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经穴】人体十四经之:认识肾经

 简单医行 2024-05-20 发布于云南

足少阴肾经(27个穴)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上行于腿肚内侧,出腘窝内侧,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联络膀胱。其直行的支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入肺中,循着喉咙,上夹舌本;其支脉从肺出来络心,注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交接。有一腧穴通路: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缘(俞府)。

编者按:

十二条正经,加上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构成了人体最重要的十四条经脉。


对于初学者,不管是用按揉刺激的手法,还是用针刺、艾灸,都需要了解这些经络穴位的基础性格,才能准确循经取穴。这个系列,就给大家好好捋一捋,使之尽可能成为初学者随时可以参考的工具书。

根据子午流注的概念,十二经脉的气血从肺经开始,肝经结束。前面讲了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今天我们进入肾经......


先天之本

脏腑以五脏为中心。肾属五脏之一,为机体的阴阳之根,“先天之本”。诸脏之阳全赖肾阳的温煦,诸脏之阴全赖肾阴的濡养。所以各脏腑的盛衰都有赖于肾的健旺。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藏于肾,而肾又主人的生殖,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肾为先天之本是与脾胃后天之本相对而言的,先天是指人体受胎时的胎元,就是指秉受于父母,两神相搏的精,以及由先天之精化生来的先天之气,这些都是由遗传而来。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经流注的时间是酉时,就是下午的五点到七点。肾脏在此时开始保存精华,有藏精气的作用。所以这个时间段补肾、养肾,是比较好的时机。一般我们最简单的养肾方法为:敲脚后跟、灸脚后跟、按揉涌泉穴、拨太溪大筋等。每个人五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固肾,才能避免很多老年性疾病。

所谓“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也从另一个角度提示我们:动脑筋思考、研发东西、创新东西等,都是靠肾脏。另外,胸中有无大志,也是靠肾气。所以,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思考能力差,可能是因为肾比较亏虚,而不是懒惰。通过正确的补肾后,这些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肾经,能治疗与肾相关的疾病,以及肾经循行线路上的病症,如腰痛、下肢内侧后缘疼痛、厥冷等。

肾阳虚、肾阴虚,是我们经常提及的病机,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症状,都可以在肾经上寻求治疗,后面都会详细分解。

而由于肾的纳气功能,与肺的呼气功能息息相关,因此,很多肺系统的疾病,也会通过肾经来治疗。

心肾相交,是上下气机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心肾不能相交,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尤其体现在失眠、烦躁、心慌心悸这些方面。也可以通过肾经治疗。

肝肾同源,肝病也可以找肾;后天养先天,脾病也可以找肾经;肾主生殖,妇科、男科病可以找肾;肾经循喉咙,咽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找肾经......

肾经

二十七穴各显神通

1. 涌泉: 

涌,涌出,上涌。泉,水从窟穴而出。言经气如泉水之上涌,功能通调水道也。穴居足底,经气自下而上,正是涌泉之象也。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是肾经的第一神药。

剌激涌泉穴时,先把大拇指的指甲剪平,然后用力点按。如果很痛,这个穴位就适合每天按摩。如果用力点按后没感觉,穴位还被按下了一个坑,这就是典型的肾气虚弱、气血不足。这样的人即便每天揉,用再大的力,对身体来说也是一种白白的消耗。这个时候要先做跪膝法、金鸡独立等功课,把气血引下来,再剌激涌泉穴。

如何刺激涌泉穴,涌泉穴还有多少神奇的功效,参考阅读:

【一起学】宣宾老师外治法之点穴疗法系列:特效部位之“涌泉穴”

功效:治疗足寒症、呃逆(打嗝不止)、虚寒性呕吐、耳鸣、耳聋等。针刺涌泉还可以治疗头顶痛、顽固性头痛,治头痛有很多方法,针对不同部位的头痛,如果实在都不见效时,可以试试涌泉穴。涌泉穴针刺很痛,还可以用于急救,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建议针刺。

2. 然谷: 

然骨,古解剖名。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穴在然骨下方有如山谷之凹陷处。

找然谷穴时,可以先摸一下脚的内踝骨,往前斜下方2厘米处有个高骨头,然谷穴就在高骨头的下缘。

然谷穴的作用就是平衡水火。如果夜里心烦睡不着觉,伴口干,然谷穴就派上用场了,在睡觉之前揉揉然谷穴,不一会儿就会感觉嘴里有了好多唾液,不那么想喝水,也没那么烦躁了,自然也就能睡得踏实了。

