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阶段要认700多个字!怎么办?我用三个方法让孩子轻松认字

 书馆儿 2024-05-21 发布于湖北
文|凝妈
幼儿园的孩子,要不要教他认字,为上学做准备?
针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两种意见。有的非常支持,很早就教孩子认字;有的秉持快乐教育的理念,只是让孩子疯玩。
图片
支持者认为:教孩子认字,可以让孩子实现独立阅读,能学到更多知识。上学后也会更加轻松,可以说是赢在起跑线上。
反对者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的任务就是玩,不应该学习。认字就是抹杀孩子的天性,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得不偿失。不是去小学化吗?幼儿园都学了,上小学还学什么。
到底谁对谁错呢?很难有人说出准确答案,还是理性分析一下更好。
图片
幼儿园阶段,教不教孩子认字?两相对比差距明显
看过很多关于孩子在幼儿园是否教孩子识字的文章,有很多家长参与讨论。从中看到这样一个现象:
没有教孩子识字的家长,都是满腹忧愁
教孩子识字的家长,都是分外骄傲
没教孩子识字的家长表示,孩子刚上一年级,就要写日记、就要每天阅读半小时、上课就要读课文,孩子不识字,这些任务都难以应付,谁不教谁难受。
图片
有一邻居也曾在群里咨询过,如何教刚上一年级的女儿认字,一项作业是阅读,太发愁。
图片
教孩子识字的家长表示,3岁左右就开始教孩子认字,有的3岁半认识600字、有的5岁认识1500字、有的5岁半认识1500字、有的6岁认识1500-1600。
图片
识字量大的孩子比比皆是,当人家已经独立阅读课外书的时候,你家才刚开始识字,明显就是落后一大截了。虽然以后也能赶上,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备受折磨,有的甚至到高年级还没有纠正过来。
幼儿园阶段要认识多少字合适?
曾看过杭州某小学校长的要求,说新生入学前识字量最好要700-800字,最好在1000字以上。
图片
这个识字量不一定标准,但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要说语文课本文字多,无可辩驳。其实,数学课本文字也不少,家长可能没在意。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课本上册第二章,一个练习就包括90多个字,如果一个字也不认识或者只有几十个字的储备量,练习都没法做。
图片
老师可能会读题,但是能否理解又另当别论。回家做作业,离了父母不能做,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很有限,父母只能甜在前面苦在后面。
图片
我用这样的方法,教孩子轻松认字
朋友的儿子还不到四岁,上幼儿园小班,她在网上报了一个识字班,也鼓励我去报一个。我不太明白,识字这么简单的事情,还需要报班学习吗?
在教孩子识字上,我只是顺其自然的做了几件事,孩子学得非常轻松愉快,6岁时认识1700字。我也把这些方法迁移到二宝身上,效果很好。
图片
第一、抓住识字敏感期
生理学研究表明:0-6岁是孩子记忆力最强的阶段,3-6岁时形象思维能力快速提高,到了识字关键期。
现在的孩子,从小开始早教,见多识广,识字的年龄很可能早于3岁。二宝2岁多就对文字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看到文字就要求我们读给他听。
在孩子识字的关键期,也就是敏感期,孩子愿意学,学得也更快,要好好利用这个时间。
图片
第二、在生活中认字
生活中处处是文字,这是一个需要好好利用的机会,尹建莉老师也专门提到这一点,她的女儿就是在生活中认识了很多字,我家大宝和二宝都是如此。
在大街上,公交站牌、街道名字、商店的名字、各种广告、各种标语、甚至垃圾桶的名字,都是很好的识字素材。
在商场里,出口入口标志、商品的名称、商品的价格等等也是不错的学习机会。
在公园里,一些警示标志、路线图、科普知识介绍、宣传栏、动植物名称,孩子很喜欢认识这些文字。
孩子在这些场合反复认识这些文字,很容易牢记在心。
图片
第三、通过阅读认字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00多年前研究记忆和遗忘时,发现了对抗遗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增加复现。
阅读就是增加复现的好方法!
经常给孩子读书,一些反复出现的文字,孩子会对他饶有兴趣,喜欢去认识他。
二宝2岁多的时候,经常给他读唐诗,他就认识了“不”、“人”这些常见字。
比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就能准确找到“人”和“不”,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图片
每本绘本的封面题目,都是孩子喜欢认识的文字,他想读什么书的时候,就会说出书名,而不仅仅是找到那本书。
书中一些比较大的字、比较有趣的字,也是孩子非常喜欢认识的文字。
文字不是在这本书中出现,就在另一本中出现,孩子反复和这些字见面,慢慢就成了老熟人。
凭借读书认字,文字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而且文字在不同场景下出现,孩子就慢慢学会了不同的应用方式。
图片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致力于培养阳光积极的孩子,欢迎关注我,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