张老师的课讲得太好,生生地把大家给镇住了;同时也是因为刚刚开学,大家都还生疏,放不开,即使个别爱搞点小动作的,一时还在故作矜持。此外,我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同学们刚刚经历过中考一役的洗礼,今天能有机会重回课堂,已深感幸运之至,可以设想,如果中考落选,那就等同于自己的学生时代永别,今生不会再有读书的机会了,所以能有今天,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时我才注意到我们的张老师翩翩儒雅,广闻博识,由他来讲《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真是非常应景,也是再合适不过了,在他声情并茂的讲解和抑扬顿挫的朗诵里,仿若原文的作者正在向我们缓缓走来,而窗外绿意盎然的鲁高校园依稀就是那幽静美丽的清华园!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随着课程的逐步进展,所有的任课老师在新学期的镜头前依次向我们走来:数学老师于顺兴,物理老师许志敏,化学老师师殿峰,英语老师陈润聪,政治老师詹天增,历史老师罗锦绪。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场偶然而又命定的遇见和陪伴,那么敬爱的老师们就是我们青春岁月里最幸运的遇见,最无价的陪伴。如果说理想是天,老师就是我们登天的云梯;如果理想是岸,老师就是我们渡海的舟船;如果理想是绝壁之上的风景,那么,老师就是托举我们看见高处风景的那一副铁肩。从此,我们青春的田园,因老师们的辛勤耕耘而丰收在望,我们缥缈的前程也因老师们的无私付出而曙光初现。
崭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同学们由陌生到熟悉,由拘谨到自然,大家很快就在新的环境中适应下来。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同自己的班级和学校紧紧联系起来,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成了我们高中阶段共同的情感归属和价值取向。大家都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我们不仅追求一滴水里折射出的灿烂光辉,也向往一条小溪汇入大海的骄傲和荣光。
是时代,是理想,是命运的力量,把我和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母校历史地集合到了同一时空里,对我来说,这是天赐的机缘,也是莫大的幸运。
鲁高三年,我把青春安放在这里,把希望寄托在这里,也把拼搏逐梦的故事书写在这里。
鲁高三年,是母校成全了我,使我实现了青春的蜕变。
母校,是我一生的骄傲和永远的怀念。

3、行色匆匆赶考路
鲁高的早晨是从每天的晨跑开始的。
早上,当清脆的起床铃声响起,整个校园都苏醒了,学校的大喇叭里开始播放着清新活泼的台湾校园歌曲“蜗牛和黄鹂鸟”“校园的早晨”。宿舍的灯亮了,老师窗口的灯亮了,每一处水龙头旁都挤满了排队接水的同学,操场上体育老师的口哨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急促,经过简单洗漱的同学们,像潮水一般朝着操场的方向涌去,大家熟练地按照班级顺序排成一条条纵队,整齐的队伍在嘹亮的口哨声里依次开拔,所有的纵队首尾相接,似一条长龙在操场环形的跑道上腾跃游动。整齐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口令,在操场的上空回响,游龙般的队伍看上去气势雄壮,蔚为壮观,清脆激越的哨声在操场的上空久久回响,晨昏里,晨跑的队伍像一支澎湃的洪流向着东方欲晓的黎明进发……
一场晨跑下来,同学们的精神都被彻底提振起来,大家回到教室,开启新一天的学习。当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朗朗书声已经传遍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
高中生活的日常是,上午和下午上课,早上和晚间自习。教室里黑板左上方的墙角张贴有课程表,一进门就能看见。上、下午的课都是按照课程表上的排序来进行的。那时上课没有投影,也没有网络授课,三尺讲台就是老师传道授业的道场。常常是老师站在讲台上,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一边讲解,一节课下来,黑板下面的地面上就落了一层厚厚的粉笔末,甚至连头发和双肩上都是白乎乎的,这时老师就习惯性地用手往身上扑打扑打,夹着教案走出教室,同学们也像出笼的鸟儿飞出室外。有时候也会有个别同学紧跟几步,围着老师继续追问或探讨课堂上的问题,那场景现在想来还很生动,老师们的诲人不倦和同学们的孜孜以求,折射出教与学的无私和执着,暖暖的,让人感动。每每望着老师走出教室的背影,颇有几分旧时教书先生的古风,只差一件青布长衫了。课间十分钟,是个小小的缓冲,同学们走出教室,伸伸懒腰,晒晒太阳,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上节课的紧张刚刚缓解,下一节课就又开始了。我们每天的课程,一般上午是数理化,下午则是语文英语,或者是政史地等文科的课程,有时也会有例外。这种文理课程的时间安排,大概也是有生理科学依据的,大抵上午的时候,人的思维较为活跃,而午后,人的状态就沉静下来了。早晚自习则是自由式的,一般早上背书,要么是语文课规定背诵的全文或段落,要么是朗读或背诵英语课文或单词。晚自习主要是温习当天讲过的功课,或者是做当天布置的数理化作业,最后还要把第二天的新课预习一下。每天的中午也是个有效的宝贵时段,上午数理化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是在午后完成的。完成后的作业自行放到讲台的课桌上,全班都交齐了,厚厚的一摞,再由课代表送到老师办公室。一般老师当天就会把作业批改出来,便于第二天课堂上进行纠错和讲解。如果作业不多,午后还可以趴在书桌上打个盹儿,等下午上课时就有精神了。午后的时间,往往是校园里最慵懒的时光,静悄悄的,室外走动的人也少了。那时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按时上交作业,迟交或不交作业的,只是个别现象,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教室里最后一两排的学生身上,对屡屡不交作业的,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惩戒,就那样了,没办法!所以,每个教室的后排,似乎成了个特区,包含着诸多方面的不言而喻。现在想来,当时班级里那些坐在后排的常常不交作业的同学,如今怎么样了?虽然他们学生时代的学业有所荒殆,也许后来人生的作业完成得并不差。读书,是人生上进的正途,但也不能否认,还有一些人走的却是蹊径,他们一样可以通达成功的彼岸。
80年代的高中生活,除了课本以外,可供我们阅读的课外读物实在是太少了,我们也接触不到其他方面的信息,因而同学们的知识面普遍狭窄,城里的学生相对会好一些。
当时每个教室的外边都有一组阅报栏,阅报栏里的报纸每天都是新的,主要是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文汇报还有参考消息。课间十分钟和其他的课余时间,阅报栏四周常常围满了人,对于新闻报道和政策理论,大家或是认认真真地阅读,或是漫不经心地浏览,遇到重点的、有价值的,就用笔抄录下来,为时事政治考试积累素材。对于优美的散文诗歌,深刻的议论文章,喜欢的也是动手抄下来,作为范文来学习,以弥补课本学习的局限。阅报栏像一个联通外界的窗口,使我们呼吸到了课堂以外的空气,见识到了书本以外的东西,拓宽了知识的视野,作为教科书以外的加餐饭,给我们补充着知识的营养。除此以外,同学们的课外阅读还会延伸到一些时下流行的文学刊物。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思想的解放释放出空前的文学创作热情,一些文学期刊像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莽原》《收获》《奔流》《十月》《昆仑》和《辽宁青年》等期刊在同学们中间很受欢迎,一时风靡。然而受条件的限制,订阅的人不多,大家都是相互传递着看,其实这种传阅也只是课下偷偷摸摸地阅读,这种消耗时间和精力的不务正业,老师是不允许的。至于那些大部头的小说,敢读的人就更少了,但还是有个别人控制不住地进行地下阅读,甚至是逃课阅读,那代价可就惨重了,要么造成偏科,要么是把成绩全部拖下。不过很多事实证明,极偏僻的小道儿上总会有人任性甚至是冒险前行,可能在这幽暗崎岖的小道前方,有一束光已为他点燃,吸引着他的神经。现在很多有成就的作家,他们的学业曾经一塌糊涂,他们是那个最不可救药的差生,但若干年后,他们却在另一个领域哗然地浮出水面,而且建树颇著。曾经落伍的队员,可能注定另有归处。
那时,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就在校园靠后居中的一座古式建筑的阁楼上,幽幽的,给人以沧桑和神秘之感。图书馆里陈列的书籍,感觉不是即时轻松速阅的那种,而是需要潜心研读的老部头。印象中平日里没啥人气,借书的人不是很多,因为这里安静,来此晨读的同学倒是不少。记忆里我似乎有一次借书的经历,书的名字已经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扉页上有个图书的编号,还有个红色的印章,好像没有怎么读,过一阵子就还回去了。那时功课很重,学习的压力已不堪重负,我也就很理智地不去触碰那些有可能影响学习的课外书籍。高考的金箍棒时刻在敲打着自己,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严,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学期的功课都有规划,有落实,不容有半点松懈,也不允许心有旁骛。
我在鲁高上学期间,现在想来算是很用功很努力了。每节课我都会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从来没有逃过作业。每当第二天作业发下来的时候,我都会仔细看看老师的批改,如果发现有大红叉的,心里就特不舒服,那个大红叉就像一根刺扎在我的眼里,必须尽快把错误纠正过来,以及时填补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和短板。每天晚自习的时间,都是我对当天功课检查收官的时候,我会有效地利用这段时光把当天的功课复习一遍,数理化主要是概念和例题,至于语文和英语,我会把重点的词语和句式先过目一遍,然后动手抄在纸片上,搁在书桌不碍事的位置,低头抬头间就能瞟上几眼,走出教室的时候就随手带上,随时随地看几眼以强化记忆。
温故而知新,不同层面的总结式学习,是我高中阶段学习的法宝。我坚持对每天的功课,每周的功课,以及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功课,都会用大标题小标题的形式,或者是大括号小括号的方式书面进行总结,层层叠叠,林林总总的公式、概念和原理里蕴含着清晰的系统和严谨的逻辑,看上去既直观,又全面,这样学过的东西不至于碎片化,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那时候文具店里有一种能够穿透纸背的金属大卡丁,我用它把十六开大小的纸张订成厚厚的本子,作为我的学习笔记。我用过做的笔记的纸张,可谓是五花八门,有油光纸,草纸,还有中药店里的包装纸。油光纸有些奢侈了,我使用最多的是草纸和包草药的粗纸,这样的本子我用过很多本,堆起来厚厚的一摞子,每当中考或期末考试总复习的时候,我就把这些本子拿出来,认真翻看一遍,学过的功课就提纲挈领,呼之欲出,而且逻辑清晰,一目了然,所有的概念定理公式都包括进去了。就是语文英语,我也是以类似的方法归纳整理的,主要的字词,生僻字,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和意义;英语的单词,词组,时态和主要句式等等。我的这种学习方法,像是用一根麻线把学过的知识成串地穿了起来,又像是俄罗斯套娃,层层相套,既完整统一,又不失独立,他们都是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下相互关联着,这样学到的知识既有系统性,也有条理性。也许同学们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学习方法,值得借鉴,但这种方法是我在日常学习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至少它对我是管用的,对本人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期间,承蒙老师和同学的抬爱和信任,我曾两次在班里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这套学习方法,不知对大家是否有过帮助,但我毫无保留地分享,内心却是十二分的真诚和纯粹,当然也有一丝大家不易察觉的、小小的自豪感,在脸上瞬间绽放,旋即又凋落。
整个高中阶段,时时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心里总绷紧一根弦,不敢有闲情逸致,无心言笑,总是行色匆匆,若无其事,现在想来这种少年老成的状态与那朝气蓬勃的年纪多么不相符啊!
在所有的功课里,我的政史地总是处于被冷落的境地,往往是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突击复习一下,不指望考高分,只希望不要太差,不影响总成绩即可。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已经知道将来是要分科的,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预备地往理科上偏,所以对地理历史也没太放心上,至于政治,虽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应试的需要不得不学习。尤其是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等内容,资本和资本家以及剩余价值,总感觉隔得太远,似乎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没有社会阅历的年纪,是领悟不到其理论后面的实质的,只能是死记硬背,所以学起来味同嚼蜡。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正在推出一系列政策上的改革举措,整顿、改革、调控、统筹、提高以及八字方针等政治名词,常常使人懵懵懂懂,不知所云,所以政治这门课我自始至终都提不起兴趣,只能是敬而远之,当然也就没有学好。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的大脑对政治理论一直都存在盲区,像是存在什么阻隔。在这方面,我的大脑不是导体,也不是绝缘体,而是半导体,只有在特定激发的条件下,才会起到作用。这是我先天里的短板。
高二分科以后,我终于进入到自己喜欢的理科班学习。语数外物理化学,我都是带着兴趣去学的,几乎是齐头并进,没有什么偏颇,成绩也都在班级前列,但每门功课里还是存在一些相对薄弱的地方,比如数学的排列组合部分,物理的力的分解和无线电部分,化学的氧化与还原部分,语文的议论文写作部分,至于英语,词汇和阅读理解是我一直的欠缺。
现在想来,如果哪门功课没有学好,也许是功夫没有下到,但是先天的欠缺也是客观所致,只是当时意识不到而已。半生的实践证明,我天性不擅辩论,不谙繁复,不惯虚拟想象,反应不及,都是我在早年功课中出现短板的先天因素。至于化学里的氧化与还原,这一自然界基本的物化循环,追求终极,而没有最后的终极,从原点出发,又回到原点,绕来绕去,辗转循环,其中机巧,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清楚,所以人过半百,依然不解身处的这个世界。不论当年学得好与不好,老师们的精心教诲都给我带来终身的受益,它不仅是我面临的应试教育的需要,也是在我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所吸收到的最宝贵的精神养分,不论是学生时代的求知,还是一生的做事做人。
永远忘不了王培钟老师讲授的《过秦论》和《刘和珍君》。王老师讲授的语文课,既妙趣横生,又入木三分,常常从书本延伸至社会,又从社会联系到人生,再从人生回归至课堂上来,他培养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使文学、社会与人生的概念在我们的脑海里有机地衔接起来,并灌输到我们的认知中去。
永远忘不了于顺兴老师讲授的数学课。每天上课铃声还没有响起,同学们正急匆匆地赶回教室的时候,于老师就早已站在教室门口了,腋下夹着巨大的黄色木质三角板和量角器,手里握着课本和教案,然后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登上讲台,开门见山地开始讲授新一天的课程。于老师的数学课讲得非常好,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他善于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课堂上常常与同学们问答互动,烘托出热烈的课堂氛围。于老师一节课的板书总是擦了一板又一板,常常因为讲课太专注而一不小心跨到台下,身体打了个趔趄旋即又复正,依然若无其事地继续讲课,一堂课下来地上落满了粉笔头。于老师讲课时思维总是高度集中,直到一个概念或者一道例题讲完了,他的表情依然僵在那里,迟迟没有缓解,以至于同学们的神经也跟着绷得紧紧的。
还有许志敏老师的物理课,我不只从中学到了一系列的物理概念和定理原理,也使我在概念的背后懂得了:物质世界在没有发生质变之前,它们或静止或运动、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独立而又依存的关系;师殿峰老师的化学课,使我洞见了这个物质世界的绝对变化和相对稳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一切颠覆性的变化和奇迹都会发生。学过了物理化学,人世间的人情物理和变幻莫测,你就理解了一半。这个世界是物理的,这个世界是化学的,这个世界有着高深莫测的存在,也有着简简单单的日常,这个世界是宏阔的,细微的,奇迹的,魔幻的,总归这个世界是变化的,这个世界是哲学的,这个世界尚且也是神秘的,甚至是诗意的,它让人感到踏实的存在,也使人产生好奇的冲动,这些认知的获得,许老师和师老师是我的领路人。
80年代初的高中课程,英语早已上升为主课,我也有幸遇到了两位优秀的英语老师,陈润聪老师和远中信老师。陈老师担任我一年级的英语课,之后的二三年级英语课一直由远中信老师担任。
陈老师是南方人,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地机智敏捷,干净利落,讲课风格生动活泼,课堂上总是带着极其夸张的动作,诙谐有趣,声情并茂,极大地凝聚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学起来轻松快活。陈老师是南方口音,听他的话颇有些吃力,所以课堂上我们就格外关注他的板书,以弥补听不清的欠缺,我想也许是陈老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尽量地丰富其肢体语言,以期达到同学们理解的目的。陈老师的英语板书很漂亮,飘逸流畅,看上去是一种享受。他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尤其他喜爱篮球,下午课外活动的操场上时常看见他运球投篮的矫健身影。他的家就在操场边上的红瓦房里,夏天的傍晚,我们时常看见老师坐在门前的树荫下深情地拉起他的手风琴,他拉革命歌曲,也拉外国歌曲,印象最深的是他拉的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还有红莓花儿开,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总是在黄昏的校园里飘得好远好远……
远中信老师教我英语时间最长,他是个中规中矩、认真勤奋的人。当时大部分老师都是寝办合一,而袁老师则是住在学校办公楼的二楼,同学们时常能听见他在办公室高声朗读英语的声音。他提倡我们用英语同他对话,鼓励我们要大胆去说,说不好没有关系。课堂上,他几乎很少使用汉语,为的是营造一个外语会话的课堂语境。袁老师说话语音很重,但他说的每句话都干净利落,没有一点拉杂和拖泥带水。老师爱岗敬业,治学严谨,那时候中央广播电台有个“走遍美国”的学英语频道,为了练好纯正的发音,他业余时间跟着收音机学习英语,时常听到办公楼上传来广播教学的声音,这声音富有磁性,很有感染力,也很有穿透力,只是我们听起来有些费力。在坚持不懈的教与学中,袁老师的英语水平炉火纯青,课讲得也是一流。高中阶段我的英语成绩一直靠前,有段时间我还曾试着用英语去写日记,目的是加强和巩固自己学过的英语知识。高考那年,虽然成绩很不理想,但英语我考了八十八分的好成绩,这与两位老师的精心教导是分不开的。据说袁老师因为外语水平好,曾一度担任中汤医院的翻译,后来因为师资的紧缺,经上级批准被挖到了我们学校。袁老师的到来,有力地充实了学校的师资力量,这也是鲁高同学们的福气。记得那时袁老师还不会骑自行车,星期天他在操场学骑车,双手扶着车把在跑道上跨了一圈又一圈,非常刻苦,最后终于学会了。后来看见他在校园里骑车经过,小心翼翼的样子,不禁让人替他捏一把汗,因为当时他刚学会骑车,骑得还不够熟练。由此可见袁老师做事那种认真执着的态度,同时也说明老师多年来深居象牙塔,潜心为学,安贫乐道,疏于物质的简单和纯粹,以至于那么多年还不会骑车。
在人生的长路上,也许你会有一程又一程的遇见,但在所有的遇见里,老师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基础的,是方向的,更是恒久的,是老师为你未来的世界铺就了健康的底色,老师的给予,是无私的,也是无价的,没有谁能代替老师对你的影响。何其有幸,今生有缘就读于鲁高,又何其有幸,在这里我遇到了巨匠般的恩师们,是他们在我正值青春的岁月里,教给我知识,也教会我为人,在这里我年轻懵懂的生命得到了他们精心的雕琢和扶正,三年以后我走出校门,走向人生新的阶段,但老师们高大艰辛的背影,像一尊尊神圣的雕塑永远定格在我青春的记忆里,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注定了我与众不同的人生。老师是我们人生的云梯,老师是我们前行的灯塔,老师是一个人精神洪荒期的普罗米修斯,师恩似海,终生难忘。
时光匆匆,不觉当年青葱的我们都已人过中年,我们的恩师们早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每每回忆至此,不由得感慨万千,情难自已,耳旁仿佛回荡起那首深情真挚的老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很多年以后,虽然我没有活成您的样子,但深深地理解了您紧握在手中的粉笔,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当我们走出校门,离您而去,消失在您视线的那一刻,您是否也模糊了双眼,可回头空荡荡的教室里,守巢的依然您……当您把一个又一个的我们高高举起,含笑放飞,您高大挺拔的身躯已经被沉重的岁月压弯,佝偻不起……

