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人是如何发音的,与哪种方言比较像呢?

 翠竹明月 2024-05-20 发布于四川

酒仙

我们以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一段来看看唐朝人是怎么说话的。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写的是李白大约27岁的时候,远游到湖北安陆(武汉以北),与兄弟们相聚,是兴致勃勃举行宴会时所做,文中鼓励众兄弟作诗写文,抒发情怀。

这篇饭前小序,几近白话,可能因为是饭前的感慨,又是与众兄弟喝酒吃饭的“罚酒”的约定,因此非常明白通晓。

选取了这篇小序的第一段,注上唐音。这个唐音是比较准确的,可以说是非常准确。主要是因为有大量资料参考(其发音构拟包括,但不限于切韵、汉语方言、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梵文对译等)可供大家试着读一读,看一看与现在的普通话或方言相差几何?

春夜宴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第一小段注音(从“夫”字开始,至“也”字结束)

Bhio ten dhi jia,miæn miət jiə ngiæk liu ia;guang qyim jia,bæk dhəi jiə gua kæk ia。njiə bhiou shræng njiɑk mung,hyuɛ xuan gyi ha?Go njin biæng jiok ia iou, liang hiou iə ia.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第一小段原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文后再附上《春夜宴 从弟 桃花园序》全文,供有需要继续阅读的读者参考。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全文主要意思:

要说这个天地啊,乃是世上万物的寄存之地;人生的光阴呢,则是世世代代的过客而已。那么,浮生若梦,能有多少快乐呢?人们说古人恨不得晚上也要拿着蜡烛出去玩,这是有原因的。

而且,这春天如梦似幻的美景,好像专门为我准备的,大自然又赋予咱们文章才情。现在正好有这桃花园,长幼相聚真乃乐事也!众兄弟都一表人才,个个赛过谢惠连(南朝谢灵运族弟)。我们写诗作文,也就比谢灵运差一点而已(谢灵运,著名山水诗人)。

幽赏的情怀、高谈阔论,大家雅兴很高。佳肴摆起来,花与我不分;酒杯举起来,与明月共醉。此情此景,不做几首诗文,如何抒发这高雅的情怀呢?若作诗不成,就罚酒三杯。

李白真迹:上阳台贴(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图片引自网络,侵权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