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亭、台、楼、阁究竟长什么样子?

 龙湾烟雨 2024-05-20 发布于广东

中国古建筑有一种优雅闲适的美。

无论去到哪个城市,我都愿意去寻访古代保存下来的原建筑。
信步亭下,驻足观赏飞檐,总有一种无以言说的畅快。
除了楼之外,总是傻傻分不清楚什么是亭台,什么是水榭,什么是画舫,什么是轩窗。
终于,还是和这些美好的事物相遇,迫不及待的记录下来。

图片

古代建筑可以说是围绕“亭”建立起来的。

图片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亭子最初是作为堡垒和驿站使用,后逐渐废弃成为旅途歇息落脚场所,一般十里设置一个,遂有十里长亭之称。
亭的典型代表有醉翁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图片

01

纵向——屋楼阁


图片

图片

亭,加墙,有了遮风避雨的功能,便为屋。

屋加高层即为楼,通常有一面或两面开窗。
古时名楼大家都很熟悉,岳阳楼、黄鹤楼是也。

图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楼四面开窗即为阁。现今楼和阁区别已不大。
最出名的阁应该是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图片

02

底——台坛榭舫


图片

台,为亭加底座。“台,观四方而高者”。早期的台是一种高耸的夯土建筑,作登高远眺之用,其主要作用是祭祀,后逐渐发展出不同的功能类型。台上有无建筑都可。
台的典型如铜雀台。铜雀台成玉座空,短歌长袖尽悲风。

图片

规模更大的台即为坛。一般用于祭祀等典礼。
典型如北京天坛。

图片

“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建筑”。在中国园林建筑中常见于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称为水榭,一般多设于水的南岸,同时在临水处多设美人靠用于凭栏观景歇息。有的榭也设于花间,称之为花榭。

图片

靠岸的平台做成船样,似船而不能划动,故而又称之为“不系舟”,大多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舫最富人文情趣,未在水中,却能体验游船宴饮之趣。
图片

03

横向——廊轩


图片

亭相连即为廊。
廊是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外形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十分悠久。廊是连接两个建筑物之间的通道,上有顶棚,以柱支撑,用以遮阳、挡雨,便于人们游走过程中观赏景物。

图片

廊局部放大为轩。中间加宽加高,放桌椅,可观景,宜品茶。《园冶》中说““轩式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
听雨轩的名字是不是很有诗意!

图片

最幸,是有这含蓄典雅、轻盈精巧之古建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