4、第一道门槛
80年代初的高考模式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在高考之前多了一道预选的环节。预选过关的学生,等于拿到了高考的通行证,才有资格参加全国统考,如果预选时被淘汰,你连参加高考的资格也没有了,所以大家面临的首次挑战就是预选。
在预选之前的那段时间,大家都是奋力拼搏,为预选而战。然而,考场如战场,它是激烈的,也是残酷的,它的结局充满了胜利者的荣耀,也注定了失败者的悲哀,所以预选揭晓的时候,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时候。落选的同学无奈黯然离去,过关的同学则是再接再厉。由于那些落选同学的离去,原来满当当的教室一下子显得空落落的。接下来是一、二年级同学的暑期离校,整个校园一下子变得更加冷清了。一个月后的高考如大敌当前,每个同学时刻绷紧着神经,不敢有半点懈怠,就连落选同学的离去,也顾不上说句告别的话,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意识到,我们的某某同学因落选离校了,不由得心里瞬间飘过一片淡淡的阴云。迎战者的紧张和落选者的伤感,交织成一种复杂的情绪,笼罩着我们的校园,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也笼罩在那个非常的六月。此刻获得高考资格的同学都在做最后的一搏,冲刺前途攸关的全国统考。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像一个个遴选出来的种子选手,在校园的营盘里,苦练本领,锤炼身手,整个校园可谓是磨刀霍霍,杀声阵阵,一种浓厚的、近乎凝滞的学习氛围充斥在校园的每一寸时空。
这个时期主要是练习重点习题,一遍遍地进行模拟考试。试题的来源都是教育发达地区的试卷,湖北黄冈的,北京海淀的试卷居多。白天照样是有秩序地上课,主要是老师讲解有代表性的例题,这些例题,都是老师费尽心思精选的,所以大家都很重视,大有碰上题眼的暗自侥幸和秘而不宣,这时的校园显得愈加空旷,整个校园除了老师讲课声音之外,就是操场的老桐树上知了那无休无止的叫声了,有时还能听到操场上扑通扑通打球的声音,那是放暑假的孩子们在玩球,多么羡慕他们的无忧无虑啊!即便是自习课,教室里也是秩序井然,如果你需要离席走动,大有惊扰别人的不妥,所以每次进出也就特别的小心翼翼。印象中这一时期的早操已经停了,可同学们依然起得很早,有的直接去教室,开始背书,也有部分同学还会坚持到操场上活动一会儿热热身再回教室学习。晚自习下课以后,教室就熄灯了,过不了多久宿舍的灯也熄了,可校园的角角落落还有不少人在趁着路灯看书,有的教室隐约还有昏黄的烛光在摇曳,不用说那是秉烛夜读的赶考人。这情形不由使人联想到古代书生凿壁偷光的故事,同学们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应该算是现实版的凿壁偷光了,只是这要比古代的书生幸运得多,因为只要你愿意,哪里都可以借到光,哪里的光都比古代的烛光明亮……任何高标的精神总是从少数人身上折射出来的,而大部分同学遵循的还是按时作息,我也没有那么勤奋,晚上会及时回到宿舍,早上起床铃响了才起床。只是临睡前脑海里过电影的习惯还一如既往,这常常占去我相当长的休息时间,甚至有时会因此而失眠。宿舍里,经常有人用手电在被窝里看书,一旦察觉到老师查寝的动静,马上关掉手电,佯装睡觉。所以按时就寝的问题,生活老师总是一遍遍地强调,要及时休息,养好精神,第二天学习才有效率等等,同时这样要求也是为了避免影响邻铺同学的休息。虽然我不赞成疲劳战术,但迎考的压力真的使人难以坦然镇定,勤奋刻苦的精神也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被激发出来的,当然,这种精神的可贵是毋庸置疑的,它像一束光,能照见希望,也能增添力量,只要有这种精神在,理想就变得不再遥远,柔弱也可以化为刚强。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们80年代鲁高学子的风采,更是一代代鲁高人的优良传统和群体形象。

