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癫狂的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滚滚车轮y 2024-05-21 发布于广西

癫狂

1.癫狂的定义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癫证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证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因二者在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故癫狂并称。本证多见于青壮年。

2.癫狂的源流癫狂病名出自《内经》,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较系统的论述。《难经·二十难)提出了“重阴者癫”、“重阳者狂”,使癫病与狂病相鉴别。《丹溪心法·癫狂)提出了癫狂与“痰”的密切关系。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指出“癫狂……乃气血凝滞脑气”,开创从瘀治疗癫狂之先河。

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精神分裂症:本病起病缓慢,最初仅寡言少语,对人冷淡,或敏感多疑,经常喃喃自语,也有部分病人表现为失眠、头痛,情绪不稳,症状持续数周,再逐渐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兴奋、躁动、伤人毁物。

二、病因病机

1、癫狂的常见病因

(1)七情内伤

多因恼怒郁愤不解,肝失疏泄,胆气不平,心胆失调,心神扰乱而发病;或肝郁不解,气郁痰结,阻塞心窍而发病;或暴(恚)怒不止,引动肝胆木火,郁火上升,冲心犯脑,神明无主而发病;或肝气郁悖,气失畅达,血行凝滞,致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气血不能上荣,神机失用而发病。

(2)饮食失节嗜食肥甘高粱,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浊内盛,郁而化火,上扰心神;或痰与气结,阻蔽神明;或与瘀血相伍,痹阻心窍,均致神志失常而发病。

(3)先天不足禀赋异常,脏气不平,遭遇情志刺激,则气机逆乱,阴阳失调,神机失常而发病。

2.痫病的主要病机及转化病变所属脏腑,主要在心肺,涉及脾胃,久而伤肾。主要病理因素以痰、气、火、瘀为主,多以气郁为先。区别言之,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但癫证痰气郁而化火,可转化为狂证;狂证日久,郁火宣泄而痰气留结,又可转化癫证,故二者不能截然分开。本病起病多属实证,久则虚实夹杂。

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1.癫证与狂证的特征及鉴别要点二者均属性格行为异常的精神疾病。癫证属阴,以静而多喜为主,表现为沉静独处,言语支离,畏见生人,或哭或笑,声低气怯,抑郁性精神失常为特征;狂证属阳,以动而多怒为主,表现躁动狂乱,气力倍常,呼号詈骂,声音多亢,兴奋性精神失常为主。

2.癫证与郁证的鉴别郁病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闷,急躁易怒,心悸失眠,喉中如有异物等自我感觉为主,或悲伤欲哭,数欠伸,像如神灵所作,神志清楚,有自制能力,不会自伤或伤及他人。癫证亦见喜怒无常,多语或不语等证,,但一般已失去自控能力,神明逆乱,神志不清。

3.癫证与痫证的鉴别痫证以意识丧失,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癫证则无意识的丧失,以沉默不语或语无伦次为特征。

4.癫证与痴呆的鉴别痴呆以智能低下为突出表现,以神志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证候特征,其部分症状可自制,其基本病机是髓减脑衰,神机失调,或痰浊瘀血,阻痹脑脉。

四、辨证论治

1.癫证与狂证的辨证要点临床首应区分癫证与狂证之不同。癫证以情感障碍为主,表现为精神抑郁,沉默痴呆,喃喃自语,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思维障碍,情绪低下,沉默寡言,甚至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狂证以情绪高涨为主,表现为喧扰打骂,狂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骂詈,不避亲疏。

2.癫狂的治疗原则初期当以疏肝理气,畅达神机,降火豁痰,化瘀通窍;后期当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补养心脾为主,调整阴阳。

3.癫证的分证论治

(1)痰气郁结[症]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语无伦次,或喃喃独语,喜怒无常,不思饮食,舌苔腻,脉弦滑。[法]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方]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甚者可用控涎丹。常用药: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木香、陈皮、郁金、半夏等。

(2)心脾两虚[症]神思恍偬,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饮食衰少,舌色淡,脉细无力。[法]健脾养心,益气安神[方]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常用药:人参、黄芪、;香附、苍术、当归、远志等。

4.狂证的分证论治

(1)痰火扰神[症]病起急骤,先有性情急躁,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突然狂乱无知,逾垣上屋,骂詈叫号,不避亲疏,或毁物伤人,气力逾常,不食不眠,舌质红,苔多黄腻,脉象弦大滑数。[法]清心泻火,涤痰醒神。[方]以生铁落饮为主方。常用药:龙胆草、黄连、胆星、石菖蒲、远志、生铁落、朱砂、丹参等。

(2)痰热瘀结证[症]癫狂日久不愈,面色晦滞而秽,情绪躁扰不安,恼怒不休,甚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妄见妄闻,妄思离奇,头痛,心悸而烦,舌质紫暗,有瘀魔,少苔或薄黄苔干,脉弦细或细涩。[法]豁痰化瘀,调畅气血。[方]癫狂梦醒汤加减。常用药:半夏、胆星、陈皮、柴胡、香附、桃仁、丹参、赤芍等。

(3)火盛伤阴[症]狂病日久其势渐减,且有疲惫之象,多言善惊,时而烦躁,形瘦面红,舌质红,脉细数。[法]滋阴降火,安神定志。[方]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加减。常用药:川黄连、黄芩、生地、麦冬、阿胶、人参、远志、石菖蒲、琥珀等。

5.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癫证(1)痰气郁结神思迷惘,表情呆钝,言语错乱,目瞪不瞬,舌苔白腻,·为痰迷心窍,治宜豁痰宜窍、理气散结,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继用四七汤加陈胆星、郁金、菖蒲、远志之类,以化痰行气。如见不寐易惊,躁烦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系痰气郁而化热,痰热交蒸,上扰心神所致,宜清热化痰,可用温胆汤合白金丸。神昏志乱者,用至宝丹以清心开窍。如逐渐出现高声吵嚷,动手毁物,则为火盛欲狂之征,当从狂证论治。(2)心脾两虚心气耗伤,营血内亏加淮小麦、大枣清心润燥安神;气阴两虚加太子参、麦冬。

狂证(1)痰火扰神如痰火壅盛而舌黄腻甚者,同时用礞石滚痰丸泻火逐痰,再用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脉弦实,肝胆火盛者,可用当归龙荟丸泻肝清火。如属阳明热盛,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实大者,可用加减承气汤以荡涤秽浊,清泄胃肠实火。烦渴引饮,则加石膏、知母以清热。甚者酌用龙虎丸以劫夺痰火。但本方服后,往往吐泻交作,只可暂用,不可多服,以免损伤肠胃。如神志较清,痰热未尽,心烦不眠者,可用温胆汤合朱砂安神丸以化痰安神(2)痰热瘀结证有蓄血内结者,加服大黄庶虫丸;不饥不食者,加白金丸。

五、癫狂的调护1.重视精神疗法移情易性,防止环境的恶性刺激,多参加娱乐活动对恢复和治疗十分有益。2.加强护理包括情志和谐,起居、饮食、劳逸调摄规律。3。加强妇幼保健工作避免孕妇受到惊恐等精神刺激,有阳性家族史者劝其不要生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