功效:治糖尿病、烦躁口干、咽喉肿痛、遗尿、遗精。另外,然谷放血是很有名的急救大穴,尤其是针对脑震荡。脑震荡时,这里会有青筋暴起,放血针一刺然谷,血喷出来后,病人就醒过来了。然谷放血还可以治疗食欲不振。

3. 太溪:

太,高大与尊贵之意。溪,是山洼流水之沟;又筋膜之连接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小会”。穴在内踝与跟腱间形如溪谷之处,乃人身孔穴中之尊贵者也。

太溪穴被誉为“全身第一大补药它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穴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揉太溪穴时,很多人根本没反应,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什么反应都没有,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这时,按着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就代表气血过来了,而按着痛的,说明堵了,则要把它揉得不痛

关于怎么刺激太溪,才是最好的补肾之法,参考阅读:

【一起学】宣宾老师外治法之点穴疗法系列:特效部位之“太溪大筋”

功效:咽喉干痛,齿痛,耳聋,耳鸣,头晕,咳血,气喘,消渴,月经不调,不寐,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

太溪脉可以用来诊断,如果病人昏过去了,但太溪脉还有,就可以救回来。之前讲胃经时介绍的冲阳脉,则可以判断胃气是否还在。

在太溪往上1-2寸的部位,寻找压痛点,可以诊断肾结石,并止痛。

4. 大钟:

大,同太。钟,同踵。指穴为经气在踵部藏聚之处,穴当踝关节下方之足跟部,下大上小,且摇摆善动,亦钟铃之象也。又为足少阴之大络,乃肾气之所钟也。

大钟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往下约1厘米处,肾气不足的时候按下去肯定很痛。当嗓子说不出话来,敲敲大钟又能出声了。

功效:益肾平喘、通调二便、强腰壮骨、清脑安神、治疗脚跟痛、胆小怕事等情志病。

5. 水泉:

水,指水液,小便。泉,水从窟穴而出。能治小便淋沥之水泉病,亦象经气在此如泉水之外流。

功效:治膀胱炎、小便不利、前列腺疾病、月经不调(闭经)。水泉还可以治疗脚后跟痛,左脚后跟痛扎右脚,右脚后跟痛扎左脚。

对于此穴,宣宾老师相当重视,他的泌尿五穴(水泉、仆参、阴陵泉、隐白、大敦)中,水泉和仆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中,可谓鼎鼎大名。

【一起学】宣宾老师外治法之点穴疗法系列:特效部位之“水泉、仆参”

6. 照海:

照,指光明照射。海,指广大深远。言肾之真阳渊深如海,能光照周身也。穴在内踝下方凹陷中,比拟为海。

功效:治咽喉痛、慢性咽炎

列缺加照海,治疗一切咽喉病,包括甲状腺肿大、扁桃腺肿大或慢性喉炎,甚至是一般的喉咙发炎,不管大病小病,都可以治疗。

照海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阳跷脉(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痫病昼发灸阳蹻,即申脉。夜发灸阴蹻,即照海。

7. 复溜:

复,通伏。溜,通流,通留。指其功能通调水道,维护与恢复水液之正常流行。复溜穴是调节肾经的杠杆之药。

功效:补肾滋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功能,专门治疗水液代谢失常。治疗自汗、盗汗之症、腹泻腹痛、司二便、有降高血压的功效(先揉尺泽穴,再揉复溜穴,降压的功能才更确切)。复溜穴是治眼疾的要穴(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眼睛胀痛、上眼皮无力等),还能治疗哮喘

8. 交信:

交,交通,交接。信,音信;又通伸,通申(通膀胱经)。穴在内踝上方,可与申脉及三阴交音信相通,也与屈伸足部之踝关节与有交通联系。另外,古代称月经为月信,此穴擅长调理月经。

功效:治月经不调、崩漏。

9. 筑宾:

筑,筑功。宾,同摈,除也。言其能摈除肾间之筑筑动气也。

筑宾穴是补肾不可或缺的穴位,当揉太溪穴和复溜穴不敏感的时候,通常是筑宾穴处有淤堵,你一定要先把筑宾穴给揉通。筑宾穴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当膝盖发软、没劲、心里有恐惧的时候,按揉筑宾穴就可以给人增加底气。

功效:治痛风、结石、抑郁、癫痫。

它还是是肚脐以下的消炎、解毒穴,也可镇痛,尤其针对肾炎,膀胱炎,睾丸炎等。肚脐以上的消炎穴是曲池。

10. 阴谷:

阴,指内侧。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又风名。穴当膝关节内侧形如山谷之凹陷处,为治疗下肢风病所当取。在膝股阴侧之冷风湿痹,此处正可取用也。