5、最后的冲刺
也算是天不负人,我顺利地通过了八五年的高考预选,正式进入冲刺高考的最后阶段。
经过预选前的高强度复习,神经紧绷的状态已经有了很大的惯性,接下来的时间只有加强,不会再放松了。老师们也在辛辛苦苦地陪着我们去经历人生的非常时期,他们费尽心力地为我们遴选复习试题,再刻印成页子分发给我们去完成。那时还没有电脑打印,全部是刻字的油印,一套页子刻印下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上一套页子刚刚做完,老师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下一套页子。每个同学的手里常常掌握着多套页子,厚厚一摞堆在书桌上,低头做题的时候,脸就像是埋在了纸堆里,这情形几乎成了教室里的一道风景。每天做页子成了我们那个时期的主业,老师会不定时地抽查分发过的页子,然后把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公开讲解,个人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再单独请教老师讲解。因为是油印,页子上难免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不好辨认,同学们之间就拿着页子相互印证,再进行答题。常常是一套页子做下来,两只手都是黑的,教室里时常散发着油墨的清香。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想起那种香气,依然感觉很亲切。高考前的这段时间,频繁的模拟考试,时时在检验着我们复习的效果,验证着同学们的实战能力,每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也成了个人和班级复习效果的晴雨表,老师们会根据每次考试的总体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案和学习重点,每个同学的情绪也会因为一次又一次模拟考试成绩的波动而起伏不定,因为模拟试题都是参照高考的难度和题量去设计的,如果考不好,也就说明你距离高考的标准差距尚远。即便是考好了,也只能是一时之幸,这时老师就会在一旁给你敲敲警钟,意在警示你,切不可沾沾自喜,因为考试的事,此一时彼一时也,高考试题年年在变,只有现场考好了,才是真正的好。总之,不到考试结束,任何侥幸和幻想都是不能有的。那段时间,老师和同学们都处在一级备战状态,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努力拼搏,向着高考的那一天在奋力冲刺。
现在想来,那时老师们那种高度负责的、无私忘我的、满腔热忱和充满爱心的伟大情怀真的是可敬可佩,可赞可叹,同学们的勤奋刻苦和自我挑战精神,也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就像是一支完美的乐队,在老师的倾情倾力指挥下,演奏着一首拼搏奋斗的青春交响曲。
回想已经走过的大半生,我们能有多少时光是这样奋力拼搏着度过的?对我来说,仅此青春里的一场豪拼过后,不曾再有超越。应该说不论高考结果如何,那段时光里的努力付出都是交给青春、交给自己的满分答卷;也不论以后的人生际遇怎样,回首这一段青春岁月,我们真的是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回首过往,无怨无悔。
时间在一天一天飞逝,高考的日子也在我们没明没夜的苦斗中一天天逼近。高考前的两天学校放假了,一来是让同学们慢下来调整一下状态,二来也可以回家做些补给。其实这时候大部分家庭都已为孩子的考试做好了靠前支持,所需钱物提前送到了学校,因此虽说是放假,可回家的同学是不多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利用考前的这段宝贵时间做一些查漏补缺的事情,把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也放在这两天再强化一遍,比如政史地等科目,因为这些科目的临时突击有时也是很奏效的。这两天我也是没有回家的,所需的东西同乡已经给我捎来了,我也在利用这不多的时间,对知识点再做些重点的回顾和记忆,同时调整好状态,自勉自励,以极其镇定却又极其忐忑的心情去迎接七月七号的到来。

6、走进考场
一九八五年的七月七日,我终于走进了神圣而庄严的高考考场。为了这一天,我足足准备了十多年,十几载寒窗苦读,十几载风雨兼程,我终于迎来人生的大考。
高考第一天,上午第一科是数学。对我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利,因为我对自己的数学成绩还是很自信的。刚开始答题也挺顺利,可接下来的一道数学题却像拦路虎使我打住了车,在穷思无果后,心情开始紧张起来,终因在此处耗时太多,以致影响到后来的答题,本来是会答的试题,也因时间不够而没有答好,直到停止答题的铃声响起,我的数学卷子还没有做完,就这样我在无奈和懊悔中交了卷子,此时的我,就像是仓促地、不负责任地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胡乱地揉成了一团废纸,投进了废纸篓。交罢卷子,我的心里一片虚空,一种黯然失落的情绪盘绕心头,挥之不去,短暂的痛楚之后,我很快恢复了清醒,数学考完后的那天中午,我打了份饭找了个清静的地方,一边吃饭,一边思虑,心情低落而灰暗,我暗暗劝诫自己:考试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几科还没有进行,一定要沉住气,不能乱了阵脚。我开始自解自劝,不再纠结过去,重振精神,稳住心态,积极地投入到以后几科的考试中。
经过第一科的心情波动之后,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以后的几科发挥得还算正常。但由于数学一科的不良影响,考试结束以后我对自己的总成绩已经无法乐观。整个假期里,我无时无刻不在盼着高考成绩快点出来,但是又害怕那个时刻的真正到来,因为那很可能就是我十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人生理想破灭的时候,不仅如此,如果是考试不济,我可怎么向我的父母亲人交代。在经过一段煎熬难耐的日子以后,高考成绩终于下来了,数学60多分,语文七十多分(当年语文成绩普遍不高,七十多分已是高分了),英语88分,政治和理化成绩也都达到平时的真实水平,总分只是过了专科线,对于这样一个成绩,我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与我的理想差距太大了,我很清楚,我吃亏在数学上。实际上当年的高考试题,数学并不难,平时中等程度的考生,成绩也都在八十分以上,而成绩好点的,一百分左右的大有人在,我自认为自己也应该属于后者,然而我却成了个例外,一个具有极大毁灭性的例外。高考数学的失利,成了我人生的滑铁卢。
后来的很多年,我总是毫无意义又不无遗憾地推想:如果当年数学我能发挥正常,或者是赶上一般的水平,再多考二三十分不成问题,其结果就是另一种情形,也许我的人生就要重新改写了……

