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军能打仗的将军有很多,但真正理解毛主席思想的人,只有4个

 新用户97701840 2024-05-20 发布于江苏

我军是百战威武之师,1955年全军大授衔,一共授予了10名元帅、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2名少将,合计1052名开国将帅,可以说,在这个战功赫赫的将帅阵营中,能打仗的将军,实在太多了。

图片

但比较难的,是真正理解毛主席思想的军事人才,在这1052名将帅中,仔细算来,这种人才真的非常少。

知名度很高的两大“战神”林总和粟裕都让毛主席操心不少。

林总在井冈山,革命处于低谷时期,他疑惑地喊出了:“红旗还能扛多久?”;在红军时期,林总就质疑过毛主席的“迂回歼敌”战略,还指责毛主席“尽走弓背路,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

图片

粟裕也遭遇到南麻、临朐战役的失败阵痛,被众人指责,是毛主席安慰他“几仗未打好并不要紧,整个形势仍是好的,请安心工作,鼓励士气,以利再战。”

总的来说,为了我军能够打赢,毛主席操碎了心。比如在解放战争三年时间里,他运筹帷幄,发了大量的电报给前线将领,指导他们如何打仗。尤其在三大战役期间,仅仅142天,毛主席发往前线的电报就有408封,西柏坡的机要人员平均每天收发电报四五万字。

如果军事指挥人员能够理解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自然可以帮毛主席分摊更多的负担,也就不用毛主席事无巨细都那么操心了。笔者认为,真正理解毛主席思想的军事人才有如下四位:

一、朱老总,“朱毛不分家”是我军的胜利的保障

自雄伟的井冈山建立以后,朱老总就一直在军事指挥中枢,协助毛主席进行战略部署,红军时期是总司令,八路军时期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也是总司令。

图片

无论任何情况,朱德都真正了解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坚决支持和维护毛泽东,“朱毛”红军成为胜利的象征,“朱毛不分家”成为胜利的保障。

二、彭老总,毛主席在军事方面的可靠“臂膀”

长期以来,彭老总都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最佳实际执行者,红军时期做过中革军委副主席,同时也是红一方面军的总司令,直接执行中央命令;八路军时期是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军副总司令。

图片

尤其在抗美援朝前夕的决策会议,在中央很多人不支持出兵的时候,毛主席看到彭老总来了,悬着的心就放下了,喊了一句:“老彭,你来得正是时候!”这句话的含义很深,因为毛主席知道,彭老总来了,就是他可以依靠的彭大将军来了。可以说,长久以来,彭老总一直是毛主席在军事方面的可靠“臂膀”,老彭在处即心安。

三、罗荣桓,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帅是毛主席的同乡,极得毛主席信任,当然,罗帅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他从1927年开始,就坚定信仰,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到1963年逝世,风风雨雨伴随毛泽东,一直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被毛泽东称为“一生共事的人”。

图片

尤其在锦州战役,作为政治主官的罗帅,更是唯一一次在军事指挥方面插手,贯彻毛主席的主张,说服林总听从毛主席,这就是罗帅理解毛主席思想的最好证明。

四、谭政,谭政就是“谈政”

谭政在“三湾改编”的时候就跟着毛主席了。我们都知道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从三湾改编开始形成制度,支部建在连队,成为人民军队之魂。在“三湾改编”的过程中,谭政是属于毛主席“秘书”的角色,起到“承上启下”的宣传作用。

战争年代,谭政每打一仗都及时总结,坚持每月向毛主席写书面政治工作报告,这些报告让毛主席非常赞赏,而有一些报告经毛主席修改,成为了全军重要的思想性文件,比如:《论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政策》《论敌军工作的目的与方针》《谭政报告》等。

图片

毛主席对谭政有一句非常高的评价,概括了谭政的政治工作特点和出众能力:谭政就是“谈政”。谭政对于人民军队,是思想性的原始贡献。

上述四个人,朱老总、彭老总是军事指挥方面的,最理解毛主席思想的人;罗帅、谭政则是在军队政治建设方面,最理解毛主席思想的人;有了他们的存在,确实让毛主席在很多方面能够省时、省力、省心,否则,按照我军的工作强度,毛主席的劳累程度最起码得增加一倍,即使毛主席再怎么天赋异禀,身体恐怕也难以吃得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