功效: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等)、腹痛、腹泻。它也是膝关节冷痛的近取穴。

11. 横骨:

古解剖名。穴当横骨之边际,骨穴同名。即今之耻骨。

简单说,它是一切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近取穴。但是它的功用到底有多强大,我们应该如何善用此穴,或者此部位?可以参考阅读:

【一起学】宣宾老师外治法之点穴疗法系列:特效部位之“横骨、八髎”

人体私密处,暗藏大玄机,耻骨按摩可以调百病

12. 大赫:

大,盛大。赫,显赫。意为穴当下焦元气边显赫盛大之处。

13. 气穴:

气,指下焦之原气。穴,腧穴,亦窟藏之意。肾主纳气,穴下即为元气收藏之处。气穴本为孔穴的通称,此因关元为下焦元气关藏之处,穴在其旁,故名。

14. 四满:

四,通驷,指驷星。满,盈满,胀满。言地气充盈上与驷星相应,且能治腹部四面膨胀满肿诸病也。

15. 中注:

中,指中衣(即内衣),五中。注,灌注,又附着之意。指穴在中衣所附着之处,与水谷之气由此分注于五脏也。着内衣与系中带,使之附着而不脱落,均正当穴处,故名。

16. 肓俞:

肓,此处指腹部之肓膜。俞,同腧,同输,又通枢。指穴为肠外脂膜之气所注输处。可与胞肓、肓门、气海及气海俞等穴互参。

17. 商曲:

商,五音,属金,属肺;又是从外知内、下降与度量的意思。曲,深隐盘屈之象。指肺商之气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与食物由此下降进入肠曲,以及胃肠盘曲之象,均可由此度量而得知也。

18. 石关:

石,通食,又坚硬之意。关,关隘,要地。指穴处为饮食在胃之关隘,亦为治疗石水病之要地也。穴迁胃而经属肾,调之于此,则关门利而石水可消矣。

19. 阴都:

阴,指水谷之气与阴经。都,都会,储积,又是池的意思。指穴处为地气之所聚亦为阴经之所会也。

20. 腹通谷:

通谷,参足通谷条。指其既为水谷之所通,又能消胀化食也。

21. 幽门:

幽,幽深,隐蔽;又指地气。门,出入通达之处。指穴处犹如胃气之门户及足少阴经气深藏与出入之处也。

22. 步廊

步,行步,循行与度量之意。廊,堂外的通道。谓胸中行两旁各穴可由此循序度量而得。穴当中庭外方,其上方各穴皆以均等距离顺次排列,犹如堂外之廊也。

23. 神封:

神,指心神及人身之阳气。封,是疆界与富有之意。指穴下为心神之所居与心阳藏之处。心为主神的君主之官,胸中为心阳之居室。穴与心邻,自应为心神之封地和为心阳最为丰富与藏聚之处矣。

24. 灵墟:

灵,指神灵,心灵,性灵。墟,丘墟。灵,星名。灵墟,地名。指其为心灵所居之处。穴当胸部肌肉高起处之孔隙中,则“虚”与“墟”之义兼备之矣。与青灵可以互参,亦与神封、神藏义近。

25. 神藏:

神,心神。藏,藏聚。指其为心神藏聚之处。与神封、灵墟可以互参。

26. 彧中:

彧,同郁,畅顺。中,指胸中,又指情志。谓其功能宽胸理气,使胸怀舒畅也。

27. 俞府:

俞,俞穴,转输。府,首府,府第。指其为诸俞之首府与经气由此入喉也。肺朝百脉,穴居肺之上方。全身以俞命名的各穴皆在其下,犹如诸俞之首府。又喉为重楼之府。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肾气由此输入重楼之府矣。

肾经上的很多穴位都能治同样的病,我们一定要灵活应用。尤其是胸腹部这一段,没有必要记住它们它是管什么的,只要把经络打通,这些穴位自然就起作用了,可以一路下来治心脏、情志、肠胃、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而打通这段经络最好的方法,就是推腹、揉腹。

腿部肾经疏通,则可以通过坚持小腿黄金线的按揉,以及疏通大腿内侧来实现。



如果想从脏腑的角度,了解更多肾的知识,可以参考阅读:

肾与膀胱,不仅仅是排水管道,肾肩负使命而来 (学辩证之:脏腑辩证. 肾脏篇一)

肾与膀胱,不仅仅是排水管道,肾肩负使命而来 (学辩证之:脏腑辩证. 肾脏篇二)



文章部分内容参考自《经络入门》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