7、折翅的伤感
高考结束以后,正值暑期,一、二年级的同学早已放假了,校园里显得十分冷清。同学们像刚刚走下战场的士兵,一下子松垮下来,大家看上去都是一身的疲惫。此时此刻,高考成了历史,好歹已成定局,当务之急是把考试的事暂且放到一边,缓解一下多日来的紧张状态,让身心放松下来,让自己好好歇一歇,静一静,要么是蒙头大睡三天,好好补补觉;要么是一个人独处着,好好地收拾一下自己凌乱的心绪,让心神在多日的慌乱中慢慢地归于沉静;或者是叫上三五好友,在即将离别的校园里随意走走,随意聊聊,回顾一下过去,展望展望未来。未来?不,未来暂且是无法展望的,此刻它是个敏感的词汇,每个同学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答案,要么是一片光明,要么是一团灰暗,暂时不说它吧,对,不说它,至少我是不敢展望,也没有勇气展望的。然而强装洒脱,又怎能洒脱起来呢?考试的结果如何,是每个人心头都拂之不去的稠绪,无声地盘踞在每个人的心中,对于考试不好的同学来说,懊悔和不甘也是交织其中的。当然感觉考试好的同学,心情自然是要轻松和亮堂一些。但不论如何,时光不会停留,人生还要继续,随着高考的结束,鲁高三年的学习生活也就结束了,自兹一别,各奔东西,前路茫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可以想见,同学们是带着怎样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生活三年的母校,离别了共读三载的同学,而形单影孤地走向未知的下一程。
我离校是比较晚的,因为考试的失利,我的心情显得更加沉重些,我无法面对自己,无法面对家人,更无法面对自己的将来。高考结束以后,我冒着高温独自骑车沿着南沙河几乎是漫无目的地骑行,我像久居樊笼的鸟儿,一下子回归至自然的怀抱,身心是那么舒展,呼吸是那么自由,炽烈的骄阳下,望远山苍茫,田野葱翠,河水汤汤如歌,我依稀听见了时光的脚步,正在这片亘古的大地上急急前行,我也仿佛看到了辛勤的劳动即将迎来收获的希望,天是那么高远,地是如此辽阔,此时此刻,你已没有理由去怀疑远方,也许远方会给你新的幻想和期待,那里一定有新的惊喜在等着你;也许只有远方能够拯救你,只是需要你的勇气和选择……几天来满腹的愁绪和巨大的压力,在一天的骑行中不知不觉被消解大半,我的眼前隐约闪出了一道亮光,照见迷雾中的一条莽径:如果今年高考不济,我将选择复读,冲刺来年。
太阳即将落山,天边燃起了绮丽的晚霞,灼烧了一天的阳光渐渐退去午时的威力,田野的风也变得轻柔起来,众鸟归林,牧牛入圈,我披着夕阳的余晖折返回校。一天的骑行,使我逐渐卸去精神的盔甲,我已感觉稍显轻松了。同学们开始陆续离校,但还有一部分仍然在校园里踯躅逗留,时常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同学在校园的小路上结伴漫步,在操场的黄昏里围坐闲叙,偶尔还能看见一干人在球场上激情角逐……昔日的寻常,此刻都显得是那么珍贵,唯恐一些东西会在不经意间随风弥散,不可追寻。离别的脚步何其沉重,回家的心情也无法轻松。校园的青石小路上和黄昏的晚风中,到处都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复杂的情愫在无声蔓延,是留恋,是无奈,是茫然,当然还有希望,还有信念,还有发自心底里的坚定誓言——我们拒绝颓废,因为我们正青春。
高考之后,我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就在那天骑行途中顿然产生复读的念头以后,微明里的曦光和迷茫中的方向使我纠结和焦灼的心情稍稍平静,但我依然无法轻松,我无法回避的是,如果今年高考失利,我将怎样给家人交代,这种困惑时时缠绕着我,几乎使我无法挣脱。除此之外,我也留恋同学和母校,此一为别,相见无期,更不知前方是怎样的风雨陌路。经过连日来的考虑,我决定如果落榜,就再复读一年;如果录取的学校不理想,就果断放弃,继续复读。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去跟父母解释我这奇葩的选择,并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个决定已经作出,假期我只简单带了些课本回家,铺盖和大部分书籍都留在了学校。
人生的路上总是有太多的意外甚至是不测,伴随着你的心血和汗水、信念和憧憬,意外塌方,委地成泥,看似一塌糊涂的失败,却最终铺就出一条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前途是光明的,只是怕你不够坚强,不够笃定,不够努力……
我曾无数次地设想过高考之后的我,一定是春风满面,踌躇满志,没承想我竟落得如此的不堪,如此的无助,如此的迷茫,折桅中水,浪遏飞舟……吾将奈何,吾将奈何……
从高考结束的那天起,一家人就满心欢喜地盼我回家,他们想我了,当然,他们也关心我的考试情况。想想为了迎接考试,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今日回家,心情之失落、之晦暗是我预想不到的,原以为考试结束以后,我会送给父母家人一个大大的喜报,以报答他们多年来对我的操劳和付出,可如今的我像一个吃了败仗的将军,无颜面对喜迎我回家,也期待着喜讯的亲人。记得那天我到家的很晚,母亲早已做好饭,出门接了一趟又一趟,当我踏着暮色回到村口,看到多日未见、分明已憔悴了许多的母亲时,我的心情越发不是滋味,但我还是故作镇定,有说有笑地和母亲一块回家去了。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母汇报我的考试情况,我没法说好,也没法说不好,父母并没有从我含糊的话语里,听出一丝暗含的不利,一直是满含笑意地一边听我说话,一边津津有味地吃饭,他们一定觉得,那天的晚饭特别的香。相信他们的心里一定没有笼罩什么意外的阴影,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女儿学习一直很好,不用说考得也很好。记得当时我敷衍地结束了汇报,故作平静地说,等等分数吧!父母怎能知道我内心隐藏的惭愧和疼痛。
高考结束的那年暑假,是我平生最难熬的一个假期。想到多年来一直忙于学业,很少为家里分担过什么,我想我要趁这个暑假为家里多做些事情,再加上考试的不理想,我越发想通过劳动来弥补一下自己对家里的愧疚之情。于是我主动帮母亲做一些家务上的事情,在外边帮父亲去参加田里劳动。
暑假期间,正是烟叶收获的季节,早上我跟随父亲到烟田里打烟,回来后再把烟叶整齐地系到竹竿上,然后放到烟炕里去烘烤,接下来出烟、捡烟,直到最后一道程序,是把炕好的烟叶送到乡里的烟站去卖,就这样我几乎参与了烟叶收售的全过程,一连多天身上手上都黏满了厚厚的烟油子,怎么洗都洗不干净。早上和下午凉快的时候,我也常常擓着篮子去割草,或者去坡上放牛。放牛是我喜欢的活计,因为这等同于闲差,牛一旦赶到坡上,基本上就不用管了,小半天时间完全都由自己支配,这时我就会找个树荫坐下来安静地看书,我看的书全部都是课本,或者是复习资料,因为我的心里还有梦,我需要及早着手,开启我的复读计划。我像进入到一个忘我的世界,注意力被高度集中到书页里,远方的青山如画,漫坡的碧草如茵,老牛的长啸,夏蝉的欢歌,还有村子里传来的鸡鸣犬吠之声,统统都被我屏蔽掉了,在这种特殊的情形下学习,是对意志力的考验,如同进入到禅定一般的境界,漫漫功课的深处,即是我孜孜信仰的圣殿。整个暑假,我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着我的复习计划,效果还很不错,我甚至不无遗憾地想,如果高考再推迟一两个月,我的命运也许将是另一种境况吧。所以这个假期是辛苦的,也是充实的,但内心深处难言的纠结和不安却始终无法拂去。
我想复读的想法一直压在心里,一时还不便给父母讲。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拖着,直到后来听说复习班开学了,我以回校打听消息的理由,辞家回到了学校。我永远无法忘记那次回校时的心情,屈指算来离开学校才一个多月,但回到校园的那一刻,我像是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心中油然升起久违的亲切和幸福,一个多月来复杂的心情和压抑的情绪一时涌上心头,止不住泪湿双眼,我忽然意识到,只有回到学校,我的身心才能安定,只要回到学校,我的心中就有力量,也只有回到学校,我的未来还有希望。到校以后,第二天我就进复习班了。
复习班的同学是陆续回来的,可以想象,大部分复读的同学在回校之前,都一定经历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复读的选择,是艰难的,也是坚定的。当然也有一些同学,是一边复习,一边在等候通知,一旦通知下来,人就走了。有的则是虽然接到了通知,但录取的学校不理想就果断放弃,选择继续复读。事实上大部分复读生是确定走不了,才安下心来复习的。我虽然回到了复习班,但心情却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如果只是因为录取的学校不好而放弃,这对于辛辛苦苦供养我这么多年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一种辜负,其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他们怎会介意你考取的是哪一级别的学校,只要能考上,就谢天谢地了。同时我也无法忽视复习一年所存在的风险,不可预知的变数太多,如果第二年连国家录取线也进不了,那就哭天无泪了,况且现实中考试一年不如一年的也不乏其例,其教训是惨痛的,所以,虽然我选择了复习,但心里的顾虑还是有的,仰望大学的巍巍门头,我真是输不起,也赌不起啊!
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下来了,大红纸毛笔字洋溢着热烈和喜庆,端端正正地张贴在靠近操场西北角那排三一班教室的西墙上,每当有通知下来,我都会怀着忐忑的心情去看看,既希望看到自己的名字,又怕看到自己的名字,一时间,我觉得自己名字的那三个汉字特别的刺眼,它的出现与否,对于那时的我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刺激。终于有一天我的名字在教室西墙的大红纸上出现了,大红纸上显示,我被某个专科学校录取。
看到被录取的通知,我没有多少激动,多日来反反复复的思想斗争,我也累了,曾经鲜明的取舍立场已被荡平,没有特别的喜,也没有特别的悲,我真想就地躺平任由命运去摆布,从而逃避一切责任和舆论,信念的冰山在大红纸张的映照下正一点点消融,内心难以名状的失落和不甘又在竭力地抵制着“冰山消融”的危险。但我的心里还是清醒的,如果去上学,我的理想就像折断的翅膀,无法再高飞了。如果放弃而选择复习,又怕伤了父母的心,他们并不在乎是什么学校,只要能考上,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多年来他们的辛苦也算是没有白费,他们的希望也没有落空。同时我也不得不考虑第二年再次失利的风险。一时间我的心情矛盾极了,夜里常常失眠,曾经的万丈雄心被击碎在硬邦邦的现实里。想想农村出来的孩子,只要有大学录取,就算是跳出龙门了,直接转成商品粮户口,上学的费用由国家负担,毕业就是国家干部,这么好的事情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再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了!
可经过几天车轱辘般的反复考虑,复读的想法再次占了上风。为此我专程回家向父母摊牌,当我试着把自己的想法给父母说出来的时候,他们表现得非常吃惊,他们难以理解为什么明明考上了大学,却偏偏不去上,如果第二年考不上,又该怎么办?我完全理解父母的心情,看着两眼噙满泪花的父亲,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内心真正委屈的不是我,而是含辛茹苦供我读书十几年的双亲啊!我的内心被轰然撼动,我顿然发现,自己的做法不只是荒唐,简直是大逆不道!复读的信念在一点点动摇直至崩塌,我不能再让父母伤心,也不敢再冒什么风险,先走出第一步吧,让自己进入保险箱里,也给自己和家人以踏实和安全,然后再去寻机改变命运,实现自己所谓的远大理想,我坚信我的理想并不会化为虚无,对我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我已决定不再复读,准备按时去新的学校报到。虽然心有不甘,但这次已彻下决心,告诫自己,到新的学校以后要卧薪尝胆,不懈努力,等毕业以后继续深造,再向更高的目标奔赴。
有道是最难改的是江山,最易变的是人心,原来我也如此地庸俗,随着环境的改善,我的意志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消弭了。
到学校以后,环境变了,生活好了,人也渐渐松弛下来,曾经的激情慢慢消磨殆尽,不知不觉间随波逐流,只满足于毕业安排个工作,有事干有碗饭吃此生足矣。人在低处,眼界也就狭隘起来了!现在想来,如果胸怀远大理想,那就要趁你年轻的时候一鼓作气去实现,如果一时不济,一定要保持住内心的定力,直到迈上理想的彼岸。要不然稍一松劲,就再也扶不起来了,这一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8、这里是梦之乡————我们的宿舍
我在高中阶段先后住过两处宿舍。
高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宿舍在校园东北角的瓦房里,房子坐南朝北,它的北边是一道砖砌的围墙,围墙以外就是学校外面的花花世界了;宿舍南边是一排老师的住室,通风透光都不太好,冬季的时候十分阴冷,进入夏季,环境就显得十分潮湿。宿舍门口地势较低,下雨的时候,只有摆些砖头方能踩着走过,雨停了以后,这里的积水还要持续一两天方能阴干。我们宿舍住的不全是新生,还有部分二年级的学姐们,时间久了大家都熟悉起来,每当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到宿舍,就像是回到了小别的家里,感觉非常踏实,也非常放松,大家各随其便,自由自在,有时候也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早已忘了宿舍外的一片汪洋和坑洼不平。青春是一束光,不论何时何地,都能照亮一方时空。我在这个宿舍里住了两个学期,高二的时候由于文理分科,班级也随之有所调整,我被分到了理科二班,宿舍也随之挪到了不远处的另一排坐北朝南的瓦房里。新搬的宿舍仍然是通间的瓦房,只是这里的房屋宽敞亮堂了许多,周围地势也较为平整,房前还围起了一圈方正的院墙。记得我们宿舍的院墙是红砖镂空垒砌的,虽然墙体没有过多的粉饰,但是看上去已颇具美感,把整个宿舍区衬托出了几分雅意。这圈红砖围墙,不仅美观,还是一道安全的屏障,大有一种“女生重地,非礼勿视、闲人止步”的警戒之意和神秘之感,由此可见学校对我们女生的珍视和爱护,体现出一份独到的情怀和殷殷爱心。这个宿舍很大,全部住着理科班的女生。在这里我住了整整两年,直到高中毕业,所以我对这个宿舍印象很深,也很有感情。
每天从晚自习下课,到第二天出操前,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我是在宿舍度过的,宿舍是我在鲁高三年的家,也是我安放身心的温馨港湾,这里曾留下我深沉的鼾声,甜甜的梦境,这里也曾留下我苦苦的思索和长夜的无眠。
宿舍像是个光阴的驿站,每天晚上我们疲惫地归来,在此安顿好自己,让空乏的身体一点点充盈、一点点复原,经过一夜的休整,第二天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新一天的学习中去。我一直习惯临睡前把当天的功课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一遍,因而每天在宿舍度过的七八个小时,我也是七分睡梦三分清醒的,在这三分清醒里,我会闭上眼睛把当天的功课回顾一遍。这种过电影似的功课回顾,也适应于一周乃至一个单元的功课,这种方法,一来可以强化记忆,同时也能使学到的知识更有系统性。有时也不完全是为了回放功课,而是不由自主地陷入对自己前途命运的茫然思考里。这种习惯久了,就造成临睡前神经的高度兴奋,致使入睡困难,一来二去就落下了失眠的毛病,常常是夜阑人静的时候,周围已经鼾声四起了,我却迟迟不能入睡,夜静的能听见一根针落地的声音,远处不时传来火车的轰鸣声,我虽两眼酸涩,却大睁着两眼而无法入眠,眼睁睁地熬到天明,直到校园里起床号响了,我还一眼没眨,头昏昏沉沉的,只好拖着困乏的身体起床,到大成殿下面的水管旁洗了把脸,就赶紧往操场赶去,这一天状态萎靡,学习效果注定是不佳的。这种情况伴随着我,时轻时重,直到高中毕业。
高中三年,马淑钦老师一直是我们的女生辅导员。马老师的家就在我们宿舍后面的小四合院里,隔着窗户就能看见寝室里的动静,这样更方便管理我们女生的生活。记得那时马老师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有一年夏天,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和《血疑》正在热播,每次从她家窗前经过,忍不住悄悄看上几眼,《霍元甲》的主题曲旋律激荡,常常使人听得热血沸腾,《血疑》里三浦友和的阳刚帅气和幸子的美丽清纯也很打动人,至今想来依然历历在目。马老师端庄大方,衣着得体,总是穿着高跟鞋,走路时发出嘎登嘎登有节奏的足音,动静之间尽显优雅气质。她说话字正腔圆,不但歌唱得好,琴弹得也很棒,我们经常能听到她动听的歌喉和优美的琴声。马老师多才多艺,这在当时的小城来说,是很难得的,我们不得而知马老师的出身,也不知道她的教育背景,仅此就足以说明她是一个很有素质很有品位的女性。在生活上,马老师对我们关怀备至,既有家长般的亲切,又有严师般的威严,她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女孩子不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具有敏感的安全意识;马老师要求我们,女生不但要学会维护自己的自尊,还要树立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马老师的教诲,有时语重心长,循循善诱,有时语气凝重,不怒自威,不管怎样,都能使人感受到其中的温暖和关怀。时光匆匆,转眼间我们离开母校已经将近四十年了,四十载匆匆而过,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都已人过中年,想必马老师也有八十高龄了吧!我想马老师一定是优雅到老的,在此谨祝马淑钦老师健康快乐,平安幸福!

9、一座永不凋谢的花园
在崇圣祠和大成殿之间,女生宿舍的西侧,有一座长方形的花园,花园里四季花事不断,春天的月季,夏季的海棠,秋天的菊花,还有寒冬里的腊梅。它们或姹紫嫣红,或清素淡雅,沁人的花香时常飘逸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无论是霜晨的早读,还是星夜的自习,花园四周总能看见三三两两的同学在读书,他们或高声朗读,或默声背诵,满园的花儿在琅琅的书声里醒来,又在寂寂的夜色里睡去。月季算是四时之花了,一年四季,不知疲倦地绽放,它使我们在最萧条的季节里也能呼吸到大地上的芬芳。每当冬天的夜晚,寒风猎猎中我们走在下晚自习的路上,忽然一缕冷香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突然袭来,昏沉的大脑一下子清醒了,不用说那是花园里的腊梅凌寒绽放了,这时你就不觉得冷了,你只想趁着昏黄的路灯去寻找那枝英雄的腊梅,是在哪个角落里暗自飘香,兀自坚强;还有枝肥叶茂的芍药,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厚厚的枯枝败叶里一簇簇绛红色的嫩芽悄悄地冒出来了,它就是芍药最早的叶芽,在春风春雨的呼唤和滋润下,饱满的叶芽就要开枝散叶了,继而它们含苞待放,终于有一天,满园的芍药花开,花园里一夜之间就一派雍容了,看着这丰硕骄人的花朵,你不难领悟到,早在寒冬的时候,在它沉默的宿根里,就已经孕育着花心了,如果不是早在严冬逆境中的萌动,怎会迎来春光里的万紫千红。天渐渐热了起来,知了躲在茂密的枝叶间声声叫着,聒噪的声音在深邃幽静的校园里绕来绕去,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夏季的海棠也绽放了,在晚风轻拂的夏夜,伴随着远处的蛙鸣,那些小巧的海棠花星星点点、闪闪烁烁,它们多像是流淌在校园里的小夜曲啊!其他还有秋天的菊花,经历过漫漫长夏的灼烧之痛,终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金秋时空,雁阵飞过,黄花满园,不知何时,促织已在憔悴的草丛里急切地鸣叫,此情此景,不禁使人下意识地加快了赶路的脚步,这一年,剩下的时光已经不多了。花园里不仅名花荟萃,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也在这里自在生长,它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它们的果实和花朵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它们都有青春的花季,并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欢呼怒放,它们虽然渺小的微不足道,却收获了生命的大圆满。记得花园的中心有一座上水石堆砌的小山,山上溪流淙淙,滴水成潭,山石上长满了小草和苔藓,山顶有一座陶制的小亭,亭子精巧,灵动欲飞,这个人工的微缩景观,与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构成一座完美的山水小园林,与其说这里草木荟萃,妖娆了岁月的四季,毋宁说它象征着鲁高校园的文脉璀璨,辉映了历史的时空……鲁山一高偌大的校园里,不但安放了我们年轻的身心,也安放了我们的青春和梦想,我们在这里读书,我们在这里圆梦,花园里的每一朵花开,每一片新绿,都是对我们青春时光和大好前程的祝福和礼赞。离开母校几十年,虽然我的青春早已远逝,但在我的意象中,崇圣祠下的小花园从来就没有凋谢过。即使在走过万水千山之后,见识过无数的奇花异草,亭台楼榭,都无法与我们鲁高校园里的这座小花园相媲美,别处的花园里开放的是草木之花,而母校的花园里盛放的却是青春和理想,它永远是我美好的回忆和恒久的眷恋。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母校,就会想到青青校园里的这方花田。

