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洪彪口中的四种人,将当今书坛精准分类,丑书大师对号入座

 泊木沐 2024-05-21 发布于辽宁

回想起刘洪彪先生对当今书坛的忧虑和期望,他曾经说过的话,依旧是指引当代书法发展的一盏明灯。

刘洪彪先生于当今书坛的地位,以及对当代书法的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名军旅出身的书法家,扎根于传统书法,兢兢业业,踏实勤奋,与当下很多浮躁的气息形成鲜明的对比,刘洪彪先生绝对算得上是当今书坛的一股清流。

刘洪彪先生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也勇于创新,但是他的创新并不激进,始终紧紧围绕着传统书法这个根基,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虽然看似与传统书法不同,但是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根基,饱含着传统书法的神韵。

刘洪彪先生在刻苦专研书法的同时,对当今书坛现状也颇多忧虑,对书坛乱象敢于提出批评,体现了一名艺术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刘洪彪先生在一次论坛中就对当今书坛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他将当今书坛中人分成四类,准确的揭示了当今书坛的问题,这一言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被对号入座。

刘洪彪先生口中的第一种人是自娱自乐型书法爱好者,没有经过长时间专业系统的培训,大多数靠自学,并且对学习的目标没有太高的追求,完全出于修身养性的目的,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无拘无束。

刘洪彪先生认为这类人的群体是最为庞大的,很多人也能写得很好,但是就书法艺术而言还不算入门,对于这一群体的人,刘洪彪先生表示只要不去搅乱书法的大环境,他还是表示赞同并支持的。

刘洪彪先生口中的第二种人是投机取巧型,这些人也知道书法该怎么写,也知道什么是好的书法,但是下不得苦功夫,急功近利,于是别出心裁,哗众取宠。这样的人虽然打着书法创新的旗号,但是实际上是在糟蹋书法,猥亵我们的传统文化。

刘洪彪先生认为这样的群体受到利益的驱使,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并且还在不断扩大。这一群体的作品对书法发展没有任何好处,相反还助长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于这个群体,刘洪彪先生表示一定要坚决抵制。

刘洪彪先生口中的第三种人是复刻传统型,他们尊重传统,恪守传统,但是始终在复刻传统,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主动创新,甚至对创新给予排斥,完全靠时间和学习的积累慢慢形成个人风格。

刘洪彪先生认为这类群体的人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虽然缺乏创新精神,但是依旧值得赞扬和敬佩,但是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自古就崇尚求变求新,这种缺乏创新的艺术理念并不值得提倡。

刘洪彪先生口中的第四种人则是勇于创新型,这类人尊重传统,扎根传统,但是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新,他们不甘心写的和别人一样,誓要写出属于自己的性格,于是借鉴吸纳其他艺术营养,大胆创新,即便遭受苛责,也会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刘洪彪先生认为这一群体才是书法发展的主流,应当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文字作为特有的文化元素,书法艺术的创新是基于传统的创新,并不是脱离了传统的创造,书法需要创新但是也不能肆意而为。

刘洪彪先生也是秉承着这样的艺术理念,多年来一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终于写出了属于自己的面貌,成为当今书坛的顶流。

刘洪彪先生对当今书坛的精准分析,让很多人纷纷开始对号入座,认清自己的位置,寻找自己的方向,同时也将一众书法名人对号入座,以提升自己书法鉴赏能力和识别优劣的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