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局融资难题:供应链金融如何重塑银行信贷业务?

 龙游天下638 2024-05-20 发布于江西

图片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经常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融资渠道有限、成本高昂等问题。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为这些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化分支,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融资渠道。

供应链金融专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通过与银行和其他机构的紧密合作,利用一系列金融工具,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来加强监管,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整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流合一'。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资金运作的效率,还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从而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循环和高效运转。

通过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更加灵活、成本更低的融资服务,这有助于它们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供应链金融还有助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好地评估和管理风险,实现与中小企业的互利共赢。

一、那么商业银行在做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候面临哪些痛点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下,欢迎各位老板移步评论区一起探讨。

1、传统风险控制思维惯性转变难

传统银行在风控方面往往依赖于较为静态的抵押和担保机制,这种模式可以被形象地称为“当铺思维”。然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通过引入数据+交易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风控思维模式。

供应链金融不仅关注单个企业的信用状况,更强调整个供应链条中企业间的交易关系、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通过整合这些数据,供应链金融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风险状况,这个风控思维模式是很多银行难以接受。

2、交易背景真实性问题制约银行授信

在我们一篇文章《供应链金融贸易真实性风险的防范与对策》里面提到“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引发交易真实性风险的关键因素。由于银行通常不直接参与供应链内部的贸易环节,因此它们难以全面掌握交易的实际情况。这种缺乏直接洞察力的状况使得银行难以对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的贸易链条进行全面有效的掌控。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可能导致供应链上的交易信息被一些商业目的不纯的用户篡改,从而增加了银行在融资业务中面临的风险。这一问题成为制约银行融资业务进一步拓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展业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授信尽调流程与大企业虽相似,但在实际执行中因中小企业的独特性质,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显著上升。特别当涉及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时,这些企业遍布全国各地,这无疑为银行的资源协调和尽调、面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进行授信尽调时,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实地调查,详尽了解这些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信用状况。由于这些企业数量庞大且地理位置分散,银行不得不派遣更多的调查人员前往各地进行考察,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银行的人力成本。所以就可以理解银行喜欢核心企业的原因了。

4、企业信用碎片化

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其财务报表往往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这构成了银行在进行财务分析时的一大挑战。银行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审查和细致分析这些报表,以便准确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然而,这一过程常常因企业数据资产的碎片化而变得更加复杂,导致了企业信用的碎片化现象。

5、客户资信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普遍存在的资产规模有限、管理不够规范等难题,常常为一些不良行为者提供了可趁之机。在追求更高业务收益的驱使下,有时会出现对借款人的质押物进行不实、虚假的评估,甚至伪造或勾结他人出具没有实际货物支持的仓单。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仅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了严重的客户信用风险和业务隐患。

二、商业银行面临这么多挑战如何应对呢?

1、建立有效的制度支持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个涵盖多个主体、错综复杂且精细化的融资体系,其核心在于确保资金需求方、资金提供方以及流通媒介之间的高效协调与紧密配合。然而,由于参与者的多样性和流程的繁琐性,当前供应链金融在实际运作中遭遇了信息不对称、标准不统一、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等一系列严峻挑战。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平台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制定一套相对统一且标准化的业务操作流程至关重要,这能够确保所有参与者在供应链金融活动中遵循相同的规则和标准,从而提高整体运作的效率和透明度。此外,订立严谨的契约和合同规范同样不可或缺,它们不仅能够清晰界定各方的责任和权益,还为供应链金融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其次,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应建立起完善的客户评级制度。通过深入分析和评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信用记录,商业银行能够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信贷决策,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同时,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也至关重要,对担保抵押物进行精准定价,有助于减少因价格不合理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进一步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

2、建立与供应链金融企业的合作关系

在代采融资和动产质押融资模式中,供应链金融企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帮助商业银行深入贸易链条,确保货权的获取,还能实时监控质押物的动态,从而赋予银行对货权控制的主动权。这种合作模式确保了贸易流程中资金流的顺畅和货物安全的双重保障。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供应链金融企业则扮演了担保和劣后角色的重要角色。它们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额外的信用支持,有效减少了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带来的风险。

更为关键的是,当遭遇客户弃货等风险事件时,供应链金融公司能够迅速反应,通过市场渠道及时抛售货物,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银行资产的损失。这种快速响应和风险控制能力,是商业银行与供应链金融公司合作的重要优势之一。

因此,商业银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当优先考虑那些实力强大、制度健全的供应链金融公司。通过与这些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分散风险,减少自身面临的风险敞口。同时,这种合作模式也有助于实现更全面、更便捷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目标。

3、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

在创新产品设计方面,我们应注重产品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引入数据+交易的模式,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为银行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当然这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评估体系,确保贷款发放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和保障银行的资金安全的基础上。

4、建立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管理平台

构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商业银行能够显著提升其在供应链业务拓展和风险管控两方面的能力。随着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IoT)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些前沿技术为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搭建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该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应具备实时数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覆盖供应链中的生产、物流、销售等多个关键环节。这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全面掌控供应链业务,实时监控资产状态,确保资产的安全与高效利用。

借助视频监控、RFID等先进技术,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能够实时监控仓库内货物的出入库和存储情况,保障货物安全无损。此举不仅提升了仓库管理的透明度,还显著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交易风险,帮助商业银行及时察觉并应对潜在风险。

此外,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交易数据、库存情况、资金流动等全面风险信息,为银行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利用大数据算法,银行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一旦发现供应商交货延迟或质量下降等问题,银行便能迅速介入并敦促供应商采取相应改进措施。这不仅有助于预防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还能有效保障银行在贷款和投资方面的安全。

总之,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合作机制和数字化平台,提高供应链金融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实现与中小企业的互利共赢,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遇见是缘,点赞点亮在看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