10、哺我精英——我们的大厨房
在鲁高操场的西边,有长长一排坐西朝东的蓝瓦房,这排瓦房是男生宿舍。就在这一排瓦房的居中,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门,大门的门楣上书写着“哺我菁英”四个大字,看上去文雅得很,大门以内就是我们的学生食堂了,它很像是一个小型的四合院,除了学生食堂和打饭窗口以外,这里还有伙食处的办公室,炊事班师傅的住室。大部分住宿生的一日三餐都是在这里进行,也有个别条件好一点的同学是在附近机关或者老师伙上用餐的。
80年代初,虽然已经包产到户,但农村依然还很贫困,一般的农村家庭供养一个县城上学的学生,还是很吃力的。那时鲁高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条件悬殊也不是很大,大家都是用粮食兑换的饭票。从粮食到饭票,中间还要费不小的气力,先把家里的粮食交到县城粮站,再凭发票到伙食处兑换成饭票,每斤粮食还要缴纳五分钱的加工费。非农家庭的学生,是用粮票兑换饭票的,菜票则一律是用钱购买的。对每个同学来说,饭票是口粮,每个人都是必需的,而菜票是副食,有无或优劣,则要看个人的条件了。大部分同学都是以饭票为主,有馒头面条和汤粥填饱肚子,再打份素菜佐以下饭,已经很不错了。还有一部分同学,连份素菜也是不敢奢望的,天天都是就咸菜,顶多隔三差五地打份素菜算是改善一下生活,我的伙食情况即在此之列。条件好的同学生活自然要好一些,每顿饭都会有馍菜汤,整整齐齐的。
当时学生食堂里的主食主要是馒头,面条和玉米糁粥。面条以汤面为主,一般中午才有的,早晚是大锅玉米糁粥,二两头的馒头一天三顿都有。三顿饭的档次是从菜品上拉开的,打饭窗口的小黑板上每天都在更新着当天的菜品和价位,从五分钱一份的炒萝卜丝,炒冬瓜,炒白菜,炒豆芽,到一毛钱的豆腐菜,三毛钱的肉菜,梯次排列的不同菜品,对应着同学们不同的消费需求,大部分同学对小黑板上较为昂贵的菜是不敢问津的,那时候豆腐菜都算是高档的了,吃肉菜的占极少数,大部分同学都是每顿打个素菜,而天天就咸菜的也大有人在。现在想起母校食堂的每一样饭,每一道菜,依然记忆犹新。大锅的汤面条,也许只是炝了一下锅,汤里泛着一点油星,酱色的汤汁,有几朵碧绿的葱花点缀其上,这就足以令人神往了,刚下课饥肠辘辘的时候,能来上一碗,再来个二两头的热蒸馍,这顿饭已经很满足了。当时的馒头都是师傅们自己手工蒸的,窄窄的条形,表面还散布着星星点点的碱斑,虽然不太雅观,但是吃起来有种特别的香味,直到现在还很怀念那种味道。玉米糁也是大锅熬的,大锅饭容易夹生,所以那时的玉米粥里常常添加一点碱面,这样饭容易煮熟,也不易糊锅,吃起来味道和口感都很好,只是这种粥容易上火,时间久了会引起喉咙肿痛和嘴角起泡。每天早晨我们出操的时候,学校食堂里的灯已经亮了,师傅们早已起来开始为同学们准备早饭,早自习还没有结束,我们就已经闻到了远处飘来的饭香,书是没心读了,只等着下课铃响,潮水般地向食堂涌去……参加工作以后,生活条件好了,走遍大江南北,尝过八方佳肴,无论哪种滋味都无法与我们高中时的学生饭相媲美,如果有可能,我多想再尝尝母校食堂里的大锅饭啊!可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那种味道已经随着远去的岁月流走了,剩下的只有暖暖的回忆……
那时候我们没有餐厅,同学们打完饭都是蹲地而食。食堂院内的空地上,操场上到处都是蹲着吃饭的学生,颜碑亭旁,大桐树下,三三两两,扎成堆,围成圈,远远望去,颇为壮观,现在这种情景也只有在怀旧的电影镜头里,或者是凌乱的劳动工地上才能看到了。聚在一堆吃饭的,一般都是同班的同学,或者是同乡,也有的是分班之前的老同班,这种相对稳定的小团队,一般都能维持很长时间,甚至高中毕业,这也算是珍贵的饭友情吧。如果遇到雨天,吃饭就成了麻烦事,教室里,屋檐下,甚至办公楼前的走廊里,都聚满了端着饭碗的学生,有些找不到躲雨地方的,就只好在大树下将就着吃,雨点打湿了头发,打湿了衣服,打到饭碗里,稀里糊涂地喝下,这顿饭因为仓皇而就,所以味道也就被忽略掉了,但其饱腹之功已经收效。记得食堂的院子里摆放着几处支起的长条石凳,打饭早的同学可以率先占据这些有利的位置,把饭菜放在上面,从容自若地站着吃饭,但这样的石凳是不多的,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这样的机会。还有的同学会把饭端到教室里去吃,主要是想搭配自带的咸菜吃饭。所有的咸菜都在教室的窗台上放着,有了这些咸菜,就不用破费买菜了。那时,几乎每个教室的窗台上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咸菜瓶子,罐头瓶居多,其次还有药瓶,保健品瓶,玻璃的,塑料的,金属的,棕色的,白色的,透明的,林林总总,它们在窗台上挤挤挨挨,依次排开,成了教室里的一道风景。那时同学之间分享各自的咸菜是常有的事,芥菜丝,萝卜丝,腌韭花,腌辣椒,腌糖蒜,熟酱豆等等,这些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咸,特别地咸!这样一来是不易变质,二来吃起来更节省一些。生活可以没有油腥,但不能没有咸味,有了咸味,三餐就不算寡淡,就有了可品可尝的滋味,饥渴的味蕾只要有一点咸味的安慰,就被我们放大成心满意足。那时的我们正处在长身体时期,多么需要营养啊,可我们吃不来好的,就只能吃苦,吃苦也是吃啊,如果连吃苦的机会也没有了,我们也就没有希望了……想想那时的我们,能够举全家人之力被供养着读书,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哪里还有什么委屈可言?可以这么说,60后的我们,天生就是不会撒娇,更不会矫情的一代人。带咸菜的大部分是离家较近的同学,每周都可以回去一次,带的菜又多又新鲜。我家离学校算是较远的,一般都是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回校时母亲也会给我准备些咸菜带上,但不能多带,时间一长就变质了,所以在接下来没有咸菜的日子里,我常常受到同学们的慷慨接济,各种花样的小咸菜几乎尝了个遍,现在想来也不失为一种口福。后来读路遥的平凡世界,作者写到原西中学学校食堂的情形,真是感同身受,虽然比起路遥笔下的时代,我们的高中阶段滞后了七八年,但那种艰苦的情形大致还是一样的,那种表现在饭菜上的亚非拉“国度”之别几近相同。从学生食堂总体情况到存在的参差错落的种种情形,折射出当时农村生活的普遍现状,以及每个同学身后的家庭境况。虽然大家来自千差万别的家庭,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努力把高中阶段的功课学好,去摘取三年后高考的胜利果实。为了这个宏伟的目标,每个人甘愿尝受上天赋予的种种磨砺: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亦不能改其心志。这一点,我们大部分人都做到了。天不负人,我们也都实现了心中的理想,尤其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回望来时路,我们真的是感慨良多,感慨良多!

11、时光轴上的虚线——我的假期
时光像一条长长的直线,时而紧绷,时而松弛,一张一弛,送走悠悠流年。
鲁高的三年,寒暑六个假期像六节淡淡的虚线,把寒来暑往的三载时光飘然地衔接起来,在每一节虚线里,我从没有因为是假期而让自己松弛下来,而是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有时还能收到弯道超车的效果。假期成了我的另一处加油站,每次假期之后,我的功课都会有不小的飞跃。
那时的我们,没有兴趣班,没有电脑手机,也没有观光旅游等概念,每年的两个假期,要么是回家过年,要么是消夏避暑,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过年和消暑都是个名义。暑假里,我们要帮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阳历七八月间,玉米要上化肥,烟叶需要采收,因为家里养的有牛羊等牲畜,每天还有放牧和割草的任务。这些农活我都干过。放牛一般是在下午,我常常把牛赶到长满青草的山坡上或者是小河边,趁着牛儿吃草的空闲,看书学习,累了,就会望着高远的天空和缥缈的远方陷入遐想,思绪飞扬,总感觉眼前的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未来不在这里,我的未来在看不见的远方……很多时候我也会去烟田里采收烟叶,等烟叶在烟炕里出炕以后,经过分拣打包,我就骑车送到乡政府的收购点上去卖,这是暑假里的一件大事,因为卖烟的钱积攒起来,就是我秋季开学的学费和生活费。
寒假基本没有什么农活,但是大人们忙着准备年货的喜悦和捉襟见肘的生活,像一种欲盖弥彰的错误,使你无法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大红春联的喜庆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安慰着人们的视听,使人们在岁月更替的转折处看到了前方的希望——艰苦的岁月就是这样一程又一程地被送走的。我深切感受到,父母所背负的生活压力之重,这种压力也悄悄地转移到我的身上,我一遍遍暗下决心,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改变家庭的命运,这种信念从来就没有动摇过。
暑假的夜晚,大家都到外边乘凉去了,我就点着煤油灯在家里学习,蚊子的围攻自不必说,还有暑热的难耐。那时没有电扇,更不用说空调了,即便是外边凉快些,我也无心去贪图那份享受。乡亲们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也落得清闲自在,炎热的长夏,人们总是聚集在树荫下或者是小河边避暑纳凉,而我就像个不合群的另类,很少凑到人群里去贪图那份清凉。白天家里人多,我就到爷爷闲置的一间小屋里去学习,这里有爷爷给我配的一张小方桌,这个小方桌是我家的一个老物件了,浑身裹满了包浆,幽幽地看不出底色,也看不出材质。在这个小房间里,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灯下苦读的夜晚,在这个小方桌上,我作过一页又一页数理化试题,也是在这里,我读到了白居易的名句“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读到了苏轼的“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虽然当时还只是一知半解,但已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之美,韵律之美。这些课外阅读,还说不上是个人爱好,仅是功课之外的一种消遣而已,也算是学习之余的一种调节吧,确乎起到了一些愉悦和减压的作用。
回想起假期生活,最难忘的是有一年寒假,我是在离家不远的炕房里度过的。
寒假里,家人们都在忙着过年,为了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我把课本和老师发的页子(相当于现在的寒假作业)带到了炕房里。炕房,是夏季炕烟的地方,整个冬天都是闲置的,这里远离住户,四周安静,我把爷爷的那张小方桌也搬了过来,打开场地,开始我的寒假学习。开始的时候,我会把从学校带回来的页子先行做完,然后再复习本学期学过的功课,并以书面形式予以总结。最后,在临近开学之前,我还要把下一学期的功课过过目,探探虚实,初步预习一遍,开学讲新课的时候就占了主动,并起到加深理解,强化听课效果的作用。预习的课本都是借来的,一般在放假之前我就会向高年级的同学借来他们用过的课本,以便假期里预习之用。那些年冬天特别冷,炕房没有门,里边的气温比外边也高不出多少,常常是冻得手脚生疼,有时手冻麻木了,连笔都握不住,我就把手使劲搓搓,哈哈热气,暂时缓解一下。炕房附近有几座麦秸垛,冻脚的时候,就去拽一堆麦秸,把双脚插进柔软的秸秆里暖和暖和。就这样在开学之前,我完成了预期的学习任务,不论怎样艰苦,我都觉得没什么,因为这个假期过得很充实,收获也很大,开学的时候,就感觉胸有成竹,有备无患,对新学期的学习充满信心。
直到过去了很多年,我已参加了工作,在烟炕里学习的往事竟成了一段佳话,也成了一则励志的故事,被乡亲们拿来激励他们的孩子。然而遗憾的是,当我把这段经历讲给我家的孩子们听的时候,我从他们疑惑的眼神里,看不出多少感动。

