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蓝工程”暨教研组长培训会上讲话

 三生石畔720310 2024-05-21

一.要充分认识到教研重要意义。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强调了“教”与“研”的辩证统一。教而不研,如同只会埋头走路,不会抬头望天; 研而不教,如同只会纸上谈兵,不会下场实战。一个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研工作的开展。必须大兴教研之风,在反思中提升,在合作中共赢。

二.要充分认识到教研组重要作用

作为教研组长,要学学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只管两件事情:管方向,管徒弟。作为教研组长也就是两件事:管好本学科发展发向;管好“青蓝工程”的有序推进暨青年教师接续培训工作。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美剧的教学启示:严格的创意选择,残酷的竞争模式,强大的制作团队,精巧的细节设计。

以语文为例:

备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上课:语不惊人死不休;

作业:纸上得来终觉浅;

辅导:大珠小珠落玉盘;

评价:吹尽黄沙始到金。

如何评课?(太湖石特点:瘦、透、漏、皱——评判是否是好课四个指标)

1.瘦:教学内容少而精;紧扣“核心知识”的人人过关;一课有一得,得得有联系。

2.透:教师要讲深讲透;能生动的表述;从内容到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点——线——面)。

3.漏:课堂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和思维空间;课堂时间的科学分配:生占80%,师占20%;提高思维含量,没有思维就没有效率。

4.皱:课堂要有起承转合,有情趣,有悬念,有波澜;学生学习有兴奋点,有欲罢不能之感;有认知冲突,有新的生成,有教学意外。

三.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团队的力量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谁相伴。

更新教育观念,走出管理误区:

(一).培养人比管理人更重要

A案例:公开课招投标

思考:为什么承担观摩课老师嫌烦?为什么没承担任务的老师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为什么个别教师还会发牢骚,说校长心里没有咱?

——公开课招投标:采取公开课招投标后,很多老师跃跃欲试,说下次看我的。

B案例:安排公开课

凭个人感情——→不接受——→“抓阄”定人

思考:这种做法你同意吗?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什么?弊端在哪里?

C案例:遭拒的“随堂听课”

D案例:“推门课”门难推

思考:

1.如何正确评价“推门课”的利与弊?

2.“推门课”制度实施困难反映了学校管理中哪些问题?

3.如果你是校长,你将如何使教师自然接受“推门课”?

小妙招:

1.“三课并进”制度

1)相互听课:教师相互随堂听课,既锻炼心理素质,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指名听课: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指名专人上课,提升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素养。

3)指导听课:对教师随堂听课,提出改进方案并督促落实。

2.不同教师不同对策

1)对新分配来的教师取消随堂听课制度,采取行政预约和老师相邀两种方法听课。

2)对不求上进的年轻教师继续采用随堂听课方式,给压力,促其提高业务能力。

3)对于工作积极,业务能力出色的教师不再实行随堂听课。

(二)保护积极性比调动积极性更重要

   管理的误区:对有积极性的人视而不见,不提供机会让他们为学校做贡献,等他们倦怠了,再去想办法调动积极性。

   正确的做法:让有积极性的人激情燃烧,让没有积极性的人暂时休养生息。保护积极性并不一定要给予物质奖励、大会表扬。给有积极性的人提供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不断为学校创造效益。

案例1:下课“拖堂”

思考:你遇到这样的事,将怎们处理?

解读:认识这样做的错误在于——学校评价教师依然是看中分数,分数是教师的命根,是评价教师唯一或重要的标准。

害处:老师教的苦,学生觉得累!

解决之道:

1.保护教师积极性;

2.指出问题所在——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2.“流血又流泪”(专心教学、缺少科研、晋级靠后、难过、纠结)

讨论:面对这类情况,学校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比较合理,怎样让这类老同志做到“流血不流泪”?

解决之道:学校要在中老年教师的管理上,特别是在中老年教师的积极性保护上要下功夫,做文章。如在制定制度时,对其可以有弹性空间;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对其教学常规实行“免检制”,让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学习,形成自己的风格。注重对老教师的教学资源的挖掘。而对于任职初期的教师,要学会等待!

(三)造势比制度更重要

案例:从“教学一得”到“读书笔记”

思考:面对这种情况,你将怎样做?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

个体与团队共同成长,提升团队(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工作品质的举措:

一要打开教室的“门”——进教室,进课堂

二要张开大家的“嘴”——多研讨,多交流

三要动起大家的“手”——多反思,多总结

四要迈开大家的“腿”——重实践,重参与

   各位教研组长,切记:

不苛求每一位教师有多优秀,用人之长做正确的事;发挥教师团队力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做共赢的事;培养教师课堂教学技艺,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

所有的优秀,背后都藏着苦行僧般的精细。你有多努力,就有多优秀。一分钱一分货:一元看水;五元看山;十元山上看水,二十元水上看山,五十元看毛坯房,百元看精装房。

这次教研组会议召开,吹响我校教研工作集结号。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它有了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没有了退路;水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它永远在坚持。希望我们携手并肩,群策群力,积沙成塔,共创杨中新的辉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