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心肾不交的形成及治疗方法

 刘子阳zlt03f2q 2024-05-20 发布于广东

中医认为心藏神,肾藏志,心属火,肾属水,正常人应是心火下行,肾水上行,如此则水火交流,令人心平气和,一但此一系统失调,心火上炎,肾水在下,就会造成心神不守,志不归肾,于是焦虑不安就来了。

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这是五脏之所藏。在《灵枢》本神篇里面讲得很清楚。

我们看人身体里面的内景,为什么肺要在心的上面,且包裹着心脏,这是为什么?

肺属于金,它就是肺气的收敛作用,实际上它也是金的作用。它就要把心火折而下行。这就是肺为什么包裹着心在心之上。

我们再看肾水是如何上行的,为什么肝要在肾的上面?这就是木来吸水,乙癸同源。

火气而不下行,我们看如何治疗,这就要凉其肺金,使心火直而下行。肾水不升,如何治疗?那就要升达其肝木,去温肝木而上行,上行之后,则水可以下行。

这种情况,大家是不是就很明白了,为什么肝木要在肾的上面,为什么肺金要在心火的上面,而同时心肾它是怎么相交的。

在这一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明白了如何去治疗其肾气。如果其肾要是处在极其阴寒这种状态下,就要直破其阴。破其阴用到什么方子?四逆汤,并且还要用到生附子,要直破其阴,这就是属于阴寒太重。

如肾水寒气没那么大,也就是治疗肾气不温,就要去升达其肝木,这属于正治之法。

我们再看心火之不下行,如果相火逆之过盛,造成心火上炎,并已伤及心之液。火力太足了怎么办?这就要折其火,然后养其心液。这是治疗心火比较旺盛的一种办法。

如果只是其心火上逆了,并没有达到这么强烈,那它的正治就要去凉其肺金,使心火折而下行以温肾水,治肾水就要升达肝木以交于心,这种情况下心肾才能相交。

我们再看一看《四圣心源》里面的两个方剂:一个是天魂一个是地魄。为什么叫天魂?为什么叫地魄?

我们先看地魄汤(甘草、半夏、麦冬、芍药、五味子、玄参、牡蛎),里面用了麦冬、五味子,这两味药是干什么用的?麦冬是去凉其肺金,用五味去收敛其肺气。心火在下,肺金在上,肺金的力量它就比较足了。

在这个比较足的情况,心火它本身是炎上之性,上面有肺金挡住了,如同一个镜面,那就把心火折而下行,用生白芍、炙甘草收敛其相火,使相火不上逆。我们再用到玄参,玄参它是清浮游之火,就是有的火已经冒上去了怎么办?它折不下来,就要把多余的火清掉。牡蛎是在下焦去吸住它,把火气从上面给它吸下来,就如同磁石引铁一样。

这种情况,我们看地魄汤是不是很明白了,为什么它是治疗阴虚,实际上是使其治疗西方,把气而化成水,它同时也就治疗心火上炎,因心火上炎,有一种疾病失眠,用它就可以治疗。这就是去清其肺金敛其相火,用半夏去降胃气,使其火气运转下来,在下面有牡蛎给它收住。

我们看天魂汤(甘草、桂枝、茯苓、干姜、人参、附子),天魂汤实际是升肾阴的,就是说把肾精向上升的,实际上就是暖肾的。我们看里面的用法,主要的药在于其桂枝去升达其肝气,要升肝必须使脾之左旋,它就用到茯苓甘草干姜人参。这是什么?一个黄牙汤,黄牙汤理过中土之后,在下方用附子暖水,东方用桂枝给它向上升,实际上这就是叫桂附,与桂附地黄丸是同样的用法。

使东方升上去了,升上去以后,人身体自然就暖和了,这种情况下,肾精就可以向上而交于心了。单独的只去温,大量地温,而不注重升达肝木,这就是不知道如何治疗的,就是说里面的医理根本就没通。

有病其浅者,有病其深者。病在深之处,那就要直接去治疗,从心肾治疗;病在浅之处,那就要从肝肺去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