12、风雨上学路
自一九九五年五月一日起,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由此上溯至十余年前的80年代初,我们实行的还是单休日,即每星期只休息周日一天。
我在鲁高上学的时候,每星期要上六天课,周日休息。每到周日,近处走读的学生都回家了,而大部分住校生则是留在学校,几星期才回家一次,如果不是缺少补给,大家不是每周必回的。我一般是四星期回家一次,离家一个月了,一来需要回家带些钱粮,二来也是想家了。那时周六下午还有两节课要上,下课后就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城里发往老家的班车一天只有一趟,下午去,第二天早上返城,可我却很少坐班车,虽然只有五毛钱的车费,但对我来说还是太贵了,五毛钱,足够我几天的生活费,所以大多时候我都是步行回家的。
周六下课之后,我就和同乡的几个学生结伴踏上回家的路。我家距县城五十华里,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可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我们很少走大路,常常是估摸着方向,翻山越岭,抄小路徒步回家的。夏天的时候天黑得晚,即便是紧赶慢赶,到家的时候已是暮野四合了。如果是冬天,走到半路天就黑了,只好摸黑赶路,披星戴月回到家,已是深更半夜了。母亲听见我回来,赶紧起床给我做吃的。几十里山路的艰苦跋涉,我早已是饥肠辘辘了,母亲做好饭,让我趁热吃下,我那吃相可谓是狼吞虎咽,只有这样,才能吃得痛快,也只有这样,饥饿的胃肠才能快速得以抚慰,这应该是一个多月来最香的一餐饱饭,长久以来的饥饿感被悄然抚平,当我打着饱嗝放下碗筷的那一刻,我才切身体会到,吃饱饭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汤足饭饱之后,回家的兴奋才真正开始。母亲在厨房忙着洗刷,我在院子里走来走去,饱胀的肠胃得到缓解的同时,却又不由自主地陷入某种氛围里而心潮起伏——朗月当头,山乡像个睡熟的婴儿,安详静谧,夜色里的岭脊看上去是那样的舒缓温柔,此起彼伏的犬吠之声不断从远处涌来,它们像看不见的坚枪利炮,夜夜守护着家园的安宁。门前的小河在静静流淌,叮叮咚咚的水声似琴弦弹奏着远古的歌谣,更深人静,我的心越发清醒,虽然我的身体早已困倦,但没有半点睡意,回屋躺下,思绪蹁跹------为了学业,多年以来我在家的时间少之又少,匆匆回来,又匆匆离开,每次离开的时候,我就像一个决绝的叛逃者,而归来的时候,又像是一个可恶的偷袭者,所有这一切,只因心里有一个梦,上大学的梦,这个梦就是我人生的诗和远方,此梦不圆,我岂敢停下奋斗的脚步……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被困乏击倒,一头坠入甜甜的梦乡。
第二天在家停留的半天时间里,我还要抽出一段时间温习一下功课。母亲一边忙着为我烙馍腌菜,一边早早就做好午饭,为的是要我早点返校。吃过午饭我就要回学校去了。每次回校我都是分段走的:步行一段,遇上顺路的车就搭乘一段,自行车,拖拉机,解放牌汽车我都坐过。记得那时乡里有一辆马车,我还有幸坐过一次。那个年代,民风淳朴,人情厚道,不论是否认识,只要看你是进城上学的学生,人们就会热心地帮忙捎带一段——其中除了人们的古道热肠,我想也包含民间重视读书的风气之盛。记得有一次回校时我乘了一辆拉沙的拖拉机,当走到王庄河的时候,车子就不往前走了,要停下来在此装沙,可这里离学校还有将近一半的路程,眼看天色不早了,看我这么个女孩子肩挎背扛着大包小包,好心的拉沙大叔又给我拦了一辆进城的货车,帮我把行李搬到车上,叮嘱我一定要抓牢车帮,别磕着碰着了,并一再交代货车司机务必把我送到城里。我乘着这辆货车向县城驶去。天色向晚,迎面的风里已经有了些寒意,但我却并不觉得冷,浓重的夜色里,望着远处明灭闪烁的点点灯火,突然我的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感情,一行热泪从我冰冷的脸颊慢慢滑下——此刻我想起了渐行渐远的家乡,想到了渺渺茫茫的未来,想到一路上给予我许多帮助的好心人,想到现实里那么弱小又那么可怜的自己……我趁着第二辆车,顺利地到了城里,下车以后拎着行李急匆匆地向学校赶去,当我穿过车水马龙的街头,回到学校的时候,校园里静悄悄的,教室里正在上晚自习,我赶紧把行李放回宿舍,向教室赶去,蹑手蹑脚的,生怕惊扰了正在自习的同学们。
就这样高中三年,我靠着双腿和意志,山一程,水一程,风一程,雨一程,每每往返于家校之间。除了搭乘便车以外,也有不少时候我是绕道观音寺乡乘班车回校的,这种情况要么是因为时间晚了,要么是天气不好,为了少费些周折,按时返校,就破费走了这个捷径。观音寺是我们的邻乡,距我家十几华里,这十几里的山路我是步行走过的,一路上山岭连绵,河谷纵横,为了赶上班车,我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赶路,常常累得筋疲力竭。那时乡村的河道很少有桥,路人一般都是蹚水而过,只有大一点的河上,才会有几个过河的搭石,这样就能踩着搭石过河,河过去了,鞋子和裤腿都弄湿了,不过走不了多远,就风干了,就这样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些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赶到观音寺的时候,能勉强赶上瓦屋开往鲁山的班车,如果路上稍误点事,这唯一的一趟班车就错过了。当然只差一会工夫,错过班车的时候也是有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当地的热心人就会帮着拦辆过路的货车把我捎带进城。观音寺的这条公路通往外县,路上车流量较大,所以拦车是不容易落空的。现在想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走在荒山野岭间,多么叫人担心啊!但当时真是年少无知,浑身洋溢着千里走单骑的豪迈之气。实际上那时山乡民风淳朴,社会治安也好,行路的风险还不是很大,但毕竟山路崎岖,人生地不熟,内心害怕的时候还是有的。我害怕经过村子的时候突然窜出来的凶猛大黄狗,它们会追着你狂吠不止,甚至是狂扑撕扯;我也担心不幸遇见坏人而遭遇不测,但当这种恐惧感袭上心头的时候,我又暗自强装镇定,故意迈大步子,自己给自己壮胆;还有一种害怕,那就是害怕路过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凉之地,尤其是坟地,人小胆怯的我常常会吓得牙齿咯吱咯吱地叩响,感觉那一刻头发就要立棱起来了,但那又能怎样?害怕是没有用的,我就在心里一遍遍暗示自己,不要左顾右盼,要坚持目视前方,三步并作两步走,早一分钟离开这阴森可怕的地方……感谢大地吉祥,感谢上天护佑,不论路途怎样充满迷幻、崎岖和艰险,每一次我都能有惊无险地走出困厄,平安无事。这些经历也是我三年高中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在想来往事历历在目,这是生活和成长给予我的一次次严峻考验,也是现在同龄的孩子们难以想象的天方夜谭,就连我自己回忆起来这一幕幕往事,也忍不住一阵心酸,禁不住流出泪来,终于天不负人,我所有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当我拥有了今天的一切,才懂得曾经的千辛万苦都是一种铺垫,一种打磨,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代价。

13、我生病了
在鲁高读书的三年,我先后罹患两次小疾,虽然都无大碍,但反映出那时严重的营养不良,以及高中生活之艰苦。
高中的时候,正值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可吃不饱吃不好的生活总是难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生长的巨大张力与营养匮乏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稍微遇到一点外界的干扰,免疫力一触即溃,身体一下子就病倒了。
记得高二那年的夏天,一天下晚自习回宿舍的路上,我习惯性地在水管上冲了一下凉,第二天左侧的小腿开始红肿,胀疼,接下来红肿越来越厉害,连走路都困难,没法去教室上课了。同学刘莉知道后,把我搀扶到她家里,她妈妈找来蒜辫子和艾叶放在一起熬水,再用纱布蘸水敷于患处,等敷料干了再蘸水敷上,如此反复,当天就出现消肿的迹象,疼痛也减轻了,一连坚持了几天,红肿终于消退,疼痛也消失了,我又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后来才知道我的腿是中水毒了,起因就是腿部因蚊虫叮咬,留下了抓挠的痕迹,一点不起眼的划痕,竟然在遇水后引起感染,导致红肿,因为没有及时治疗,炎症加重,波及整个小腿迅速肿胀,以致无法行走。现在想来可能就是当年生活困难,营养不良,致使身体营卫能力极度虚弱,免疫能力低下,任何小毛病都可能摧毁健康的防线而招致祸患。多亏刘莉同学和阿姨的热心帮助,才使我很快摆脱病痛,恢复正常学习秩序。时光匆匆,转眼几十年过去,也许这件事她们早已忘怀,我却一直记在心里,每每想起,情暖如初,不胜感激。虽然毕业以后我们一直未曾谋面,但这份情谊一直都在,谢谢你,老同学,在此也祝愿阿姨身体健康,福寿绵长!
高中阶段我还经历了另外一次短暂的病史。
受当时条件的局限,校园里的水管总是不够用,用水高峰时,那几处有水龙头的地方常常出现排队甚至拥堵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清晨出操前和晚自习下课后的那两个时段。为了不耽误时间,也为了免去排队等候的麻烦,很多同学习惯预备一盆清水放于床下,方便用水高峰时使用。这样一来,水盆多了,宿舍里总是湿阴阴的,加上人多,通风不良,宿舍里湿气很重,我也因此患上了湿疹。湿疹蔓延很快,奇痒难耐,去看了校医,开了药,因为需要一段时间的外敷,我只好暂时回家治疗,一周后痊愈,我急忙返回学校。后来得知,因为居住环境潮湿,不少同学或轻或重地患过湿疹。现在想来,环境只是一方面,当年因为生活条件所迫,正处在长身体时期的我们普遍缺乏营养,免疫能力低下,这也是容易罹患各种小疾小病的主要原因。现在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皮肤白皙,圆润饱满,浑身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回想那时的我们,大多都是身体消瘦,满脸菜色,看上去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只是当时我们正青春,满满元气充盈着我们的身体,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也许正是物质生活的欠缺,促使我们的心智更加成熟,精神愈加强健,虽然我们的面容和衣着不是那么光鲜靓丽,但每个人都是精神的强者,在理想之帆的牵引下,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摈弃一切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繁重的学习中去。
人生最美丽的天空是理想,最无敌的力量是信念。我们这代人虽然在艰苦的岁月里成长,又在艰苦的环境里求学,但却能以四两拨千斤的精神气力在理想的天空中飞出了自己的高度,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这就是我们一代人的奋斗故事,也是那个时代青春的真实写照。

14、父亲看我来了
鲁高的同学来自全县各个乡镇,因为学业繁忙,大部分同学都是很少回家的,很多时候都是家长来校送粮食衣物和生活费,顺便也看看多天没见的孩子。有的家长来了,见了面,放下东西,一口水没喝就又折返回去了,有的家长则会稍作停留,在伙上陪孩子简单吃顿饭再离开。那个时候农村刚刚实行联产承包制,虽然生活有了好转,但总体上还很贫困,农村不同地域的条件虽然有所差别,但大家都没有太大的悬殊。
我在鲁高学习的三年,父亲只来学校看过我一次,一来是家里农活繁忙脱不开身,二来家乡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进城一次很不容易。我在学校的平时所需,都是每月亲自回家去取,偶尔也有同乡帮我捎带一些。那次父亲来校,也是在我的预料之外。当时正值寒冬,母亲担心我在学校穿着单薄,就用自家种的新棉给我做了一条棉裤,让父亲冒着严寒送到学校。父亲那天是怎样进城的,我已想不起来了,只记得那是个星期天,我正在教室里自习,忽然觉得窗外有动静,抬头一看,竟然看到教室外面站着我的父亲。父亲一定是先看见我了,只见他满脸都是笑意,我赶紧起身出来迎上前去,这才看清楚他腋下裹着一个包袱,衣着单薄,脸冻得通红,本来就消瘦的身体看上去更加轻飘了,父亲看见我,由衷地高兴,说天太冷,你娘给你做了条棉裤,赶紧回去穿上吧,挨着冻,咋能坐下来学习!父亲把棉裤交给我,又给我留下一些生活费,催我快回宿舍换上,他说着就要走,我说留他吃过饭再走,他执意不肯,说晚了天黑就回不到家了。我送父亲到校门口,目送着父亲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升起一种淡淡的惆怅……送走父亲,我回到宿舍换上母亲给我做的新棉裤,浑身顿时暖和起来,想到寒风里赶路返程的父亲,心里不禁牵挂起来。我的父亲赶了几十里山路来看我,一口水没喝就走了,我能想象他当天一定是起了个大早出门的,一路上也舍不得买碗热饭暖暖身子,我也揣测到父亲可能还是步行回家的,因为他就舍不得花费五毛钱去坐班车……穿着暖和的棉裤回到教室,在课桌旁坐下,满脑子都是父亲在寒风中急急赶路的身影,我再也无法安心学习,泪水夺眶而出,顺着冰冷的脸颊,滴落在苍白的书页上……

15、片片记忆,片片怀念
在鲁高上学的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留在这段岁月里的,不只是自己勤学苦读,执着追梦的历历往事,也不只是同学们一张张亲切的面庞,熟悉的身影,还有那一曲曲永不消失的旋律,一幅幅生动如昨的画面,以及一些至今没有被时光磨灭的片片记忆:

——永不消逝的旋律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神州大地,随着经济领域的逐渐开放,文学艺术领域也呈现出愈来愈开放之势,国外电影和港台歌曲渐渐风靡大江南北,尤其是清新悦耳的台湾校园歌曲深得青年学生的喜爱,每天清晨,伴随着清脆的起床铃声,“蜗牛和黄鹂鸟”这首欢快优美的旋律就在校园的黎明中荡漾开来,整个校园一下子苏醒了,同学们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校园的早晨”的歌声,飘过了无数个晨读的时光,现在想起来依然声犹在耳,“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应景的歌词,动听的旋律,给早读的我们提振了精神,增添了动力。学习生活是枯燥的,也是紧张的,是这些优美动听的歌声给我们带来了乐趣,疏解了压力,每个人心中沉睡的音乐细胞也被唤醒了,大家都能哼唱几句,无论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还是当你走在校园里的时候,就连我们去食堂打饭的路上,时不时有人一路哼着小曲从你的身旁走过,你不由得被他人的情绪所感染,也跟着哼唱起来,即使唱不出声,心情也是欢愉的……
岁月更迭,时光流转,当年校园里蓬勃的小树早已长大,而青春的我们也已人过中年,物是人非,昨日不复,一切都在变幻,唯有当年那熟悉而优美的旋律在记忆的脑海里久久回响,仿若昨天,可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只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无尽的感慨。
流行在80年代的台湾校园歌曲,确实为我们沉闷而紧张的高中生活赋予了欢快的色彩,清新活泼,阳光时尚。如果没有这些校园音乐的润色,我们的学习生活将是何等地枯燥和单调啊。岁月如歌,一首歌,一首难忘的歌,它虽然不能去定义一个时代,但它却能烙上时代的印记,并从一个侧面去记录那个时代。离开母校几十年后的今天,每当回忆起在鲁高读书的日子,不由自主地就会想起那些飘荡在校园里的一首首老歌,然后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常常是唱着唱着就笑了,笑着笑着眼眶就湿了,那是发自内心的幸福和慰藉。行笔至此,闭目静思,那些熟悉而优美的旋律仿佛又在我的耳畔一遍一遍地回响起来……

——操场上的NBA
那时候,我们一天中有两个较大的休息时段,一个是上午第二节课后的课间操,另一个是下午第二或第三节课之后的课外活动。
课间操的时间,全校同学集合起来在操场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当大喇叭里响起嘹亮的广播体操乐曲,随着动听的男中音口令——预备起: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大家一下子激活了精神,操场上的队列威武雄壮,动作整齐划一,现场气氛热烈,振奋人心,如果那时有航拍,那画面一定很壮观、很震撼,广播体操做完以后,接下来我们继续做眼保健操——揉四白穴,挤压太阳穴,轮刮眼眶……
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操场是校园里最有活力、激情四射的地方,“外婆的澎湖湾”悠扬的旋律飘荡在整个校园的上空,金色的斜阳夕照里,一场精彩的篮球表演赛正在操场上激情上演,四周围满了观战的老师和同学。夕阳的余晖映红了人们的脸庞,轻柔的晚风吹走了一天的暑热。赛场上竞争激烈,观众们群情激昂,每进一个球,人群中立刻爆发出狂热的叫好声,为进球的一方助威呐喊,加油鼓劲,并伴之以雷鸣般的掌声,裁判的口哨声,观众的喝彩声,人声鼎沸,一浪高过一浪,把篮球场上炽烈的气氛推向高潮,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那时还没有粉丝这个词,但是那些球技精湛的老师们,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和追捧,他们已然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大明星,大家无疑也是他的铁杆球迷……随着夜幕的降临,球场上的表演行将落幕,但那份热闹和精彩就像是一簇璀璨的烟花,盛放之后渐渐归于沉寂,表演者优雅退场,观众们也兴尽而归……
教室里的灯亮了,办公楼上的灯也亮了,夜色里的校园重又恢复了它的秩序和宁静。
一场球赛,既是一场娱乐,也是一次休息,大家尽情狂欢,纵情释放,共同上演了一场校园生活的嘉年华。吐故纳新,醒脑提神,大家的状态一下子又找回来了,没有完成的作业,没有温习的功课,学起来有了兴趣,做起来有了效率。我们的生活不只是一潭死水的埋头读书,还有激情飞扬的欢乐时光。

——复习生
那些年,高考录取人数少之又少,能考上大学的几乎是凤毛麟角。每年夏季高考揭榜以后,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些有幸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时间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声名鹊起,一家人出来进去脸上也尽现光彩;而大多落榜者则黯然失色,坠入低谷,在痛定思痛后,要么与命运妥协,要么重振旗鼓,走复读之路,争取来年再考。
那些年复习生成了个专用名词,浩浩荡荡的复习大军一时间成了学校里一群特殊的老生员,单独成班,称作复习班。复习生的存在,加重了学校里严肃的迎考气氛,磨刀霍霍的感觉言犹在耳,随时随地警示着你,使命在肩,不可虚度半日光阴。有压力就有动力,虽然学习辛苦,但每每想到希望就在前方,脚步从来就不敢放松。
我们高中时的复习班设在操场东北角的那排教室里。复习班的学生经历过高考的洗礼,显得更加成熟了,他们也算是有故事的人,每天脚步匆匆,心事重重,曾经的挫败使他们真的无法放松,他们的存在,对新生来说无形中起到了督促和激励的作用。
那真是一个筑梦的时代,一个奋斗的时代,一个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的时代。在当时,复习生三个字像一张沉重的标签,使他们与应届生区别开来,这个标签虽然说不上如芒在背,但也着实让人无法轻松,现在想来,那时的复习生不管以后是否成功上岸,他们都代表了那个时代一群有志青年,心怀定力,矢志不移,拼搏进取的群体形象,折射出一代人以梦为马,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的时代精神。

——久负盛名
80年代初,鲁山一高因为优异的教学质量在周边地区颇负盛名。每年高考成绩揭晓以后,战绩辉煌,喜报频传,为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优质生源,年年都有同学题榜清北,一流的西安交大,哈工大,南开,复旦,人大,武大,川大等重点大学也有不少同学荣登金榜,升学率在周边县市排名中遥遥领先,因而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人们对鲁高心怀憧憬,寄予厚望,经常有邻县的学生央亲托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来鲁高就读。我们班就有来自宝丰临汝和巩义的学生,有的是从一年级就来的,有的是后来跟班就读的。记得二年级的时候一位新疆的女生来我班插班学习,直到高考前夕才回原籍参加考试。那时边疆高考录取分数线偏低,在鲁高学习,享有比边疆好得多的教学资源,这本身就是站在了较高起点上,再回原籍考试,自然就占有优势。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许那年高考之后,这位女生已经如愿飞上了理想的云端,但不管结果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在鲁高的这段求学经历,一定是她一生中最宝贵也最难忘的青春记忆。
优良的校风养成了优良的学风,优良的学风也促成了优良的校风,这种良性循环,成就了鲁山一高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永续辉煌的深厚底气和不竭动力。
每年新学期开学典礼那天,全校师生兴高采烈,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光彩,整个校园沐浴在隆重而热烈的氛围里,开学典礼既是一个迎新会,也是一个表彰会,更是一个加油鼓劲会。在这个大会上,闫书祥校长会把当年高考取得佳绩的同学大张旗鼓地表彰一番,以此来提振信心,鼓舞士气,激励同学们向榜样看齐,努力拼搏,金榜题名,为学校争光。记得我们上几届考上清华大学的上官东凯同学,考上北京大学的郭军朋同学,虽然已过去数年,但他们给学校带来的荣光和影响仿若昨天。每当重大集会场合,校长都会自豪地讲给在校的同学们听,以致郭、上二人的励志故事在后来的历届同学中都广为传颂,遂成佳话。在他们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的鲁高学子走出校门,走向更高的学府,走向祖国建设的四面八方。榜样的力量就像是接力赛,在鲁高学子的身上一棒接一棒地传递下去,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恒久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传承,鲁山高中的明天才越来越好。
心中有理想,眼前有方向,脚下有力量。我们60后的一代人,真的是胸怀理想,肯于吃苦的一代,在时代的召唤下,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无数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高考制度也刚刚恢复,经过十年浩劫,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的转型时期,时代的浪潮也给当下国人的内心带来巨大的冲动,正值青春的我们有幸赶上这样伟大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机遇,我们这代人也显得过于早熟,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总是激起许多触动和思考,心中升起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挑战命运的豪气。
记得有一次与鲁高校友偶遇,闲聊时,我们谈到现在的孩子缺乏远大理想,安于现状,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不肯吃苦,自律意识不强,方向感不明确,大家共同的感慨是:我们60后这代人,是自带发动机的,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而现在的孩子,缺乏应有的忧患和担当,他们缺失的,正是当年我们身上所具备的。

——岁月带不走那一串熟悉而模糊的姓名
我在鲁高读书的时候,每个班级大约是在五十个人,后来因为文理分班,我所在的一(2)班顺延成二(2)理科班,班里有的同学因为选择文科而离开了,同时外班学理的同学又进来了,就这样二(2班)成了个新组合的班级,重又稳定下来,直到高中毕业,所以高中三年我同班过的同学远远超过五十人,至少在七十人。
自八五年高中毕业至今已近四十年了,四十载斗转星移,四十载人事沧桑,同学们各奔东西,各自匍匐在自己的烟火红尘中,大部分都无缘再见。
因为写这篇回忆文章的原因,近来我常常陷入对往事的漫漫回忆中,想起我的母校,想起我的班级、我的同学,可无论在记忆的脑海里怎样去搜寻,能够回忆起来的名字还不到三十个人,其他的都被无情的时光所漫漶,沉入到记忆的深渊了。
这些同学的名字如下:
张国伟、李江、宋岩青、李冬霞、刘立新、宋小娜、朱伟峰、刘建奎、赵春生、冯先伟、郝二虎、杨丽娟、王忠红、杨慧中、杨岗营、魏义岗、张延秋、李红燕、李霞、万月枝、杨淑芳、许白生、石国良、李锁成、张振伟、李德权、赵东亮、赵德志…………
(其中张国伟、李江和宋岩青同学分别担任过我们的班长)
今天晚上,我认真地把每个同学的名字都一一地写在一张洁白的方纸上,一笔一划间都是那么的凝重,又是那么的欢喜,就像是今宵与大家短暂的欢聚,可来不及畅叙,旋即又离散。我对着纸上的名字看了一遍又一遍,心里一个一个默念着,恍惚间觉得,它们不只是一组组汉字,而是一张张青春的面庞,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仿佛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以另一种方式集合在了一起……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再次相见,可相见的日子总是那么的遥远;也许我们再也难以相见,可在母校的怀抱里我们始终没有走远。四十年前的花名册也许早已发黄,可我们的青春却永远定格在上面。我们就像母校放飞的种子,不论身处何方,母校永远是我们共同的维系,也是我们共同的念想,共同的精神家园。祝愿我的每一个同学青山常在,人生不老,祝愿我们的友谊穿越流年,松柏常青。虽然我们天各一方,但在母校的名义下,在历史的档案中,我们永远是不会失散的同学、兄弟和姐妹,青春的里程碑上早已镌刻下了我们永不忘却的记忆。

——青砖小院里的杏坛人生
现在每当回忆起母校,曾经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一些隐隐约约的人和事都会在脑海里次第浮现,复活着你的记忆,丰满着你的回忆,也生动着那一段不曾磨灭的岁月。
那时候,老师们的办公条件普遍不好,大部分都是寝办合一。虽然工作环境简陋,但彼时彼地,也别是一番风景和意趣,现在想来还是那样的温馨和亲切,就像是老电影里的一个个镜头,有种怀旧般的岁月之感。
当时学校的教职员工们没有集中统一的住宅区,住处的划分是根据学校现有房屋的布局和每个人实际的家庭情况分配的,所以老师们的住处都很分散。学校的行政人员集中住在校园西北角的一个院子里,东北角的小院、大成殿两侧及其以东区域的苏式瓦房里也住着一部分老师,而后来的、年轻一些的老师都住在校园西南角较大一点的院落里。
就在校园西半部的中段,学生食堂靠后的位置,有两排青砖瓦房,靠东的一侧垒砌着镂空的蓝砖围墙,矮矮的围墙,把两排瓦房围成了前后两个独立的小院,在这两个小院里,也住着一部分老师,其中我的两位任课老师都住在这里。就在小院的东侧,是一条南北通道,这是校园里的主要通道,直接通向学校的正门,师生们每天都要从这条通道上来来往往。每当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低眉抬头间,老师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景不经意间就闯入眼帘。
在宁静的夏秋之夜,我们时常看到小院窗口的灯光里,老师伏案工作的情形,他们或者是在批改作业,或者是在认真备课,安静而专注的身影,映照在白墙上,像极了一尊雕塑。晚风中,缕缕花香袭来,那是老师窗前的夜来香开放了……在季节的流转里,月季花开了,紫罗兰开了,到了金风送爽的时节,秋菊也凌霜绽放,老师的小院里常常是花事连连,香气弥漫,这些花静静地开放在幽静的青砖小院里,装点着老师三尺杏坛的悠悠岁月,也装点了我们鲁高三载的记忆花絮,它的芬芳缭绕在时光的深深浅浅里,与老师们勤恳耕耘的精神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一批批优秀的鲁高学子走出母校的大门,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不正是老师们辛勤培育的桃李之华吗?
因为是寝办合一,这里也是老师一家日常生活的地方,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笼罩着人间烟火的温暖。我们时常看见老师推着装满青菜的自行车回到小院,也常常看见他们一家老小在小院里围着小方桌共进三餐的温馨场景,此情此景,教书育人的崇高和人间烟火的寻常,都统一到这朴素的青砖小院,统一到鲜活的现实之中。
读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北大燕园的月夜之美,常常令人神往。我们的鲁高不是燕园,我们的老师也不是高高象牙塔里吟诵风花雪月的诗人、教授,但是鲁高校园夜色下朦胧诗意的氛围,几可与燕园相媲美,我们的老师也许更加勤恳,更加务实,更加亲切,也更加令人敬重。如果说北大燕园是无数青年学子心心向往的天堂,那么我们的老师就是成就大家天堂梦想的人梯。

——模糊而亲切的身影
高中三年,鲁高俨然成了我的家,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不论是老师,或是员工,也许我没有机缘近距离聆听他们的教诲,但是漫漫三年时光里,他们却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着我,留给我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印象,这些印象都在补充和丰富着我关于鲁高岁月的记忆。有这样几位老师,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教过我们班的课,但他们留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刻,直到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西南院住宅区里有位年轻的女老师,好像是教英语的。老师身材高挑,清新脱俗,一头微卷的短发,很有当红日本明星山口百惠的气质,经常看见她穿着时尚,步态矜持地走在上课去的路上……
还有一个高个子的年轻男教师,身材伟岸,穿戴严整,沉着稳重,时常出入在办公楼上,他好像没有任课,专业负责学校的音响设备,每当学校有大型集会活动的时候,总能看到他在现场忙前忙后的身影;
也是一位教英语的女老师,一头齐肩卷发,知性文雅,据说是某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她没有教过我们班的课,但每次看到她,就像看到了窗外的一帧风景……
还有教物理的高汉珍老师,高高的身材,高高的发髻,常常是一脸的恬淡文静,云淡风轻,浑身洋溢着古典的诗人般的气质;
朱世琪老人(也许名字有误),一个退休的老教师,她就住在我们女生宿舍的后院,花白的齐耳短发总是整整齐齐地别在耳后,衣着简朴,神态温婉,由内而外流露出挡不住的优雅气质,看见她,你就会联想到,年轻时候的她该有多美,才能沉淀出如今的温润静气;
还有在大后方默默操劳、辛苦付出的炊事班的师傅们,他们长年累月、起早贪黑地为我们添薪烧锅,煮饭熬粥,炉火映红了他们的脸庞,岁月斑白了他们的霜鬓,他们的辛苦里照见了我们成长的影子,我们的进步里也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
曾经有一个时期,我的心里住着一个老师梦,梦想着将来能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这种早期的对人生职业的规划和向往,也许就源于我的恩师们对我的积极影响,耳濡目染,润物无声。
然而多年以后,人生的答案早已揭晓,我没有继承恩师们的衣钵从事教育事业,而是走上了另外一条人生之路,但是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好像从来就没有找到应有的状态,我的人生总有一种文不对题的错觉,时常有种飘忽感,蹉跎了岁月,也蹉跎了今生。我打心底里敬慕我的老师们,他们日日耕耘,岁岁收获,他们的身上有种老农般的勤恳和踏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正是从他们的人生中提炼出来的涵义,劝勉,励志,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和铿锵的足音。今日的桃李芬芳,明天的社会栋梁,园丁的栽培之功昭然可见,这是人生莫大的欣慰,也是人生真正的价值。离开母校多年,很多人和事都已模糊,偶尔得到关于母校的一星半点消息,我就像收到家书一般激动不已,感动上老半天,并由此陷入遥远的回忆和无边的遐想中。有一次无意间看到一篇署名周福提的文章,觉得作者的名字好耳熟,后来从同学那里得知,她就是当年我们鲁高的老师,也就是上面我写到的那位英语老师,据说她后来上调到市里中学任教。多年以来,周老师深耕教坛,成绩卓著,同时她执着文学,笔耕不辍,许多作品见诸报端期刊、媒体平台,可以想象她的人生是多么的充盈,她的精神是多么的饱满,几十年过去,老师坚守初心,黄卷青灯,以文化人,置身于一片清宁无扰的世界里。虽然高中三年我未有机会亲受教诲,但老师身上的光将穿越时空照亮我前行的路,不论是为文,还是做人,她永远都是我的精神向导。

16、回望里的风景
有些风景,只有当你走远了以后,在蓦然间的回望里才被发现。
鲁高校园居中靠后的位置,前后有两处古香古色的建筑,三年高中生活,我并没有过多地留意它们,对于课业繁重的我来说,它们只是个静物的存在,我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名字是崇圣祠和大成殿。后来的这些年,年岁渐长的我,常常沉湎于回忆,每当想到自己远逝的青春,不由得就会回忆起在鲁高读书的那些日子,那是青春最放光芒的一段岁月,也是我终生难忘的记忆。可由于时隔太久,很多记忆都湮灭于时间的尘埃里,努力打捞出来的记忆也总是有限,为了尽可能多地还原关于鲁高的记忆,我翻阅了有关资料,也浏览了一些校友们的纪念文章,发现自己在关于母校的认知上还有许多欠缺,其盲点在于,鲁高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历史传承,它也是鲁高厚积薄发,人才辈出,事业蒸蒸日上的底气所在,是我们鲁高的根和魂。
我在鲁高读书的时候,学校的图书馆就位于崇圣祠里。那时功课很重,我很少有课外阅读的闲情,虽然也常去图书馆的阁楼上晨读,却鲜有借书的经历。记得我仅有的一次借书,只简单翻了翻就还回去了。那时我怎么也不会知道,这个图书馆曾经是供奉圣人圣母的殿堂,可以想象,在过去的漫长时光里,来此焚香朝拜的人一定是纷至沓来,络绎不绝,香雾缭绕里,深深叩拜中,他们寄托着对孔圣先贤的敬仰之情,对读书求知的一片真心和对个人大好前程的殷殷期许。如今,新时代的莘莘学子,怀揣知识报国的崇高理想,来此艰苦求学,期待着有朝一日学业有成,实现心中的远大抱负。如今的图书馆里虽然已不复有圣人的遗迹,但是,在这汗牛充栋的书库里,每一帧藏书,无不折射着先贤儒学精义的光大和传承,每一片发黄的书页里处处蕴含着儒家经典久远的信息和文化密码,通过历史文化的传承,新时代学子青春的血脉里,依然赓续着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情怀和历史担当。崇圣祠,不仅是一栋建筑,而是一处文化的驿站,在时间的长河里实现着文化的滋养、传承和对接,学校的图书馆设置于此,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文心的天成。
在崇圣祠正前方三四十米处,坐落着一处巍峨高大的古代建筑,它便是文庙大成殿了。灰筒瓦屋顶,绿琉璃瓦剪边,飞檐斗拱,朱红廊柱,高屋宇,大开间,当年的大成殿可谓是高大宏伟,气宇轩昂。我在鲁高上学的时候,大成殿的门总是锁着的,所以不得窥见里边的情况。历史上的大成殿,曾经是令人仰慕的黉学旧馆,可以想象,当年这里鸿儒授课,生员挤挤,书声琅琅的生动情景。时光流转,岁月不居,曾几何时,这里一度承载着为社会、为国家培育英才的重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成为社会之栋梁。
时代的风云瞬息万变,历史上的大成殿也经历了数度兴废。及至了解放战争时期,豫陕鄂军政大学迁址于此,大成殿重又承担起为革命事业培养军政人才的重任,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九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们的母校在富有文化底蕴的黉学之地诞生了,校长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爱国诗人徐玉诺的肩上,他曾两度担任鲁高校长之职,并立下了信爱和平的校训,被传承至今,成为学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主线和灵魂。几十年来,母校深得传统文化厚土之滋养,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才,一代又一代的鲁高校友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为祖国,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的贡献,是对社会的回报,也是对母校的献礼。今年三月,在庆祝母校九十华诞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世界各地的校友们共同沉浸在节日般的欢乐里,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为母校送上祝福,祝愿母校青春永驻,永创辉煌。这是鲁山高中的荣耀,也是全体鲁高学子的荣耀。重整行囊再出发,九十华年正青春,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祝愿亲爱的母校不断传承创新,再创事业辉煌。
在鲁山一高办公楼的左前方,有一四角方亭,亭高三米有余,围度九米见方,小亭灰砖蓝瓦,建筑精巧,看上去古朴而灵动。这不是一处普通的建筑,它的里面矗立着书圣颜真卿为其好友元结书写的元次山碑。这通石碑凝结着元次山清正廉洁、矢志报国的浩然正气,也凝聚着颜真卿文采飞扬、书法俊逸的冲天才气,以及元颜二人高尚的人格情操和纯洁的旷世友谊,它是宝贵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这座小小的颜碑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巨大的文化能量,早已汇入鲁高悠久而鲜活的文脉,赋能于鲁高的教育事业百尺竿头,英才辈出。颜碑亭的位置恰在鲁高建筑布局的中轴线上,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文化的补充,也是一种历史的见证,丰富和加深了母校的文化底蕴,它与崇圣祠和大成殿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共同滋养出鲁高丰腴的文化息壤,使母校这棵文化大树根深叶茂,荫庇当代,泽被后世。

后记
人生是一条投掷在岁月里的抛物线,中年以后的轨迹总是在频频地回望中慢慢走向回归的。
“怀念我的鲁高岁月”一文也算是我对青春岁月的一次深情回望吧。
回望中,我又一次看到了来时路上的风景,也看到了自己艰苦跋涉的身影,并屡屡为之猝然打动。
回望中,我蓦然发现了藏在岁月深处的温暖和感动,骄傲和荣光,以及尚未走远的青春的背影。
人生总是要回忆的。
回忆使人深思,回忆使人发现,回忆使人觉悟,回忆使人成长。
回忆中,你的心灵会得到由衷地温暖和慰藉,你的心中会萌生久违的自信和希望。
只有回忆,你走过的路才不会荒芜;也只有回忆,你人生的路才有路的价值和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回忆和整理,“怀念我的鲁高岁月”一文终于完稿了。由于时间久远,记忆涣散,文中所涉及的人、事、时、物难免有失准甚至是错讹之处,希望读到此文的朋友们见谅包涵,并诚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鲁高是我青春的故乡,我将永远怀念她!
在此谨祝母校:芳华永驻,桃李满天!

(2023年4月初稿,2024年3月修改)



作者介绍


石涵华,女,鲁山仓头人,中共党员。禹州市人大常委会一级主任科员。一九八五年毕业于鲁山第一高级中学。




总编丨郭进拴  

顾问丨叶建华  王海水

主编丨李建设  郭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